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中间接头防水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5668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防水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机天线、传感器天线、无源湿度传感器、防水保护盒、RFID接收机;接收机天线安装于RFID接收机内部;无源湿度传感器采用胶粘式方法固定在防水保护盒上,用于检测防水保护盒中是否进水,传感器天线内置于无源湿度传感器中;RFID接收机为无源湿度传感器供电;无源湿度传感器与RFID接收机分别通过传感器天线、接收机天线相互进行数据传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检测电缆中的湿度实现对电缆进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电缆中的进水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防水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防水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与架空线路相比,电力电缆敷设在地下、绝缘层级多,状态可观性较差,产品质量和安装工艺不当遗留的内部隐患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排查,即具有“潜伏性”特点。一些常见的潜伏性隐患包括:进水受潮、附件杂质混入、本体机械应力内伤、金属屏蔽层崩裂、外护套划伤、附件安装尺寸错误、附件界面抱紧力不足、封铅不良等。这些隐患积累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迅速导致电缆故障,主要表征是击穿,特殊情况下还会导致燃烧和爆炸,尤其是电缆附件所在部位。从电缆潜伏性隐患后果来看,影响最广泛的是电缆进水。具有潜伏性隐患的电缆,在局部放电或过电压等原因的激发下,很容易迅速发展为缺陷并扩大导致故障,而且故障经常在同一条线路上反复发生,导致绝大部分电缆无法达到其设计使用寿命。目前,供电企业多采取被动防护的措施解决电缆隐患问题,如安装接头防水壳、防火/防爆封堵等,极端情况下还需要人员蹲守看护,缺乏源头性、系统性的技术解决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置隐患的能力不足。本技术设计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的电缆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中间接头防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接收机天线(1)、传感器天线(2)、无源湿度传感器(3)、防水保护盒(4)、RFID接收机(5);所述接收机天线(1)安装于RFID接收机(5)内部;所述无源湿度传感器(3)采用胶粘式方法固定在防水保护盒(4)上,用于检测所述防水保护盒(4)中是否进水,所述传感器天线(2)内置于无源湿度传感器(3)中;所述RFID接收机(5)为无源湿度传感器(3)供电;所述无源湿度传感器(3)与RFID接收机(5)分别通过传感器天线(2)、接收机天线(1)相互进行数据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中间接头防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接收机天线(1)、传感器天线(2)、无源湿度传感器(3)、防水保护盒(4)、RFID接收机(5);所述接收机天线(1)安装于RFID接收机(5)内部;所述无源湿度传感器(3)采用胶粘式方法固定在防水保护盒(4)上,用于检测所述防水保护盒(4)中是否进水,所述传感器天线(2)内置于无源湿度传感器(3)中;所述RFID接收机(5)为无源湿度传感器(3)供电;所述无源湿度传感器(3)与RFID接收机(5)分别通过传感器天线(2)、接收机天线(1)相互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中间接头防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接收机(5)为手持型RFID接收机,包括基带电路(7)和射频电路(6);所述基带电路(7)用于控制射频电路(6)和实现对信号的编码和解码,还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射频电路(6)用于信号的调制或解调、发射或接收,射频电路(6)与无源湿度传感器(3)和RFID接收机(5)连接;
所述基带电路(7)和射频电路(6)通过DAC芯片/ADC芯片连接,所述基带电路(7)通过DAC芯片产生模拟基带信号,并发送至射频电路(6)进行调制、放大,然后通过所述接收机天线(1)发送至无源湿度传感器(3);所述无源湿度传感器(3)将测量结果信号发送后,所述射频电路(6)通过ADC芯片采集该测量结果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FPGA芯片进行运算和解码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中间接头防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湿度传感器(3)包括传感器电路和由湿度敏感材料制成的湿度感应层,所述传感器电路与湿度感应层连接,所述传感器电路用于将湿度感应层的介电常数转换电容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中间接头防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敏感材料为聚酰亚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中间接头防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电路包括匹配电路(19)、整流电路(20)、稳压电路(21)、上复位电路(22)、接口电路(23)、调制电路(24),所述匹配电路(19)、整流电路(20)、稳压电路(21)、上复位电路(22)、接口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罗传仙江翼杨旭周文陈佳程林刘继平王浩鸣唐炬潘成罗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