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525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骨架、一次侧绕组、二次侧绕组和磁芯,一次侧绕组包括U型本体,U型本体的两端向相同的方向弯折,形成两个第一弯折部,两个第一弯折部向相同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一次侧绕组采用注塑工艺注塑在一次侧内,其第二弯折部的端部由一次侧伸出,形成引脚;所述二次侧上设有二次侧绕线槽,所述二次侧绕组绕制在二次侧绕线槽内;所述磁芯包括一次侧磁芯和二次侧磁芯,一次侧磁芯安装在一次侧上,二次侧磁芯安装在二次侧上;本申请既能够保证在PCB板上面一次侧焊盘和二次侧焊盘的安规要求,满足一次侧线圈和二次侧线圈的耐压要求,又避免了对一次侧绕组做额外的绝缘处理,简化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流互感器
本技术涉及互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电流互感器是将电路中的大电流按比例降到可以用仪表直接测量的数值,便于仪表直接测量,或者是与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合,构成对电网各种故障的电气保护和自动控制,起到电流转换和电气隔离的作用。电流互感器一般是由常规UU型骨架、一次侧绕组、二次侧绕组和磁芯组成,在使用时,一次侧接入被侧电流,其接入的电流通常较大,绕线较粗,圈数相对较小,通常是1圈;二次侧接入测试电路,一般圈数比较多。这种电流互感器受限于骨架的结构,需要对绕组做额外的绝缘处理。在加工时,一次侧的绕组线穿套管,采用环氧树脂胶灌封在骨架绕线槽中,二次侧绕组起线和尾线穿套管后用比较长的线引出,以满足PCB板上一次侧和二次侧的安规距离。这种加工方式的工序比较繁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该电流互感器加工工序简单。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骨架、一次侧绕组、二次侧绕组和磁芯,所述骨架上设有一次侧、二次侧以及位于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的挡片;所述一次侧绕组包括U型本体,U型本体的两端向相同的方向弯折,形成两个第一弯折部,两个第一弯折部向相同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一次侧绕组采用注塑工艺注塑在一次侧内,其第二弯折部的端部由一次侧伸出,形成引脚;所述二次侧上设有二次侧绕线槽,所述二次侧绕组绕制在二次侧绕线槽内;所述磁芯包括一次侧磁芯和二次侧磁芯,一次侧磁芯安装在一次侧上,二次侧磁芯安装在二次侧上。进一步,所述二次侧绕组的线材采用漆膜线。进一步,所述第一弯折部垂直于U型本体。进一步,所述第二弯折部垂直于第一弯折部。进一步,所述第二弯折部与二次侧绕组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U型本体与二次侧绕组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所述一次侧上、且垂直于一次侧绕组设有一次侧磁芯安装孔,所述二次侧上、且垂直于二次侧绕组设有二次侧磁芯安装孔,所述一次侧磁芯安装孔与二次侧磁芯安装孔相通;所述一次侧磁芯安装在一次侧磁芯安装孔内,所述二次侧磁芯安装在二次侧磁芯安装孔内。进一步,还包括夹持部,所述一次侧磁芯和二次侧磁芯均为U型结构,一次侧磁芯的一端插入一次侧磁芯安装孔内,二次侧磁芯的一端插入二次侧磁芯安装孔内,一次侧磁芯的另一端与二次侧磁芯的另一端相对;所述夹持部为U型结构,夹持部的两端对应夹持在一次侧磁芯和二次侧磁芯的外侧。进一步,所述夹持部的中部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限位于一次侧磁芯和第二次磁芯的两侧。进一步,所述一次侧和第二次上、且对应于一次侧磁芯和二次侧磁芯设有第二限位部。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将一次侧绕组设置为多次弯折的结构,并通过注塑工艺注塑在一次侧内,经多次弯折的一次侧绕组引脚远离二次侧绕组,既能够保证在PCB板上面一次侧焊盘和二次侧焊盘的安规要求,满足一次侧线圈和二次侧线圈的耐压要求,又避免了对一次侧绕组做额外的绝缘处理,简化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电流互感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次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沿H-H剖视图;图4为图2沿I-I剖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次侧绕组结构示意图。其中,一次侧1、一次侧绕组11、U型本体111、第一弯折部112、第二弯折部113、第二限位部12、二次侧2、二次侧绕组21、挡片3、夹持部4、第一限位部41、一次侧磁芯51、二次侧磁芯52。