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肺康复训练仪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623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肺康复训练仪,包括主机、呼吸频率传感器、以及上肢运动装置和/或腹部运动装置,呼吸频率传感器电性连接主机,用于实时感测训练者的呼吸频率,上肢运动装置和/或腹部运动装置选择气动运动装置和/或电动运动装置,根据呼吸频率传感器实时感测训练者的呼吸频率,上肢运动装置和/或腹部运动装置配合呼吸频率,上肢运动装置同步驱动双上肢摆动,腹部运动装置同步驱动腹部收张,使双上肢与腹部随同呼吸运动频率而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肺康复训练仪及其使用方法,能帮助训练者肺功能康复,恢复有效的规律的呼吸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肺康复训练仪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肺康复训练仪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临床上存在众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等慢性呼吸系统性疾病训练者,存在脊髓损伤后、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神经肌肉疾病引起呼吸肌功能受损训练者,也存在心胸腹部疾病术后肺功能异常训练者,这些训练者主要表现为呼吸方式的异常,如呼吸周期中浅促呼吸方式和胸腹矛盾性收缩,以及呼吸肌收缩功能下降,如呼吸肌群肌肉萎缩、呼吸肌力和耐力减退,导致训练者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困扰。呼吸康复训练受到国内外相关疾病诊治指南的认可。人的呼吸运动,包括肺的内部运动和外部运动。肺的内部运动主要是气道和肺泡的缩扩运动,如果肺的内部运动障碍,主要通过换气机帮助实现,换气机通过往体内输送气体换气,常见的换气机有定压、或定容量、或定时三种。肺的外部运动主要由腹部运动、胸廓运动帮助,具体是膈肌、腹肌和肋间肌帮助,如果肺的外部运动障碍,主要通过两上肢外展,胸廓扩展,腹部加压运动和刺激膈神经等,帮助训练者完成肺的外部运动。吸气时,需要两上肢外展,胸廓扩展,需要腹部加压运动,需要膈肌收缩。病重训练者,如深度昏迷的病人,呼吸方式、或者呼吸运动、或二者同时存在问题。可以通过呼吸方式训练与呼吸运动训练来提升肺部功能,以促进肺疾病的康复,并降低肺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呼吸方式训练是针对呼吸周期中浅促呼吸方式与矛盾性胸腹运动所提出的,其通过呼吸治疗师徒手或借助仪器引导训练者进行呼吸频率与呼吸深度的调整和胸腹部呼吸肌群的序贯性激活,使训练者重建生理性、有序性的深慢呼吸方式,从而降低呼吸相关氧耗量与肺过度充气、纠正胸腹矛盾性呼吸活动、缓解训练者的气促症状;呼吸运动训练是肺的内部运动和外部运动相结合,对训练者气道和肺泡的缩扩运动训练,以及胸廓运动和腹部运动训练,使气道和肺泡的缩扩运动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弹性,使胸廓运动和腹部运动肌群的力量与耐力增加。现有的肺康复训练主要为肺的内部运动的康复训练如换气机,因未能同时结合肺的外部运动训练,不能达到最佳的肺康复训练效果。还有一部分训练者有自主呼吸,不需要换气机设备帮助进行肺的内部运动,仅需肺外部运动帮助即可。然而,目前市面上理想的协助肺的外部运动的康复训练仪较少或者尚未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帮助训练者呼吸肌运动的肺康复训练仪,可独立使用或结合换气机、膈肌起搏器一起使用,及该肺康复训练仪的使用方法,该肺康复训练仪便于操作,能有效地帮助训练者达到有效的规律的呼吸方式,并提高呼吸运动肌群的力量与耐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肺康复训练仪,包括主机、呼吸频率传感器、以及上肢运动装置和/或腹部运动装置,呼吸频率传感器电性连接主机,用于实时感测训练者的呼吸频率,上肢运动装置和/或腹部运动装置选择气动运动装置和/或电动运动装置,根据呼吸频率传感器实时感测训练者的呼吸频率,上肢运动装置和/或腹部运动装置配合呼吸频率,上肢运动装置同步驱动双上肢摆动,腹部运动装置同步驱动腹部收张,使双上肢与腹部随同呼吸运动频率而活动,如果训练者有自主呼吸,呼吸运动频率传感器探测其呼吸频率,如果训练者没有自主呼吸,则按正常人呼吸频率,同频率启动上肢运动装置和/或腹部运动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主机内设有空气压缩机,上肢运动装置和/或腹部运动装置连接空气压缩机,所述上肢运动装置包括胸部支架及上肢气动组件,所述胸部支架围成有穿戴腔,以供穿戴至胸躯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上肢气动组件设于胸部支架的外侧,上肢气动组件包括第一气囊及上肢绑带,第一气囊通过第一进出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第一气囊的一端与胸部支架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上肢绑带,上肢绑带用以穿戴至手肘上,上肢绑带与胸部支架之间连接有弹性带,以供第一气囊收缩时将上肢绑带拉回邻近胸部支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上肢运动装置选择电动运动装置,包括胸部支架及设于胸部支架上的上肢电动组件,用以驱动双上肢摆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胸部支架包括可调节宽度的躯宽段,通过调节躯宽段的宽度以对应调节穿戴腔的宽度,以适应不同训练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躯宽段包括两对接板段及用以连接两对接板段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插销件、销套及锁销,插销件与销套相对设于两对接板段上,插销件的一端套装至销套内,锁销件锁持插销件与销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胸部支架包括侧板段,连接在所述躯宽段的两侧,每一侧板段包括连接段及平板段,所述连接段垂直连接于对接板段,连接段与对应的第一气囊一端连接,平板段以供平铺支撑胸部支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腹部运动装置包括腹部绑带及设于腹部绑带内侧的第二气囊,所述腹部绑带用以穿戴至腹部上,第二气囊通过第二进出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肺康复训练仪包括肺内部运动发生装置,肺内部运动发生装置包括换气机,主机内设有换气装置,通过第三进出气管与训练者面罩或气管插管连接,组成换气机。