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通优质幼苗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584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通优质幼苗栽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择场地、整理场地,为木通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通过挖栽植穴、栽培幼苗等进行规范的种植和管理,实现木通的人工规范化种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幼苗育株时,通过三个阶段的渐进施肥,给幼苗提供足够的养分,加快了幼苗的生长,通过在生长过程提供良好的水分以及养分,能够有效提高三叶木通的产量以及促进木通的良好长势,通过病虫害防治管理去除生长过程中遇到的病害以及防治茎腐病和蚜虫,避免病虫害对木通种植过程中造成减产,通过引蔓修剪管理对幼苗生长期的修剪,保持三叶木通较好的形体,采摘完后施加微肥有利于来年木通的生长,从而提高了木通的单株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通优质幼苗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具体为一种木通优质幼苗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a)是木通科的一种木质藤本植物,果实俗称八月瓜、八月扎、预知子等,果肉乳白可食用,有一种混合了香蕉、荔枝和番荔枝的味道,另外,三叶木通游离氨基酸含量丰富,其中还包括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的氨基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以及食用、医疗、美容和保健等作用,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流域。根据《本草拾遗》、《神农本草经》等记载,三叶木通果实“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胃经。”具有疏肝理气,散结止痛,利尿,通乳等功效。现代的国内外研究三叶木通比较多的主要集中在韩国和日本。鲜果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就可以将其初步加工为果茶、果酒与果酱等等;种子可以提取出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高品质油;作为一种藤蔓植物,三叶木通可塑形性强,枝形遒劲、花色淡雅、在国外很早就用于园艺盆栽方面,再加上其抗逆性强,也适宜于中高山土壤贫瘠土地的改善,并是一个带动中高山闲置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总的来说,三叶木通营养丰富、深加工口径广、在绿化与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亦有强大的潜力,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特色植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社会效益。目前多还是野生为主,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的采摘挖掘,木通的资源日趋缩小,因此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不利于野生资源的保护。因此需要一种规范化的木通优质幼苗栽培方法,同时合理利用山坡林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持续发展,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持续发展,从而造成所栽培的植株不能健壮成长,易发生病虫害,经济受到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木通优质幼苗栽培方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通优质幼苗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场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微酸至微碱土壤作为种植园地,并且具有良好的有灌溉条件和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S2、整理场地:年前11月份对土地深耕,去除杂草荆条等,然后将土地进行深耕,深耕翻土深度为30~50cm,除去杂草根系、石块等,然后均匀撒入基肥,进行深耕2~3次,深耕均匀,其后每亩土壤用20~25kg地菌灵进行杀菌消毒;S3、挖栽植穴:对土地再次深耕,在表土撒上一层腐殖质,然后做细耙平整处理,然后挖直径30~45cm、深25~40cm的定植穴的栽植穴,