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地面新能源电源车,包括拖车车架以及车箱;所述拖车车架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车箱设置于拖车车架上,该车箱内设有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源充电器、中频逆变电源以及多个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且电池管理系统(BMS)连接并控制所述电源充电器、中频逆变电源以及多个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全方位地覆盖至机场各个位置,且改用车箱内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供电,相较于燃油发电机组供电,能够做到二氧化碳零排放、零噪音污染,以及完成各类飞机地面作业、检修、维护保养等工作,实现大幅度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地面新能源电源车
本技术涉及航空地面辅助供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地面新能源电源车。
技术介绍
航空电源车是一种集发电与供电功能于一体的航空地面保障设备,为飞机的地面启动及飞机的地面检查维护提供电源保障,具有移动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是重要的航空地面保障设备之一。现有的航空地电源车的电源输入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由三相AC380V市电电源通过静变电源的变换提供飞机所需的地面电源;第二种方式由燃油做燃料,采用车载燃油发电机组通过燃油发电,转换为飞机所需的地面电源。然而,第一种方式市电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受到机场三相AC380V市电覆盖范围的限制,无法覆盖至机场各个位置,对于支线及军用机场问题比较突出。第二种方式采用车载燃油发电机组为飞机提供地面所需的电源,这种能源转换的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燃油发电机组运行给环境带来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燃油工作转换电能效率低带来较高的运行成本等。因此,在全球性绿色环保发展方向下,有必要推出一款新能源的空港地面电源保障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航空地面新能源电源车,能全方位地覆盖至机场各个位置,且改用纯电供电方式,能够做到二氧化碳零排放、零噪音污染,以及完成各类飞机地面作业、检修、维护保养等工作,实现大幅度节能减排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地面新能源电源车,包括拖车车架以及车箱;所述拖车车架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车箱设置于拖车车架上,该车箱内设有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源充电器、中频逆变电源以及多个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且电池管理系统(BMS)连接并控制所述电源充电器、中频逆变电源以及多个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上述结构中,所述车箱包括外壳体、设置于外壳体内的支撑框架以及设置于支撑框架底部的底板;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前骨架、中骨架以及后骨架,所述前骨架、中骨架以及后骨架由多根金属型材焊接拼接形成。上述结构中,所述外壳体包括设置于前骨架和后骨架外部的玻璃钢蒙皮、以及设置于中骨架顶部的顶盖饰板和左右两侧的侧饰板;所述玻璃钢蒙皮的外形与前骨架和后骨架的外形相适应,所述顶盖饰板与两个所述侧饰板围成的区域与所述中骨架的外形相适应。上述结构中,所述底板下部设有所述拖车车架,所述拖车车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架,两个连接架的前端通过前保险杠横梁连接,两个连接架的后端通过后保险杠横梁连接,且位于两个连接架的中部分别设有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分别安装于两个连接架相对的内侧。上述结构中,所述后保险杠横梁设有电源充电口,所述中骨架一侧的侧饰板上设有飞机充电插头。上述结构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以及多个所述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安装于所述前骨架内,所述电源充电器以及中频逆变电源安装于中骨架及后骨架相应地位置;其中,中频逆变电源的输出端与飞机充电插头相连,电源充电器输入端与所述电源充电口相连,电源充电器输出端与中频逆变电源相连,从电源充电口输入的直流电可通过电源充电器以对中频逆变电源供电。上述结构中,电池管理系统(BMS)与中频逆变电源之间还设有HMI人机界面。上述结构中,所述后骨架的左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一小门,后骨架的后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一厢门。上述结构中,所述中骨架的左右两侧通过铰链分别转动连接有一厢门。上述结构中,两个所述连接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裙板,且所述裙板上开设有若干通风槽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全方位地覆盖至机场各个位置,且改用车箱内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供电,相较于燃油发电机组供电,能够做到二氧化碳零排放、零噪音污染,以及完成各类飞机地面作业、检修、维护保养等工作,实现大幅度节能减排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图2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图3为本技术车箱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图4为本技术车箱的局部视图结构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前骨架的结构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拖车车架的结构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新能源电源车的电路框图。