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类作业船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50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0
一种贝类作业船用电缆,导体外分别挤包绝缘层和乙丙绝缘层形成线芯,平行布置的4~6根线芯外依次绕包聚酯带绕包层、内层氯化聚乙烯护套、聚酰胺纤维编织带、外层氯化聚乙烯护套。线芯之间以及线芯与聚酯带绕包层之间设置填充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内外护套之间添加了聚酰胺纤维编织带,电缆在移动使用过程中即使遇到外界环境的损伤,轻易不会全部损坏电缆保护层,增加了保护套能力,保护电缆绝缘不受水浸。从而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换频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贝类作业船用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特别提供了一种贝类作业船用电缆。
技术介绍
在电缆电线制造
,船用电缆为3芯主线设计,由于在电缆往返使用过程中,船用电缆护套表面容易出现划伤、龟裂等现象使得保护层损伤,进而致使水进入绝缘层,导致绝缘层的绝缘性能下降,造成电缆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水、防磨作用的贝类作业船用电缆。本技术具体提供了一种贝类作业船用电缆,导体1外分别挤包绝缘层2和乙丙绝缘层3形成线芯,平行布置的4~6根线芯外依次绕包聚酯带绕包层4、内层氯化聚乙烯护套5、聚酰胺纤维编织带6、外层氯化聚乙烯护套7。线芯之间以及线芯与聚酯带绕包层4之间设置填充物8。线芯外绕包胶条。本技术的主线芯采用4~6根线芯,其中单根导体的铜丝直径不大于0.41mm。此外,绝缘后的线芯成缆在一起,缆芯中央无线芯时可以设置填充物;缆芯边缘可以填充胶条,在胶条外围绕包聚酯带绕包层。本技术的内层氯化聚乙烯护套的厚度为0.03倍成缆外径+1.0个同等长度单位的尺寸。本技术在内护后用聚酰胺纤维编织带,其中编织锭数和每锭纤维的数目确保按公式的计算覆盖率不下于80%,其中:式中:F——覆盖率(%),m——铜线锭数,n——每锭绞合股线数目,并线时为每锭铜单线的根数,d——绞线计算宽度,并线时为铜单线的标称直径(mm),D——编织层平均直径(mm),L——编织节距(mm)。本技术的外层氯化聚乙烯护套的厚度为0.05倍成缆外径+1.0个同等长度单位的尺寸。本技术在内外护套之间添加了聚酰胺纤维编织带,电缆在移动使用过程中即使遇到外界环境的损伤,轻易不会全部损坏电缆保护层,增加了保护套能力,保护电缆绝缘不受水浸。从而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换频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1导体、2绝缘层、3乙丙绝缘层、4聚酯带绕包层、5内层氯化聚乙烯护套、6聚酰胺纤维编织带、7外层氯化聚乙烯护套、8填充物。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水、防磨作用的贝类作业船用电缆。本实施例具体提供了一种贝类作业船用电缆,导体1外分别挤包绝缘层2和乙丙绝缘层3形成线芯,平行布置的4~6根线芯外依次绕包聚酯带绕包层4、内层氯化聚乙烯护套5、聚酰胺纤维编织带6、外层氯化聚乙烯护套7。线芯之间以及线芯与聚酯带绕包层4之间设置填充物8。线芯外绕包胶条。本实施例的主线芯采用4~6根线芯,其中单根导体的铜丝直径不大于0.41mm,而其他指标符合GB/T3956-2008中第5种导体的规定。此外,乙丙绝缘挤包在导体外围,厚度符合GB/T5013.4-2016标准。同时,绝缘后的线芯成缆在一起,缆芯中央无线芯时可以设置填充物;缆芯边缘可以填充胶条,在胶条外围绕包聚酯带绕包层。本实施例的内层氯化聚乙烯护套的厚度为0.03倍成缆外径+1.0个同等长度单位的尺寸。本实施例在内护后用聚酰胺纤维编织带,其中编织锭数和每锭纤维的数目确保按公式的计算覆盖率不下于80%,其中:式中:F——覆盖率(%),m——铜线锭数,n——每锭绞合股线数目,并线时为每锭铜单线的根数,d——绞线计算宽度,并线时为铜单线的标称直径(mm),D——编织层平均直径(mm),L——编织节距(mm)。本实施例的外层氯化聚乙烯护套的厚度为0.05倍成缆外径+1.0个同等长度单位的尺寸。本实施例在内外护套之间添加了聚酰胺纤维编织带,电缆在移动使用过程中即使遇到外界环境的损伤,轻易不会全部损坏电缆保护层,增加了保护套能力,保护电缆绝缘不受水浸。本实施例所述的电缆的护套厚度为现有电缆护套层厚度的2倍,进一步提升了保护套的防护能力,从而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换频次。实施例2本实施例除不设置填充物8以外,其余结构、预期技术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线芯外绕包胶条,其余结构、预期技术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文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贝类作业船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导体(1)外分别挤包绝缘层(2)和乙丙绝缘层(3)形成线芯,平行布置的4~6根线芯外依次绕包聚酯带绕包层(4)、内层氯化聚乙烯护套(5)、聚酰胺纤维编织带(6)、外层氯化聚乙烯护套(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类作业船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导体(1)外分别挤包绝缘层(2)和乙丙绝缘层(3)形成线芯,平行布置的4~6根线芯外依次绕包聚酯带绕包层(4)、内层氯化聚乙烯护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鸯惠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凯斯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