微型观察镜摄像镜头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27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3
一种微型观察镜摄像镜头的改良结构,主要是在探条前端嵌套有一外管体,在外管体内由前向后依序设有滤光片、镜头、积体电路及软性电路板。其中,该滤光片的一侧设有一发光二极体,该软性电路板包括水平部及垂直连接在该水平部的垂直部,其垂直部用来焊设电子元件,其水平部的上、下缘设有多个的上接点及下接点,积体电路与该上接点接触,并由下接点连接导线,以供控制电路连接在探条后端,从而使探条前端的外径得以减缩,以利于气管插管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观察镜摄像镜头的改良结构
本技术有关一种微型观察镜摄像镜头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使微型观察镜前端的外径减缩,以利于气管插管操作的微型观察镜摄像镜头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气管插管具有区分为内视镜及观察镜的功能,其中的内视镜除了可供观视人体器官的状态外,且可在观视的同时,实现吹风、冲水、切割或电烧等手术功能。而观察镜则仅供观察用,并不具有如内视镜的手术功能。现有技术的观察镜如图1所示,设有一软性材质且呈透明状的气管内管1,在该气管内管1插置一可挠性的探条2,其中,该探条2的前端设有管体21,在管体21内设有滤光片、镜头及光元件等元件,后端设有一插接件3,以供插接在一控制电路中,使用时将气管内管1连同探条2插入病患口内,并将插接件3连接到一具有显示幕的主机内,通过光元件照亮后由镜头撷取器官的影像,再将影像信号传输至设在探条2后端的插接件3,由插接件3插接在一控制电路中,在主机的显示幕观视影像。现有技术的观视镜由于元件的体积受限,使得探条前端无法缩小,相对使得医护人员的操作较为不便,且易造成病患者在插管时的不适感。而要缩小探条体积,其中设在管体21内的电路板为最大的因素,以现有技术的电路板的布局及尺寸,实际较难配合缩小的设计工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微型观察镜摄像镜头的改良结构,使探条前端的外径得以大量减缩,以利于气管插管的操作,且可降低病患者在插管时的不适感。前述的微型观察镜摄像镜头的改良结构,是在探条前端嵌套有一外管体,在外管体内由前向后依序设有滤光片、镜头、积体电路及软性电路板。其中,该滤光片的一侧设有一发光二极体,该软性电路板包括水平部及垂直连接于该水平部的垂直部,其垂直部用于焊设电子元件,其水平部的上、下缘设有多个的上接点及下接点,积体电路与该上接点接触,并由下接点连接导线,以供在探条后端的控制电路连接,从而使探条前端的外径得以减缩,以利于气管插管的操作。前述的微型观察镜摄像镜头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滤光片与镜头之间,设有一内套管,以构成滤光片与镜头的定位。进一步地,该软性电路板至少包括一水平部,以及连接于该水平部的两垂直部,水平部与两垂直部呈ㄇ状拗折分布。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气管插管用可视探条的立体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气管插管用可视探条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软性电路板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气管内管2探条21管体22外管体221开孔23滤光片231垣部232发光二极体24镜头25积体电路26内套管27电子元件28导线3插接件4软性电路板41水平部42垂直部43上接点44下接点。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及剖视图。本技术如现有技术的观察镜,设有一软性材质且呈透明状的气管内管1,在该气管内管1插置一可挠性的探条2。该探条2的前端嵌套有一外管体22,后端设有一插接件3以供插接于控制电路。该外管体22内由前向后依序设有滤光片23、镜头24、积体电路25及软性电路板4。其中,该外管体22在端部设有一开孔221,该滤光片23设有较大径的垣部231,使垣部231上方顶抵在外管体22的开孔221,滤光片23的一侧设有一发光二极体232,滤光片23的下方设有镜头24,在滤光片23与镜头24之间设有一内套管26,以构成滤光片23及镜头24的定位。该积体电路25设于镜头24的下方,使前述的发光二极体232及镜头24分别连接在软性电路板4中。该软性电路板4包括水平部41及垂直连接在该水平部41的垂直部42,其垂直部42用于焊设电子元件27,其水平部41的上缘及下缘设有多个的上接点43及下接点44,积体电路25与这些上接点43接触,并由下接点44连接导线28,以供连接在探条2后端的插接件3,从而使探条2前端的管体22的外径得以减缩,以利于气管插管的操作。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该软性电路板4大概呈ㄇ状的拗折分布。通过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微型观察镜摄像镜头的改良结构。在使用时将探条2插置于气管内管1内,将气管内管1连同探条2插入病患者口内,并将插接件3连接在一控制电路中,通过发光二极体232的照亮,由镜头24撷取器官的影像,再通过控制电路将影像信号传输至具有显示幕的主机,在主机的显示幕观视影像。从而使探条2前端的管体22的外径得以大量减缩,相对使整个探条2的圆径得以缩小,以利于气管插管的操作,且可降低病患在插管时的不适感。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的软性电路立体图。本技术的软性电路板4,在本实施中,包括用于焊设电子元件27的印刷电路部分,该印刷电路部分设于软性电路板4的垂直部42,该水平部41的上接点43及下接点44与印刷电路部分连接,使印刷电路部分及上接点43以及下接点44呈ㄇ状的拗折连接,而不会占据过多的空间,进而使探条2前端的外径得以大量减缩,相对使整个探条2圆径得以显著的缩小。请参阅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敬请配合图2,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探条2插置在气管内管1内,将气管内管1连同探条2插入病患者口内,由于该气管内管1为软性材质,且该探条2为可挠性材料。因此,当气管内管1连同探条2插入病患者口内时,得以随人体器官的构造弯曲以利于深入操作,通过探条2前端撷取影像。在使用时,通过控制电路使设于探条2前端的发光二极体232得以点亮,构成照明作用,以供镜头24撷取清楚的器官影像,将影像信号通过导线28传输至后端插接件3所连接的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的处理,将影像信号传输至主机,在主机的显示幕观视影像。前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非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凡经某些微修饰、变更,仍不失本技术的要义所在,也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范畴。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嵌套在探条前端的外管体,配合设在外管体内的滤光片、镜头、积体电路及软性电路板,构成微型观察镜摄像镜头的改良结构。使探条前端的外径得以大量减缩,相对使整个探条的圆径显着的缩小,以利于气管插管的操作,且可降低病患在插管时的不适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观察镜摄像镜头的改良结构,在探条的前端嵌套一外管体,在外管体内由前向后依序设有滤光片、镜头、积体电路及软性电路板,该滤光片的一侧设有一发光二极体,滤光片的下方设有镜头,该积体电路设于镜头的下方,使前述的发光二极体及镜头分别与软性电路板连接,其特征在于:/n该软性电路板包括水平部及垂直连接于该水平部的垂直部,其垂直部焊设电子元件,其水平部的上缘及下缘设有多个上接点及下接点,积体电路与该上接点接触,并由下接点连接导线,与探条后端的插接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观察镜摄像镜头的改良结构,在探条的前端嵌套一外管体,在外管体内由前向后依序设有滤光片、镜头、积体电路及软性电路板,该滤光片的一侧设有一发光二极体,滤光片的下方设有镜头,该积体电路设于镜头的下方,使前述的发光二极体及镜头分别与软性电路板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软性电路板包括水平部及垂直连接于该水平部的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帝视寰宇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