图中:车箱1、拖车车架2、行走轮3、电池管理系统(BMS)4、电源充电器5、中频逆变电源6、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7、电源充电口8、飞机充电插头9、HMI人机界面10、外壳体11、支撑框架12、底板13、小门14、前骨架121、中骨架122、后骨架123、玻璃钢蒙皮111、顶盖饰板112、侧饰板113、连接架21、后保险杠横梁22、前保险杠横梁23、储物盒24、裙板25。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航空地面新能源电源车,包括拖车车架2以及车箱1;拖车车架2底部设有行走轮3,车箱1设置于拖车车架2上,该车箱1内设有电池管理系统(BMS)4、电源充电器5、中频逆变电源6以及多个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7,且电池管理系统(BMS)4连接并控制电源充电器5、中频逆变电源6以及多个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7。具体地,如图3至图5所示,车箱1包括外壳体11、设置于外壳体11内的支撑框架12以及设置于支撑框架12底部的底板13。具体地,支撑框架12包括前骨架121、中骨架122以及后骨架123,前骨架121、中骨架122以及后骨架123由多根金属型材焊接拼接形成。进一步地,外壳体11包括设置于前骨架121和后骨架123外部的玻璃钢蒙皮111、以及设置于中骨架122顶部的顶盖饰板112和左右两侧的侧饰板113。更详细地,如图4所示,顶盖饰板112与两个侧饰板113围成的区域与中骨架122的外形相适应;前骨架121及后骨架123分别相对设置中骨架122前后两侧,前骨架21及后骨架23呈矩形骨架结构,且前骨架22和后骨架23外部设有的玻璃钢蒙皮111,上述玻璃钢蒙皮111的外形与对应的前骨架121和后骨架123的外形相适应;且位于后骨架123玻璃钢蒙皮111的左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一小门14,后骨架123玻璃钢蒙皮111的后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一厢门(图未示),中骨架122的左右两侧通过铰链分别转动连接有一厢门(图未示)。本技术在外壳体11内设置有支撑框架12,该支撑框架12使得新能源电源车的整体重量轻,结构强度大,刚性佳,且外壳体11采用流线的造型,能充分利用的车箱1内的空间。优选地,如图6所示,位于底板13下部设有拖车车架2,该拖车车架2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架21(图未示),两个连接架21的前端通过前保险杠横梁23连接,两个连接架21的后端通过后保险杠横梁22连接,且位于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地面新能源电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拖车车架以及车箱;所述拖车车架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车箱设置于拖车车架上,该车箱内设有电池管理系统、电源充电器、中频逆变电源以及多个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且电池管理系统连接并控制所述电源充电器、中频逆变电源以及多个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地面新能源电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拖车车架以及车箱;所述拖车车架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车箱设置于拖车车架上,该车箱内设有电池管理系统、电源充电器、中频逆变电源以及多个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且电池管理系统连接并控制所述电源充电器、中频逆变电源以及多个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地面新能源电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包括外壳体、设置于外壳体内的支撑框架以及设置于支撑框架底部的底板;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前骨架、中骨架以及后骨架,所述前骨架、中骨架以及后骨架由多根金属型材焊接拼接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地面新能源电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设置于前骨架和后骨架外部的玻璃钢蒙皮、以及设置于中骨架顶部的顶盖饰板和左右两侧的侧饰板;所述玻璃钢蒙皮的外形与前骨架和后骨架的外形相适应,所述顶盖饰板与两个所述侧饰板围成的区域与所述中骨架的外形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空地面新能源电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下部设有所述拖车车架,所述拖车车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架,两个连接架的前端通过前保险杠横梁连接,两个连接架的后端通过后保险杠横梁连接,且位于两个连接架的中部分别设有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分别安装于两个连接架相对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蓉蓉,柳广凤,田辉,楚廷璞,刘祥,崔杰,孙孟昶,刘涛,王伟焰,李洋,张金燕,秦翎,唐湘琦,李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跃知然空港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