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止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06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止进料机构,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的支撑板,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均包括倾斜设置的进料单元、设置于所述进料单元末端的上止推块、与所述上止推块铰接的促滑杆以及驱动所述促滑杆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进料装置的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的的驱动装置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上止进料机构中,第一进料装置和所述进料装置分别采用驱动装置独立驱动运行,选择任一进料装置进料时,不需要对另一个进料装置进行清料,节约了操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止进料机构
本技术属于拉链制造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上止进料机构。
技术介绍
拉链由链带、链牙、拉头、上止及下止组成,一般拉链有两片链带,每片链带的上端设置一个上止。拉链的制造包括前、后两个制造工序,前制造工序是制作带有链牙的拉链带,后制造工序将拉链头穿在拉链带上并将在拉链带上打固上止。相关技术中,拉链的打止工序主要采用人工手动打止的方式,该种方式采用人后手动摘取上止安放于拉链带上,存在制作效率低下,产品品质个体差异大,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等缺陷;还有少部分采用自动上料机构,该种机构包括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共用一个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控制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同步进料,当只有一个进料装置的进料单元需要进料时,必须对另外一个进料单元内的上止进行清料,操作繁琐,增加了工作量。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上止进料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可以独立进料的上止进料机构。本技术提供一种上止进料机构,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的支撑板,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均包括倾斜设置的进料单元、设置于所述进料单元末端的上止推块、与所述上止推块铰接的促滑杆以及驱动所述促滑杆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进料装置的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的的驱动装置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两侧。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进料装置的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的驱动装置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型号选自QGB、QGS、JB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活塞杆,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优选的,所述促滑杆包括传动块、直杆、曲杆和旋转轴,所述传动块、直杆和曲杆依次连接,所述旋转轴将所述曲杆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曲杆可绕所述旋转轴自由旋转。优选的,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进料单元、与所述第一进料单元相配合的第二进料单元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进料单元和所述第二进料单元的固定块,所述第一进料单元向靠近所述第二进料单元方向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进料单元向远离所述第一进料单元方向凹陷形有滑槽,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围区域和所述滑槽配合形成上止进料槽。优选的,所述曲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开设有跑道形的通孔,所述通孔完全贯穿所述曲杆两侧。优选的,所述上止推块包括承载台以及与所述承载台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对应穿过所述通孔。优选的,所述承载台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上部分与所述下部分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分靠近所述第一进料装置的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向所述下部分方向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下部分的范围内。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上止进料机构包括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和所述进料装置分别采用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运行,实现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的独立工作,选择任一进料装置进料时,不需要对另一个进料装置进行清料,节约了操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上止进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上止进料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上止进料机构的正视图;图4为图1所示上止进料机构的后视图;图5为图1所示上止进料机构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上止进料机构100,用于拉链制造工艺中的上止进料。所述上止进料机构100包括支撑板1、第一进料装置3和第二进料装置5。所述支撑板1与拉链制造机的机架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进料装置3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5。所述第一进料装置3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5相互间隔,并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的相对两端。具体的,所述支撑板1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1及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板13,需要说明的是,水平方向即为图1中X轴所示的方向,竖直方向即为图1中Z轴所示的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3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进料装置3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5结构相同,具体的,所述第一进料装置3包括驱动装置31、促滑杆33、进料单元35及上止推块37。所述驱动装置3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一端。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31为气缸,其型号选自QGB、QGS、JB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31包括活塞杆311,空气在所述驱动装置31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所述活塞杆311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促滑杆33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31的下方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3。具体的,所述促滑杆33包括传动块331、直杆333、曲杆335和旋转轴337。所述传动块331、直杆333和所述曲杆335依次连接,所述旋转轴337将所述曲杆335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3上,所述曲杆335可绕所述旋转轴337自由旋转。所述传动块331与所述活塞杆311正对设置,优选的,所述传动块331靠近所述活塞杆311的一端凹陷形成有收容槽3311,所述收容槽3311的开口大小与所述活塞杆311的截面大小相匹配,所述驱动装置31驱动所述活塞杆311竖直向下运动时,所述活塞杆311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槽3311内,将所述驱动装置31的驱动力传输至所述促滑杆33。所述直杆333一端与所述传动块33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曲杆335铰接,用于进一步将所述驱动装置331的驱动力传输至的所述曲杆335。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直杆333和所述曲杆335配合形成连杆机构,将所述活塞杆311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所述曲杆335的旋转运动。所述曲杆33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351和第二端3353。所述第二端3353开设有跑道形的通孔3355,所述通孔3355完全贯穿所述曲杆335两侧。所述进料单元35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以方便上止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进料单元35下滑,不需要额外增加动力,节约能源。优选的,所述进料单元35的倾斜角度为50-70°。所述进料单元35包括第一进料单元351、与所述第一进料单元351相配合的第二进料单元353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进料单元351和所述第二进料单元的固定块355。所述第一进料单元351和所述第二进料单元353相互间隔,所述固定块355的数量为多个,一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所述第一进料单元351和所述第二进料单元353在各处的间距保持一致,避免在运行过程中所述第一进料单元3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止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的支撑板,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均包括倾斜设置的进料单元、设置于所述进料单元末端的上止推块、与所述上止推块铰接的促滑杆以及驱动所述促滑杆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进料装置的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的的驱动装置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止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的支撑板,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均包括倾斜设置的进料单元、设置于所述进料单元末端的上止推块、与所述上止推块铰接的促滑杆以及驱动所述促滑杆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进料装置的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的的驱动装置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止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进料装置的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的驱动装置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止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型号选自QGB、QGS、JB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止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活塞杆,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止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滑杆包括传动块、直杆、曲杆和旋转轴,所述传动块、直杆和曲杆依次连接,所述旋转轴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兵林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