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排放水电站综合能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5674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零碳排放水电站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氢装置、水电站发电系统、储氢系统、氢燃料电池;水电站发电系统的交流电输出端与制氢装置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为其供电;制氢装置产生的氢气输出至储氢系统;储氢系统内部储存的氢气输出至氢燃料电池,用作电池原料;氢燃料产生的直流电输出至水电站系统,为水电站系统内部直流负荷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氢能作为储能和能源转换中介,实现水电站内的能源供给和零碳排放,构建完全意义上的环境友好型水电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零碳排放水电站综合能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机电
,具体涉及一种零碳排放水电站综合能源系统。
技术介绍
水电是一种清洁电能,对环境基本无污染,但其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碳排放。在水电站枢纽范围内,主要的碳排放源有:(1)水电站柴油发电机。柴油发电机作为水电站的保安电源和黑启动电源(如有该种运行方式),其采用柴油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实现电能产生。在电站其他电源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水电站安全运行或启动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将产生CO2及其他污染气体及噪声,且柴油发电机一般布置于电站厂房外部,较影响整体美观。(2)电站内通勤车辆。电站内通勤车辆若采用汽油或柴油驱动,则其将产生CO2及其他污染气体。(3)电站内通航轮船。电站若有船闸或升船机时,通航船只在进入上述设施内,必须保持发动机运转状态,不能停机,将产生CO2及其他污染气体。在水电站内,电能作为其售出的产品,其实际成本是均摊到每度电上的建设成本及运维成本,其成本非常低,部分成本管控措施较佳的电站即使采用0.08元/度的上网电价,仍然可以实现盈利,可见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碳排放水电站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氢装置、水电站发电系统、储氢系统、氢燃料电池;水电站发电系统的交流电输出端与制氢装置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为其供电;制氢装置通过管路与储氢系统相连通,产生的氢气输出至储氢系统;储氢系统通过管路与氢燃料电池的原料输入端相连通,其内部储存的氢气输出至氢燃料电池,用作电池原料;氢燃料产生的直流电输出至水电站系统,为水电站系统内部直流负荷供电;储气罐内部储存的氢气输出至加氢站或运氢车,加氢站用于为水电站发电系统周边的通航船只或枢纽内的车辆提供氢气,运氢车用于运送氢产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碳排放水电站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氢装置、水电站发电系统、储氢系统、氢燃料电池;水电站发电系统的交流电输出端与制氢装置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为其供电;制氢装置通过管路与储氢系统相连通,产生的氢气输出至储氢系统;储氢系统通过管路与氢燃料电池的原料输入端相连通,其内部储存的氢气输出至氢燃料电池,用作电池原料;氢燃料产生的直流电输出至水电站系统,为水电站系统内部直流负荷供电;储气罐内部储存的氢气输出至加氢站或运氢车,加氢站用于为水电站发电系统周边的通航船只或枢纽内的车辆提供氢气,运氢车用于运送氢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碳排放水电站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水电站发电系统的0.4kV母线经AC/DC系统与制氢装置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AC/DC系统的输出端还与水电站发电系统的直流用电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氢燃料电池的输出端经DC/AC系统与水电站发电系统的直流用电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氢燃料电池的输出端与水电站发电系统的交流用电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碳排放水电站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氢系统,制氢装置通过管路与储氧系统相连通,产生的氧气输出至储氢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青崔磊贺徽桂远乾吴刚杨杰刘月桥邹来勇叶倍颖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