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及电池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57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夹具及电池装配设备。夹具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定位并夹持所述第一工件,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和定位设于所述第一工件上的第二工件,以使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具有预定的相对位置。电池装配设备包括夹具。通过第一夹持机构对第一工件,可以是电芯形成装夹定位,通过第二夹持机构对第二工件,可以是盖板进行装夹定位,通过对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相对位置的设置,使得夹具上的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能够直接进行装配,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夹效率高和定位精度高的夹具及电池装配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具及电池装配设备
本技术涉及工件装夹
,具体涉及夹具及电池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越来越标准化,生产工艺逐步统一。在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打好条码的盖板与电芯装配在一起,以满足下一步工艺生产的要求。现有的装夹机构仅能够对一个部件进行装夹,即仅能够对电芯或盖板进行装夹。在将电芯与盖板进行装配时,需要人工固定电芯和盖板之一。若预对电芯和盖板同时进行装夹,则需要采用两个分别于电芯和盖板相对应的装夹机构,同时合理地调整两个装夹机构的相对位置。采用人工定位盖板进行装配的方式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另一方面人工定位精度较差,在装配时人工固定的工件位置稳定性低,由此造成了装配良率低的为题。而采用两个装夹机构分别对电芯和盖板进行装夹一方面造成了装夹结构复杂,装拆慢,影响了装配效率,同时两个装夹机构的相对位置存在误差,影响了定位精度,产品良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夹具及电池装配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采用一个装夹机构同时对两个部件进行装夹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夹具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定位并夹持所述第一工件,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和定位设于所述第一工件上的第二工件,以使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具有预定的相对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方向相垂直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能够将所述第一工件夹持的第一活动夹臂;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能够将所述第一工件夹持的第二活动夹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三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件上时,所述第二工件通过夹持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之一进行预定位。示例性地,所述第三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活动夹臂,所述第三活动夹臂能够将所述第二工件夹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定位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定位所述第二工件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共同作用以使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具有所述预定的相对位置。示例性地,所述第二定位件在定位所述第二工件的位置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共同定位所述第一工件的位置。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定位件嵌入至所述第二工件中。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电池装配设备包括驱动装置和上述的夹具,所述第一工件为电芯,所述第二工件为盖板;所述电池装配设备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夹具在所述第一工位处对所述第一工件进行装夹且在所述第二工位处对所述第二工件进行装夹,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夹具在所述第一工位与所述第二工位之间往复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配设备包括两个所述夹具;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所述夹具在所述第一工位与所述第二工位之间做位置交替的运动。实施本技术的实施例,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夹具及电池装配设备通过第一夹持机构对第一工件,可以是电芯形成装夹定位,通过第二夹持机构对第二工件,可以是盖板进行装夹定位,通过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相对位置的设置,使得夹具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能够直接进行装配,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夹效率高和定位精度高的夹具及电池装配设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夹有电芯和盖板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使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电池装配设备;100-电芯;200-盖板;1000-夹具;1100-第一夹持机构;1110-第一夹持组件;1111-第一活动夹臂;1112-第一驱动件;1113-第一导轨;1120-第二夹持组件;1121-第二活动夹臂;1122-第二驱动件;1123-固定夹臂;1130-第一定位件;1200-第二夹持机构;1210-第三夹持组件;1211-第三活动夹臂;1212-第二导轨;1220-第二定位件;1300-基座;1310-条形滑槽;2000-驱动装置;2100-直线驱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夹具1000,应用于工件的装夹,尤其适用于对两个工件进行装夹。夹具1000包括第一夹持机构1100和第二夹持机构1200,第一夹持机构1100用于定位并夹持第一工件,第二夹持机构1200用于夹持和定位设于第一工件上的第二工件,以使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具有预定的相对位置,便于将第二工件装配在第一工件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件以电芯100为例,第二工件以盖板200为例,电芯100大致呈长方体状,盖板200大致为长方形板,盖板200上设有条形码等信息。将盖板200装配到电芯100上是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装配环节,在电芯100和盖板200定位后,采用紧固件,如螺钉将二者装配在一起。当然,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也可以为其他需要装配在一起的部件,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之间的连接可以为在定位后采用外部紧固件,也可以为在定位后利用自身结构进行压合、铆接等方式装配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还可以为其他需要装配至一起的工件,可以为相互装配的板和块结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机构1100包括夹持方向相垂直的第一夹持组件1110和第二夹持组件1120。上述,夹具1000还包括基座1300,当电芯100进行装夹时,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定位并夹持第一工件;/n以及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和定位设于所述第一工件上的第二工件,以使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具有预定的相对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3 CN 20192234120761.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定位并夹持第一工件;
以及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和定位设于所述第一工件上的第二工件,以使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具有预定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方向相垂直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能够将所述第一工件夹持的第一活动夹臂;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能够将所述第一工件夹持的第二活动夹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三夹持组件;
所述第二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件上时,所述第二工件通过夹持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夹持组件进行预定位,所述第三夹持组件的夹持方向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夹持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活动夹臂,所述第三活动夹臂能够将所述第二工件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量智朱勇杨迅高云松黄祥虎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