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振专利>正文

一种无创肿瘤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10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治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无创肿瘤治疗装置,包括主躺板,所述主躺板底部的对称分布有治疗机构和四个支撑缓冲组件,所述主躺板一侧的两端均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侧躺板,所述主躺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海绵块、第一柔性电极和扶手,所述主躺板的内部镶嵌有第一发光单元;患者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时,可以躺在主躺板和侧躺板上,这样可以边休息边治疗,节约了时间,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电极位置由于是固定的,不会从身体上掉落,方便患者进行使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可以调节主躺板与侧躺板之间的角度,方便患者调整合适的角度,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创肿瘤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治疗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无创肿瘤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环境污染日趋加剧,人类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肿瘤疾病的爆发率也日益增高,对人类生命安全已造成不可阻扰的危害,并已成为是人们最为恐慌的疾病之一。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热点,研究表明,加热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甚至杀死肿瘤细胞。目前的无创肿瘤治疗装置需通过电极与人体皮肤之间建立稳定的电连接,通过给电极施加电压达到给肿瘤部位加热的目的,以此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无创肿瘤治疗装置结构简单,只是将电极简单的与人体的皮肤进行贴合捆绑然后进行治疗,这样的治疗装置应用性低,患者在治疗时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并且影响患者的行动,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电极还容易从身上掉落,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使用方便,装置实用性和应用性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创肿瘤治疗装置,包括主躺板,所述主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创肿瘤治疗装置,包括主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躺板(1)底部的对称分布有治疗机构(10)和四个支撑缓冲组件(2),所述主躺板(1)一侧的两端均通过阻尼转轴(3)转动连接有侧板(4),两个所述侧板(4)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侧躺板(5),所述主躺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海绵块(6)、第一柔性电极(7)和扶手(8),所述主躺板(1)的内部镶嵌有第一发光单元(9),所述主躺板(1)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架(11),两个所述支撑架(1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12),两个所述液压推杆(12)的输出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13),所述侧躺板(5)的背面对称安装有两个铰接座(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创肿瘤治疗装置,包括主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躺板(1)底部的对称分布有治疗机构(10)和四个支撑缓冲组件(2),所述主躺板(1)一侧的两端均通过阻尼转轴(3)转动连接有侧板(4),两个所述侧板(4)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侧躺板(5),所述主躺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海绵块(6)、第一柔性电极(7)和扶手(8),所述主躺板(1)的内部镶嵌有第一发光单元(9),所述主躺板(1)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架(11),两个所述支撑架(1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12),两个所述液压推杆(12)的输出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13),所述侧躺板(5)的背面对称安装有两个铰接座(14),两个所述连接头(13)均通过销轴与相对应的铰接座(14)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肿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缓冲组件(2)包括底筒(21)和穿插设置在底筒(21)内部的支撑柱(22),所述支撑柱(22)的一端与主躺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2)的外表面等间距环绕固定安装有滑块(24),所述底筒(21)的内部等间距环绕开设有滑槽(25),所述支撑柱(22)通过滑块(24)与滑槽(25)的配合与底筒(2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22)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26),所述凹槽(26)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27),所述缓冲弹簧(27)远离凹槽(26)内壁的一端与底筒(2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创肿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筒(2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摩擦环(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振
申请(专利权)人:丁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