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肺康复训练仪包括膈肌起搏器,主机内设有电刺激装置,与放在训练者胸廓适当位置的电极片电性连接,组成体外膈肌起搏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均通过单一或多个子气囊组合形成,所述子气囊采用弹性材质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进出气管上设有气囊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腹部气囊压力。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主机上设有触摸控制屏,所述触摸控制屏分别与呼吸频率传感器及气囊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从而接收并显示呼吸频率传感器及气囊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数据。一种肺康复训练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训练前训练方案选择:根据训练者的肺功能障碍程度,采取相应的肺康复训练方案,肺康复运动包括肺内部运动和肺外部运动,前者如肺泡、气道的缩扩运动,后者则是呼吸肌的运动,即腹部运动和胸廓运动;具体采用的肺康复训练方案标准为:肺功能严重障碍者:训练者没有自主呼吸,则给予上肢运动和腹部运动,结合换气运动、膈肌起搏运动;肺功能中等障碍者:训练者有浅表自主呼吸,则给予上肢运动,和/或腹部运动,和/或膈肌起搏运动;轻度肺功能度障碍者:给予上肢运动、和/或腹部运动。尤其,对于肺功能严重障碍者,所述的肺康复训练仪的使用方法如下:双上肢运动准备:将训练者躺至床上,调节胸部支架的穿戴腔宽度,以适应不同训练者,将胸部支架穿戴至胸腔上躯宽段位于胸躯的上方,两侧板段的连接段相对夹持胸躯的两侧,两上肢绑带分别穿戴至双上肢上,双上肢相对摆放至两侧板段的平板段上;将第一进出气管相对连接第一气囊与空气压缩机;腹部运动准备:腹部绑带穿戴至腹部上,第二气囊贴合腹部;将第二进出气管相对连接第二气囊与空气压缩机,呼吸频率传感器贴在训练者的胸腔适当位置;膈肌起搏器准备:将体外膈肌起搏器的两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肺康复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0)、呼吸频率传感器(20)、以及上肢运动装置(30)和/或腹部运动装置(40),呼吸频率传感器(20)电性连接主机(10),用于实时感测训练者的呼吸频率,上肢运动装置(30)和/或腹部运动装置(40)选择气动运动装置和/或电动运动装置,根据呼吸频率传感器(20)实时感测训练者的呼吸频率,上肢运动装置(30)和/或腹部运动装置(40)配合呼吸频率,上肢运动装置(30)同步驱动双上肢摆动,腹部运动装置(40)同步驱动腹部收张,使双上肢与腹部随同呼吸运动频率而活动,如果训练者有自主呼吸,呼吸运动频率传感器探测其呼吸频率,如果训练者没有自主呼吸,则按正常人呼吸频率,同频率启动上肢运动装置(30)和/或腹部运动装置(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康复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0)、呼吸频率传感器(20)、以及上肢运动装置(30)和/或腹部运动装置(40),呼吸频率传感器(20)电性连接主机(10),用于实时感测训练者的呼吸频率,上肢运动装置(30)和/或腹部运动装置(40)选择气动运动装置和/或电动运动装置,根据呼吸频率传感器(20)实时感测训练者的呼吸频率,上肢运动装置(30)和/或腹部运动装置(40)配合呼吸频率,上肢运动装置(30)同步驱动双上肢摆动,腹部运动装置(40)同步驱动腹部收张,使双上肢与腹部随同呼吸运动频率而活动,如果训练者有自主呼吸,呼吸运动频率传感器探测其呼吸频率,如果训练者没有自主呼吸,则按正常人呼吸频率,同频率启动上肢运动装置(30)和/或腹部运动装置(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康复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0)内设有空气压缩机,上肢运动装置(30)和/或腹部运动装置(40)连接空气压缩机,所述上肢运动装置(30)包括胸部支架(31)及上肢气动组件(32),所述胸部支架(31)围成有穿戴腔(311),以供穿戴至胸躯上,上肢气动组件(32)设于胸部支架(31)的外侧,上肢气动组件(32)包括第一气囊(321)及上肢绑带(322),第一气囊(321)通过第一进出气管(51)与空气压缩机相连,第一气囊(321)的一端与胸部支架(31)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上肢绑带(322),上肢绑带(322)用以穿戴至手肘上,上肢绑带(322)与胸部支架(31)之间连接有弹性带(301),以供第一气囊(321)收缩时将上肢绑带(322)拉回邻近胸部支架(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康复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运动装置(30)选择电动运动装置,包括胸部支架(31)及设于胸部支架(31)上的上肢电动组件,用以驱动双上肢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肺康复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支架(31)包括可调节宽度的躯宽段(60),通过调节躯宽段(60)的宽度以对应调节穿戴腔(311)的宽度,以适应不同训练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肺康复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宽段(60)包括两对接板段(61)及用以连接两对接板段(61)的调节组件(62),所述调节组件(62)包括插销件(621)、销套(622)及锁销(623),插销件(621)与销套(622)相对设于两对接板段(61)上,插销件(621)的一端套装至销套(622)内,锁销件(623)锁持插销件(621)与销套(622),所述胸部支架(31)包括侧板段(63),连接在所述躯宽段(60)的两侧,每一侧板段(63)包括连接段(631)及平板段(632),所述连接段(631)垂直连接于对接板段(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华王兆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晓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