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电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127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结构,包括:变压器和输出整流器件,变压器包括副边主体,副边主体设有至少两个安装空间,副边主体连接有第一柱体和中心抽头,中心抽头与第一柱体相隔离,中心抽头上连接有与副边主体相隔离的第二柱体,副边主体上的安装空间内设有铁芯和原边绕组,铁芯和原边绕组位于第一柱体与副边主体之间以及位于第二柱体与副边主体之间,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均与输出整流器件电性连接,原边绕组与副边主体之间、铁芯与原边绕组之间均设有绝缘层。副边主体为一体结构,各个安装空间共用一个副边主体,且每个安装空间内的变压器单元的公共的输出电极,可减少了组装开关电源结构所需的时间,生产制作更加简单和快捷,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电源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电源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开关电源结构包括变压器和输出整流器件,其中,变压器是采用导电材料制作保护盒兼作低压绕组,具有结构紧凑、损耗小的特点,但是在加工时必须采用焊接技术,而且对焊接技术要求很高,绝缘很难处理,这增加了生产制造的难度;而副边采用外壳式,横截面面积不大,不容易实现大电流的输出。为此,申请人在专利公开号为CN101083167A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结构变压器,该变压器包括铁芯、原边绕组、副边,副边由隔开有一定的距离的左座体、右座体组成,左座体、右座体上分别开有左凹槽、右凹槽,左凹槽将左座体分成相连的左中柱和左外座体;右凹槽将右座体分成相连的右中柱和右外座体;左、右凹槽中放置有铁芯和原边绕组,原边绕组和副边之间、原边绕组和铁芯之间分别设置有绝缘层。以上变压器的结构简单,免除焊接,既简化了变压器的制造难度。然而,利用上述变压器的开关电源结构具有以下不足:1.当需要实现大电流的输出时,需要将两个以上的变压器的输出电路进行一一并联,导致组装连接的工序非常繁琐和复杂,还容易出现错接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电源结构,包括:变压器(10)和输出整流器件(20),其特征在于,/n所述变压器(10)包括副边主体(11),所述副边主体(11)与所述输出整流器件(20)相隔离;/n至少两个安装空间,设于所述副边主体(11)上,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与副边主体(11)相连的第一柱体(12);/n中心抽头(14),连接于所述副边主体(11)上,与所述第一柱体(12)相隔离;/n第二柱体(13),连接于所述中心抽头(14)上,与所述副边主体(11)相隔离;/n所述副边主体(11)、第一柱体(12)和第二柱体(13)皆为可供大电流通过的实体结构,各个安装空间共用一个一体结构的副边主体(11);/n铁芯(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源结构,包括:变压器(10)和输出整流器件(20),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压器(10)包括副边主体(11),所述副边主体(11)与所述输出整流器件(20)相隔离;
至少两个安装空间,设于所述副边主体(11)上,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与副边主体(11)相连的第一柱体(12);
中心抽头(14),连接于所述副边主体(11)上,与所述第一柱体(12)相隔离;
第二柱体(13),连接于所述中心抽头(14)上,与所述副边主体(11)相隔离;
所述副边主体(11)、第一柱体(12)和第二柱体(13)皆为可供大电流通过的实体结构,各个安装空间共用一个一体结构的副边主体(11);
铁芯(71)和绕设在铁芯(71)上的原边绕组(72),所述铁芯(71)和原边绕组(72)设于安装空间内,位于所述第一柱体(12)与副边主体(11)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柱体(13)与副边主体(11)之间;
所述第一柱体(12)、第二柱体(13)均与所述输出整流器件(20)电性连接;
所述原边绕组(72)与副边主体(11)之间、所述铁芯(71)与原边绕组(72)之间均设有绝缘层(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整流器件(20)包括金属散热板(21)和连接于金属散热板(21)上的至少一组输出整流组(22),所述输出整流组(22)的数量与所述安装空间的数量一致,所述金属散热板(21)与所述副边主体(11)相隔离,所述输出整流组(22)包括第一输出组件(221)和第二输出组件(222),所述第一输出组件(221)与第一柱体(12)电性连接,第二输出组件(222)与第二柱体(1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散热板(21)内部设有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腔设有与外部的冷却流体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口(211)和第一出液口(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开设在所述副边主体(11)上并与所述铁芯(71)和原边绕组(72)相匹配的安装沉孔(15),所述第一柱体(12)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沉孔(15)上,所述第一柱体(12)的部分或者全部容置于所述安装沉孔(15)内,所述第二柱体(13)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心抽头(14)上,第二柱体(13)的部分或者全部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桦岗欧扣锋梁权辉梁小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华星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