且两栽植穴的圆弧边缘处最短距离为55~60cm,在栽植穴先施加2~3cm的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再在铺设2~3cm厚的泥土层;S4、栽培幼苗:于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期间种植,晴天下午太阳偏斜或阴天时种植,选择无老化、无病害、无枯萎的高35~40cm的幼苗,每个栽植穴移栽2株木通幼苗,将幼苗带土放入栽植穴中,并把幼苗根系舒展,回填剩余泥土,轻提苗使根系与土壤靠紧,把土填平踏实,然后浇水渗透;防止遇到大雨急雨土层有间隙造成下陷积水,挖排水土沟,其宽度为20~25cm,深度为30~35cm;S5、水肥管理:1)采用喷灌方式进行浇水,遵循干旱浇水、雨涝排水的原则,及时灌溉排水,春秋季30~45d/次,冬季40~60d/次,夏季20~30d/次,同时夏季雨季来临前对排水沟及时进行清理,及时排除积水;2)定植后,分三个阶段施肥:第一阶段为移栽一周后每亩用10~15斤的复合肥或用0.3%的复合肥水淋施,施加量为0.1~0.13kg/株;第二阶段为移栽后15~20天,每亩开穴施35斤的复合肥或农家有机肥,施加量为0.13~0.15kg/株,施肥后复土;第三阶段为移栽后35~45天,每亩施50斤的复合肥或农家肥,施加量为0.12~0.15kg/株,施肥后复土;S6、病虫害防治管理:及时剪除带有病原菌的枝条并集中焚烧处理,同时还要刮除病斑,喷洒石硫合剂防止炭疽病,对于发生虫害的区域需要用灭病威或托布津防治茎腐病,每亩用30~40%乐果、20~30%的速灭丁或蚜虱净喷雾清除越冬的虫卵、虫蛹,有围栏的种植园地采取放养家禽,用以消灭潜藏的虫害;S7、引蔓修剪管理:采用人工引蔓的方法,待定植幼苗的攀援新梢长至50~65cm后,人工将攀援新梢轻轻地卷在附近的活体攀缘物上,并将剩余的攀缘梢以及匍匐茎全部剔除,对于已经攀援上活体攀缘物的藤蔓需要剪除其侧生的徒长的长枝,留下开花结果的短枝条;S8、采摘管理:待果实成长到九分熟时即可采摘,每年最后一次采摘后每株藤蔓上保留2~3个果实,采摘完后冬初每株施750g~780g微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4中所述幼苗选择叶色深绿、无病叶枝、根系健康的三叶木通或白木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的土壤pH为6~6.8,并采用含量为2~3%硫磺水以喷灌的方式对土壤的酸碱值进行调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3中所述腐殖质是将秋季的落叶、残草与表层土壤混拌后以水相和成堆经过腐熟处理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6中所述放养的家禽选用鸡或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2所述基肥为由重量比为100:0.5:0.05的含腐殖酸水溶肥、吲哚丁酸和EM微生物菌的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3中所述挖掘的栽植穴直径、深度分别为:40cm、30c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5所述农家有机肥是畜粪尿、厨余垃圾、鸡粪和饼肥按任意比例混合后经腐熟处理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选择场地、整理场地、挖栽植穴、栽培幼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管理、引蔓修剪管理以及采摘管理等种植过程中,通过选择场地、整理场地,为木通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通过挖栽植穴、栽培幼苗,等进行规范的种植和管理,使木通植株能够持续利用,提高木通植株的利用率和产量,实现木通的人工规范化种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幼苗育株时,通过三个阶段的渐进施肥,给幼苗提供足够的养分,加快了幼苗的生长,通过在生长过程提供良好的水分以及养分,能够有效提高三叶木通的产量以及促进木通的良好长势,通过病虫害防治管理去除生长过程中遇到的病害以及防治茎腐病和蚜虫,避免病虫害对木通种植过程中造成减产,通过引蔓修剪管理对幼苗生长期的修剪,保持三叶木通较好的形体,在幼果第一次速长期前,对每朵花只保留两个果实,采摘完后施加微肥有利于来年木通的生长,从而提高了木通的单株产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木通优质幼苗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场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微酸至微碱土壤作为种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通优质幼苗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选择场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