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鑫隆专利>正文

组合型定位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18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枕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组合型定位枕,包括上部小枕和下部大枕,所述下部大枕的枕芯呈后方镂空的U型结构,所述上部小枕可拆卸设置在下部大枕的镂空处上方,且所述上部小枕的枕芯分为位于中部前侧的颈椎承托区、位于中部后侧的后脑定位区、以及位于颈椎承托区和后脑定位区左右两侧的变形功能区,所述后脑定位区位于下部大枕的镂空处上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增强两个变形功能区相向变形包裹头部的变形能力,并增强头部定位的稳定效果,具有矫正睡姿作用,起到牵拉舒展颈椎的作用,使颈椎生理曲度得到维护,并可降低周围噪音对睡眠的影响,降低对后脑的不适感,血液循环自然、顺畅,具有透气散热,睡眠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型定位枕
本技术属于枕头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型定位枕。
技术介绍
颈椎曲度简称颈曲,是脊柱最上端的生理弯曲,是维持颈椎生理功能的基础,正常的生理曲度在缓冲纵向压力,保护脊髓、神经根和血管等方而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天的生活中,颈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阅读、面对显示器时因需要长时间的固定,颈肌的疲劳感尤其明显,如果到了睡眠的时候,颈肌仍然得不到休息,一些伴随的疾病例如头颈部的发病率将逐渐上升,从而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在睡眠过程使头颈部肌肉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放松对于预防和治疗头颈部疾病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型定位枕,它能够较好地定位头部,起到良好的牵拉舒展颈椎功效。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组合型定位枕,包括上部小枕和下部大枕,所述下部大枕的枕芯呈后方镂空的U型结构,所述上部小枕可拆卸设置在下部大枕的镂空处上方,且所述上部小枕的枕芯分为位于中部前侧的颈椎承托区、位于中部后侧的后脑定位区、以及位于颈椎承托区和后脑定位区左右两侧的变形功能区,所述后脑定位区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型定位枕,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枕包括上部小枕和下部大枕,所述下部大枕的枕芯呈后方镂空的U型结构,所述上部小枕可拆卸设置在下部大枕的镂空处上方,且所述上部小枕的枕芯分为位于中部前侧的颈椎承托区、位于中部后侧的后脑定位区、以及位于颈椎承托区和后脑定位区左右两侧的变形功能区,所述后脑定位区位于下部大枕的镂空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型定位枕,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枕包括上部小枕和下部大枕,所述下部大枕的枕芯呈后方镂空的U型结构,所述上部小枕可拆卸设置在下部大枕的镂空处上方,且所述上部小枕的枕芯分为位于中部前侧的颈椎承托区、位于中部后侧的后脑定位区、以及位于颈椎承托区和后脑定位区左右两侧的变形功能区,所述后脑定位区位于下部大枕的镂空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定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脑定位区的表面相对颈椎承托区表面和变形功能区表面均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定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变形功能区的前端分别具有肩部定位头,所述两个肩部定位头的作用端连线垂直于颈椎承托区的前后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定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小枕的枕套底面与下部大枕的枕套表面之间通过魔术贴或子母扣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型定位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鑫隆
申请(专利权)人:庄鑫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