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式内镜的清洗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275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式内镜的清洗支架,包括一级支架管道、二级支架管道、三级支架管道、竖向连接管道、第一小孔、第二小孔、第三小孔、宝塔接口;所述一级支架管道、二级支架管道、三级支架管道通过竖向连接管道固定连接,所述一级支架管道的内侧设有水平向下倾斜30°、直径为3mm的第一小孔,所述二级支架管道和三级支架管道正上方设有直径为3mm的第二小孔,每个竖向连接管道沿竖直方向上设有3个直径为3mm的第三小孔,所述以及支架管道上分布宝塔接口。该支架实现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对内镜外表面的自动干燥及彻底的清洗、消毒或灭菌,同时有效解决软式内镜功能槽在清洗过程的排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式内镜的清洗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用清洗、消毒或干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或干燥支架。
技术介绍
对内镜的清洗,根据新规范的要求有两种清洗模式,一种是“纯手工”清洗流程模式:(测漏→)清洗→漂洗→浸泡→末洗→干燥,另外一种是“手工+内镜清洗消毒机”的模式:(测漏→)清洗→漂洗→内镜清洗消毒机。无论哪一种模式,都需要手工将要清洗的软式内镜进行移动并清洗、消毒或干燥,需要用水、清洗液、消毒液或洁净空气对软式内镜的内外表面进行处理。其中内表面的处理直接连接好内镜的灌流接口进行灌流,没有什么难度。而软式内镜的外表面处理却一直没有一个较理想的解决方案,基本靠手工进行处理,对内镜外表面用清洗液、消毒液进行处理时也只是直接简单的把软式内镜放在清洗液、消毒液中进行静态的浸泡,软式内镜与功能槽体直接接触部位是一个死角,静态浸泡效果不理想。另外软式内镜直接盘绕放置在功能槽内进行清洗,若是功能槽内没有专门的架空结构设计,清洗的污物排放受阻,造成软式内镜的清洗效果不理想。并且从一个功能槽到另外一个功能槽的内镜移动,也没有专门的支架,全是手工直接拿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式内镜的清洗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支架管道(1)、二级支架管道(2)、三级支架管道(3)、竖向连接管道(4)、第一小孔(5)、第二小孔(6)、第三小孔(7)、宝塔接口(8);所述一级支架管道(1)、二级支架管道(2)、三级支架管道(3)通过竖向连接管道(4)固定连接,所述一级支架管道(1)的内侧设有水平向下倾斜30°、直径为3mm的第一小孔(5),所述二级支架管道(2)和三级支架管道(3)正上方设有直径为3mm的第二小孔(6),每个竖向连接管道(4)沿竖直方向上设有3个直径为3mm的第三小孔(7),所述一级支架管道(1)上分布宝塔接口(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式内镜的清洗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支架管道(1)、二级支架管道(2)、三级支架管道(3)、竖向连接管道(4)、第一小孔(5)、第二小孔(6)、第三小孔(7)、宝塔接口(8);所述一级支架管道(1)、二级支架管道(2)、三级支架管道(3)通过竖向连接管道(4)固定连接,所述一级支架管道(1)的内侧设有水平向下倾斜30°、直径为3mm的第一小孔(5),所述二级支架管道(2)和三级支架管道(3)正上方设有直径为3mm的第二小孔(6),每个竖向连接管道(4)沿竖直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礼柱张小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迈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