微酸至微碱土壤作为种植园地,并且具有良好的有灌溉条件和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nS2、整理场地:年前11月份对土地深耕,去除杂草荆条等,然后将土地进行深耕,深耕翻土深度为30~50cm,除去杂草根系、石块等,然后均匀撒入基肥,进行深耕2~3次,深耕均匀,其后每亩土壤用20~25kg地菌灵进行杀菌消毒;/nS3、挖栽植穴:对土地再次深耕,在表土撒上一层腐殖质,然后做细耙平整处理,然后挖直径30~45cm、深25~40cm的定植穴的栽植穴,且两栽植穴的圆弧边缘处最短距离为55~60cm,在栽植穴先施加2~3cm的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再在铺设2~3cm厚的泥土层;/nS4、栽培幼苗:于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期间种植,晴天下午太阳偏斜或阴天时种植,选择无老化、无病害、无枯萎的高35~40cm的幼苗,每个栽植穴移栽2株木通幼苗,将幼苗带土放入栽植穴中,并把幼苗根系舒展,回填剩余泥土,轻提苗使根系与土壤靠紧,把土填平踏实,然后浇水渗透;防止遇到大雨急雨土层有间隙造成下陷积水,挖排水土沟,其宽度为20~25cm,深度为30~35cm;/nS5、水肥管理:/n1)采用喷灌方式进行浇水,遵循干旱浇水、雨涝排水的原则,及时灌溉排水,春秋季30~45d/次,冬季40~60d/次,夏季20~30d/次,同时夏季雨季来临前对排水沟及时进行清理,及时排除积水;/n2)定植后,分三个阶段施肥:第一阶段为移栽一周后每亩用10~15斤的复合肥或用0.3%的复合肥水淋施,施加量为0.1~0.13kg/株;第二阶段为移栽后15~20天,每亩开穴施35斤的复合肥或农家有机肥,施加量为0.13~0.15kg/株,施肥后复土;第三阶段为移栽后35~45天,每亩施50斤的复合肥或农家肥,施加量为0.12~0.15kg/株,施肥后复土;/nS6、病虫害防治管理:及时剪除带有病原菌的枝条并集中焚烧处理,同时还要刮除病斑,喷洒石硫合剂防止炭疽病,对于发生虫害的区域需要用灭病威或托布津防治茎腐病,每亩用30~40%乐果、20~30%的速灭丁或蚜虱净喷雾清除越冬的虫卵、虫蛹,有围栏的种植园地采取放养家禽,用以消灭潜藏的虫害;/nS7、引蔓修剪管理:采用人工引蔓的方法,待定植幼苗的攀援新梢长至50~65cm后,人工将攀援新梢轻轻地卷在附近的活体攀缘物上,并将剩余的攀缘梢以及匍匐茎全部剔除,对于已经攀援上活体攀缘物的藤蔓需要剪除其侧生的徒长的长枝,留下开花结果的短枝条;/nS8、采摘管理:待果实成长到九分熟时即可采摘,每年最后一次采摘后每株藤蔓上保留2~3个果实,采摘完后冬初每株施750g~780g微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通优质幼苗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场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微酸至微碱土壤作为种植园地,并且具有良好的有灌溉条件和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S2、整理场地:年前11月份对土地深耕,去除杂草荆条等,然后将土地进行深耕,深耕翻土深度为30~50cm,除去杂草根系、石块等,然后均匀撒入基肥,进行深耕2~3次,深耕均匀,其后每亩土壤用20~25kg地菌灵进行杀菌消毒;
S3、挖栽植穴:对土地再次深耕,在表土撒上一层腐殖质,然后做细耙平整处理,然后挖直径30~45cm、深25~40cm的定植穴的栽植穴,且两栽植穴的圆弧边缘处最短距离为55~60cm,在栽植穴先施加2~3cm的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再在铺设2~3cm厚的泥土层;
S4、栽培幼苗:于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期间种植,晴天下午太阳偏斜或阴天时种植,选择无老化、无病害、无枯萎的高35~40cm的幼苗,每个栽植穴移栽2株木通幼苗,将幼苗带土放入栽植穴中,并把幼苗根系舒展,回填剩余泥土,轻提苗使根系与土壤靠紧,把土填平踏实,然后浇水渗透;防止遇到大雨急雨土层有间隙造成下陷积水,挖排水土沟,其宽度为20~25cm,深度为30~35cm;
S5、水肥管理:
1)采用喷灌方式进行浇水,遵循干旱浇水、雨涝排水的原则,及时灌溉排水,春秋季30~45d/次,冬季40~60d/次,夏季20~30d/次,同时夏季雨季来临前对排水沟及时进行清理,及时排除积水;
2)定植后,分三个阶段施肥:第一阶段为移栽一周后每亩用10~15斤的复合肥或用0.3%的复合肥水淋施,施加量为0.1~0.13kg/株;第二阶段为移栽后15~20天,每亩开穴施35斤的复合肥或农家有机肥,施加量为0.13~0.15kg/株,施肥后复土;第三阶段为移栽后35~45天,每亩施50斤的复合肥或农家肥,施加量为0.12~0.15kg/株,施肥后复土;
S6、病虫害防治管理:及时剪除带有病原菌的枝条并集中焚烧处理,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才有
申请(专利权)人:华宁鑫梨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