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523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结构,包括绕线基座、磁芯、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次级绕组由复数片成型铜片交叉叠加形成,成型铜片之间设置绝缘垫,使成型铜片之间电气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压器结构可以利用自动化绕线方式制造初级绕组,也可利用自动化设备叠加成型铜片和绝缘胶垫来制造次级绕组,最后只需简易组装即可,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结构。[
技术介绍
]变压器为各式电气设备中经常使用的磁芯元件,其利用电能、磁能转换感应的原理来调整不同的电压,使其达到电器设备能够适用的范围。传统的小功率电源的变压器初次级绕组采用多股绞合线绕制,但是低压大电流的变压器副边匝数很少,用多股胶合线绕制的话需要很粗的线才能满足线损要求,绕制会显得非常困难,且容易引起变压器本体的断裂,会衍生出耗费工时以及材料成本增加的问题。此外由于传统的变压器为针脚结构,次级绕组采用很粗的多股胶合线会导致不能正确的将次级绕组的线焊接至变压器针脚上,哪怕次级绕组采用飞线的形式,也由于次级绕组太粗而不好加工,且影响变压器的整体美观,PCB也需要在变压器外围开设很大的焊接孔,这样会严重影响电源的高功率密度的要求。也有一些低压大电流输出的变压器次级绕组采用铜箔绕制的方法,但由于输出电流非常大,所以需要较厚的铜箔,此时铜箔的绕制会非常困难,且绕制完成后,需要通过焊接引出铜线的方法挂脚至变压器针脚上,此时又需要多根粗铜线来引出,操作难度可想而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结构,包括绕线基座、磁芯、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其特征在于,次级绕组由复数片成型铜片交叉叠加形成,成型铜片之间设置绝缘垫,使成型铜片之间电气隔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结构,包括绕线基座、磁芯、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其特征在于,次级绕组由复数片成型铜片交叉叠加形成,成型铜片之间设置绝缘垫,使成型铜片之间电气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成型铜片为C形,包括中间引脚和侧边引脚,中间引脚沿成型铜片的径向引出,侧边引脚布置在中间引脚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包括中间引脚孔、左侧引脚孔和右侧引脚孔;成型铜片一正一反交错布置,成型铜片的中间引脚插入中间引脚孔中并焊接,正面布置的成型铜片的侧边引脚插入左侧引脚孔中并焊接,反面布置的成型铜片的侧边引脚插入右侧引脚孔中并焊接。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