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楼梯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椅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爬楼梯轮椅。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比例增多,同时残疾人的数量也在增加,行动不便人数的基数近几年增幅明显。而楼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障碍,无论电梯、无障碍通道如何普及,都有很多不可避免楼梯结构,如小区住宅、人行天桥、地下隧道等。即使是只有几级台阶,也成为普通轮椅无法逾越的鸿沟,特别是目前社会发展,建筑数量增多,进一步增加了台阶和楼梯,也加剧了老年人行动不便者与下肢残疾者出行的不便。因此,设计一款可爬梯的轮椅迫在眉睫。国内外对爬楼梯装置都已经有过大量的研究,总体来看可按照爬楼梯功能实现的原理可分为轮组式,履带式,以及其他附加辅助式爬楼梯装置。轮组式爬梯装置是由星轮翻转,在爬梯过程中重心起伏较大,造成乘坐者感到不适。目前市场上履带式爬楼梯装置的轮椅应用较多,与其它爬梯机构相比,其运动方式更为连续,传动效率比较高,控制简单,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楼梯。爬梯过程中轮椅的重心总是沿着与楼梯台阶沿的连线相平行的直线运动,其重心的波动很小,运动平稳。但是,履带是爬梯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楼梯轮椅,包括椅面,固定连接在所述椅面下表面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设置在所述椅面下方的前部且用于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升降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的前驱动轮;/n设置在所述椅面下方的后部且用于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升降机构,铰接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前端且用于前后摆动的后轮推摆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后轮推摆机构上的后驱动轮;/n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后端且用于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三升降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升降机构上的第一辅助轮;/n固定设置在所述椅面下且用于前后摆动的辅助推摆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辅助推摆机构上的第二辅助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楼梯轮椅,包括椅面,固定连接在所述椅面下表面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椅面下方的前部且用于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升降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的前驱动轮;
设置在所述椅面下方的后部且用于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升降机构,铰接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前端且用于前后摆动的后轮推摆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后轮推摆机构上的后驱动轮;
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后端且用于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三升降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升降机构上的第一辅助轮;
固定设置在所述椅面下且用于前后摆动的辅助推摆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辅助推摆机构上的第二辅助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椅面下表面的第一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滚珠丝杠模组,连接在所述第一滚珠丝杠模组的丝杠螺母上的第一支脚;
在第一支脚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前驱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沿竖直方向架设在所述支架与所述椅面之间,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三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滚珠丝杠模组,连接在所述第二滚珠丝杠模组的丝杠螺母上且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抬升梁,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椅面与所述支架之间的光轴,套设在所述光轴外且固定连接在所述抬升梁上的直线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推摆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抬升梁上的第二支脚,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支脚上且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抬升梁上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支架前后摆动;
所述在第二支脚上固定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后驱动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梓达,叶日鸿,汪朋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