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兆衍专利>正文

内镜套及内窥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27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3
一种内镜套及内窥镜机构,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柔性管状本体,柔性管状本体具有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第一连通管路用于伸入内窥镜,第二连通管路用于与供压器连接;柔性管状本体的两端分别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通管路的进口和第二连通管路的进口均位于第一端;柔性管状本体上靠近于第二端设置有加压段,加压段所用材料的弹性大于第一端的外径。使用过程中,内窥镜经由第一连通管路伸入,通过供压器为第二连通管路加压,加压段膨胀,从而使得位于第一管路内的内窥镜与待观测区域之间距离增加,便于观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镜套及内窥镜机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镜套及内窥镜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检查或者治疗的过程中,会采用内窥镜,将内窥镜伸入患者体内,以观察患者的患处具体情况,采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无法显示的病变,部分内窥镜也有辅助治疗的功能,在医疗领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辅助工具。现有的内窥镜通常直接通入到患者的患处,在进行观测时,通常需要给患者的患处所在区域加压,使得内窥镜与患处之间产生更大距离,从而实现观察患处的目的。但是,在脑部、血液等处不能进行加压,若加压则会使得患者产生致命伤害。而不加压时内窥镜与患处贴在一起,无法产生一定距离,从而不能清晰观察患处的具体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套,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机构,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镜套,其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柔性管状本体,所述柔性管状本体具有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用于伸入内窥镜,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用于与供压器连接;所述柔性管状本体的两端分别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进口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进口均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柔性管状本体上靠近于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加压段,所述加压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径。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出口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出口均位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封口件,所述封口件由透明材料制成。<br>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压段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一端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连通管路,所述第三连通管路用于与抽吸器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路和第三连通管路的内径均小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内径。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连通的第一连通接头;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路连通的第二连通接头;以及,与所述第三连通管路连通的第三连通接头。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接头、所述第二连通接头和所述第三连通接头的硬度均大于所述柔性管状本体的硬度。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接头与所述第二连通接头之间,以及所述第一连通接头与所述第三连通接头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接头的内腔为圆台状腔室,所述第一连通接头的内腔的直径由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连通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一种内窥镜机构,其包括内窥镜、供压器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内镜套,所述内窥镜位于所述内镜套的第一连通管路内,所述供压器用于向所述内镜套的第二连通管路注入液体或气体。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抽吸器,所述抽吸器与所述第三连通管路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内窥镜经由第一连通管路伸入到柔性管状本体的第二端或靠近于第二端的位置。第二连通管路与供压器连接,供压器向第二连通管路内加压,可使用通入气体或者液体的方式对第二连通管路加压,从而使得柔性管状本体膨胀。由于加压段的外径本身就大于柔性管状本体上第一端的外径,因此加压段起到支撑作用,通过加压段使得所在区域撑开,以使得位于柔性管状本体内的第一连通管道中的内窥镜与患处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便于使用内窥镜观察患处具体情况。综上,使用上述内镜套,通过使得内镜套本身的部分区域胀大,而使得内窥镜与患处之间的距离增大,适用于人体多处区域,包括血管和脑部区域,适用范围广,对于人体无危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镜套处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镜套处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镜套处于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镜套处于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镜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0-柔性管状本体;11-第一连通管路;12-第二连通管路;13-第三连通管路;20-加压段;31-第一连通接头;32-第二连通接头;33-第三连通接头;41-第一内腔;42-第二内腔;43-第三内腔;50-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内镜套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内镜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柔性管状本体,/n所述柔性管状本体具有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用于伸入内窥镜,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用于与供压器连接;/n所述柔性管状本体的两端分别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进口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进口均位于所述第一端;/n所述柔性管状本体上靠近于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加压段,所述加压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柔性管状本体,
所述柔性管状本体具有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用于伸入内窥镜,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用于与供压器连接;
所述柔性管状本体的两端分别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进口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进口均位于所述第一端;
所述柔性管状本体上靠近于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加压段,所述加压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出口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出口均位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封口件,所述封口件由透明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段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一端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通管路,所述第三连通管路用于与抽吸器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路和第三连通管路的内径均小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兆衍
申请(专利权)人:于兆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