具体实施方式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技术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技术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技术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参见图1~图5,本申请电流互感器,包括骨架、一次侧绕组11、二次侧绕组21和磁芯,所述骨架上设有一次侧1、二次侧2以及位于一次侧1和二次侧2之间的挡片3;所述一次侧绕组11包括U型本体111,U型本体111的两端向相同的方向弯折,形成两个第一弯折部112,两个第一弯折部112向相同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113;所述一次侧绕组11采用注塑工艺注塑在一次侧1内,其第二弯折部113的端部由一次侧1伸出,形成引脚;所述二次侧2上设有二次侧2绕线槽,所述二次侧绕组21绕制在二次侧2绕线槽内;所述磁芯包括一次侧磁芯51和二次侧磁芯52,一次侧磁芯51安装在一次侧1上,二次侧磁芯52安装在二次侧2上。本申请通过将一次侧绕组11设置为多次弯折的结构,并通过注塑工艺注塑在一次侧1内,经多次弯折的一次侧绕组11引脚远离二次侧绕组21,既能够保证在PCB板上面一次侧1焊盘和二次侧2焊盘的安规要求,满足一次侧1线圈和二次侧2线圈的耐压要求,又避免了对一次侧绕组11做额外的绝缘处理,简化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次侧绕组21的线材可采用漆膜线。具体的,二次侧绕组21的线材可采用加厚的漆膜线。由于本申请中一次侧绕组11多次弯折后,其引脚与二次侧绕组21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安规要求,因此,二次侧绕组21不需要起线和尾线穿套管,在生产时,可使用自动机绕线、接线和包线圈绝缘胶带,进一步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的加工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产品可靠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优选的,第一弯折部112垂直于U型本体111。第二弯折部113垂直于第一弯折部112。第二弯折部113与二次侧绕组2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U型本体111与二次侧绕组21之间的距离。优选的,一次侧1上、且垂直于一次侧绕组11设有一次侧磁芯安装孔,二次侧2上、且垂直于二次侧绕组21设有二次侧磁芯安装孔,一次侧磁芯安装孔与二次侧磁芯安装孔相通;一次侧磁芯51安装在一次侧磁芯安装孔内,二次侧磁芯52安装在二次侧磁芯安装孔内。具体的,一次侧磁芯51和二次侧磁芯52均为U型结构,一次侧磁芯51的一端插入一次侧磁芯安装孔内,二次侧磁芯52的一端插入二次侧磁芯安装孔内,一次侧磁芯51的另一端与二次侧磁芯52的另一端相对。为了固定磁芯,还包括夹持部4,该夹持部4为U型结构,夹持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骨架、一次侧绕组(11)、二次侧绕组(21)和磁芯,所述骨架上设有一次侧(1)、二次侧(2)以及位于一次侧(1)和二次侧(2)之间的挡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侧绕组(11)包括U型本体(111),U型本体(111)的两端向相同的方向弯折,形成两个第一弯折部(112),两个第一弯折部(112)向相同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113);所述一次侧绕组(11)采用注塑工艺注塑在一次侧(1)内,其第二弯折部(113)的端部由一次侧(1)伸出,形成引脚;所述二次侧(2)上设有二次侧绕线槽,所述二次侧绕组(21)绕制在二次侧绕线槽内;所述磁芯包括一次侧磁芯(51)和二次侧磁芯(52),一次侧磁芯(51)安装在一次侧(1)上,二次侧磁芯(52)安装在二次侧(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骨架、一次侧绕组(11)、二次侧绕组(21)和磁芯,所述骨架上设有一次侧(1)、二次侧(2)以及位于一次侧(1)和二次侧(2)之间的挡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侧绕组(11)包括U型本体(111),U型本体(111)的两端向相同的方向弯折,形成两个第一弯折部(112),两个第一弯折部(112)向相同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113);所述一次侧绕组(11)采用注塑工艺注塑在一次侧(1)内,其第二弯折部(113)的端部由一次侧(1)伸出,形成引脚;所述二次侧(2)上设有二次侧绕线槽,所述二次侧绕组(21)绕制在二次侧绕线槽内;所述磁芯包括一次侧磁芯(51)和二次侧磁芯(52),一次侧磁芯(51)安装在一次侧(1)上,二次侧磁芯(52)安装在二次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侧绕组(21)的线材采用漆膜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12)垂直于U型本体(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113)垂直于第一弯折部(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113)与二次侧绕组(21)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豪黄兴高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