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兆衍专利>正文

内镜套及内窥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27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3
一种内镜套及内窥镜机构,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柔性管状本体,柔性管状本体具有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第一连通管路用于伸入内窥镜,第二连通管路用于与供压器连接;柔性管状本体的两端分别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通管路的进口和第二连通管路的进口均位于第一端;柔性管状本体上靠近于第二端设置有加压段,加压段所用材料的弹性大于第一端的外径。使用过程中,内窥镜经由第一连通管路伸入,通过供压器为第二连通管路加压,加压段膨胀,从而使得位于第一管路内的内窥镜与待观测区域之间距离增加,便于观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镜套及内窥镜机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镜套及内窥镜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检查或者治疗的过程中,会采用内窥镜,将内窥镜伸入患者体内,以观察患者的患处具体情况,采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无法显示的病变,部分内窥镜也有辅助治疗的功能,在医疗领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辅助工具。现有的内窥镜通常直接通入到患者的患处,在进行观测时,通常需要给患者的患处所在区域加压,使得内窥镜与患处之间产生更大距离,从而实现观察患处的目的。但是,在脑部、血液等处不能进行加压,若加压则会使得患者产生致命伤害。而不加压时内窥镜与患处贴在一起,无法产生一定距离,从而不能清晰观察患处的具体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套,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机构,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镜套,其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柔性管状本体,所述柔性管状本体具有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用于伸入内窥镜,所述第二连通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柔性管状本体,/n所述柔性管状本体具有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用于伸入内窥镜,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用于与供压器连接;/n所述柔性管状本体的两端分别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进口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进口均位于所述第一端;/n所述柔性管状本体上靠近于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加压段,所述加压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柔性管状本体,
所述柔性管状本体具有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用于伸入内窥镜,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用于与供压器连接;
所述柔性管状本体的两端分别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进口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进口均位于所述第一端;
所述柔性管状本体上靠近于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加压段,所述加压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出口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出口均位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封口件,所述封口件由透明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段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一端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通管路,所述第三连通管路用于与抽吸器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路和第三连通管路的内径均小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兆衍
申请(专利权)人:于兆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