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性液体的液位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5398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粘性液体的液位控制系统;用于对液体罐内的液位进行控制,所述液体罐具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进液开关;所述液位控制系统包括液位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进液开关的控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系统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头以及搅拌电机;所述搅拌头位于所述液体罐内,所述搅拌电机位于所述液体罐外,所述搅拌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搅拌头;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搅拌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可靠性、安全性高,采用多重保障确保液位检测准确以及减少溢液引发的停机及成本损失,也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性液体的液位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粘性液体的液位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粘性液体的液位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液体的液位控制系统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容器内的液体的液位进行检测,以此来实现自动该控制何时进液,何时停止进液;现有技术中的液位检测控制方法有的采用浮球液位开关的检测方式,其使用浮球或者浮筒等物体随着液位的变化在液体中上升或者下降,从而触发相应的检测元件的工作或者不工作来实现液位的检测。当液位控制系统检测粘稠的液体(本技术用“粘性液体”来表述)时,如果粘性液体硬化或者结块,会造成粘性液体无法正常使用,并且硬化或者结块的粘性液体也会造成浮球或浮筒被黏住,从而无法准确的检测液位。另外一般检测元件都具有电路元件,当检测元件受待液位检测的液体或者大气中的水汽影响可能会造成其内部电路元件的损坏,从而让检测元件失效而无法准确的对液位进行检测,尤其是当检测粘性液体时,一旦粘性液体溢出污染检测元件可能会造成检测元件的失灵。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无法准确检测液位,都可能会发生溢液的事故,不仅造成浪费,还会造成污染外部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粘性液体的液位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防止粘性液体的硬化或者结块而影响液位检测精度,从而能够提高液位检测精度。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粘性液体的液位控制系统,用于对液体罐内的液位进行控制,所述液体罐具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进液开关;所述液位控制系统包括液位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进液开关的控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系统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头以及搅拌电机;所述搅拌头位于所述液体罐内,所述搅拌电机位于所述液体罐外,所述搅拌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搅拌头;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搅拌电机电连接。具体地,所述搅拌头位于所述液体罐内的底部,所述搅拌头与所述液体罐的底部留有缝隙。具体地,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包括浮力件、连接杆、至少一个位置检测元件;各个所述位置检测元件位于所述液体罐外部,各个位置检测元件上下间隔设置;所述浮力件位于所述液体罐内,所述浮力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位置检测元件配合使用的配合附件;所述控制装置与各个所述位置检测元件电连接。具体地,所述浮力件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浮球以及下浮球,所述上浮球与所述下浮球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下浮球的比重重于所述上浮球;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液体罐内,所述上浮球通过钢丝绳连接在所述挡板的底端;所述液体罐的上方具有开口,所述液体罐还具有盖体,所述盖体盖住所述液体罐的所述开口,所述挡板与所述盖体间还设置有弹性元件。具体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具体地,各个所述位置检测元件均为接近开关,所述配合附件为接近开关挡片。进一步地,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元件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具有用于容纳各个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的密封的腔体。具体地,各个所述位置检测元件均为接近开关,所述配合附件为接近开关挡片。进一步地,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元件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具有用于容纳各个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的密封的腔体。具体地,所述位置检测元件为两个,设置在上方的位置检测元件检测的液位是第一停止进液液位,设置在下方的位置检测元件检测的液位是进液液位;所述第一停止进液液位高于所述进液液位。进一步地,所述液位控制系统还包括超高液位检测装置,所述超高液位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超高液位检测装置检测的液位高于所述进液液位。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搅拌头的转速的减速器。具体地,所述进液开关为气动阀。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液位控制系统采用搅拌装置,能够避免粘性液体的硬化或者结块而影响液位检测精度;同时将液位检测装置的电气部分与待测液体完全隔离开来,能够防止溢液对液位检测装置的电气部分的破坏;超高液位检测装置的设定能够防止当液位检测装置失灵而造成的溢液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位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位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给出了一种粘性液体的液位控制系统,用于对液体罐20内的粘性液体的液位进行控制,液体罐20具有进液口21以及出液口23,进液口21通过进液管道连接至外部的供液设备(图中未示),所述进液管道设置有进液开关51,出液口23通过出液管道连接至外部的用液设备(图中未示),所述出液管道设置有出液开关52,本实施例中出液开关52以及进液开关51均是气动阀,通过控制进液开关51的开闭可以控制对液体罐20进液或者停止进液,通过控制出液开关52的开闭可以控制对液体罐20出液或者停止出液;一般进液口21设置在液体罐20的罐体的上部,出液口23位于液体罐20的罐体的底端,图中未示;本实施例的液位控制系统不控制出液开关51的开闭。本技术的液位控制系统包括液位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搅拌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包括浮力件、连接杆18、至少一个位置检测元件;各个位置检测元件上下间隔依次设置;所述位置检测元件位于液体罐20的外部;所述浮力件位于液体罐20的内部,浮力件包括从上下依次设置的上浮球14以及下浮球15,上浮球14与下浮球15通过钢丝绳16连接,上浮球14以及下浮球15均是不锈钢浮球。液体罐20的上方具有开口,液体罐20还具有盖板22,盖板22盖住液体罐20的所述开口,连接杆1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挡板19,挡板19位于液体罐20内,上浮球14通过钢丝绳连接在挡板19的底端,挡板19与盖板22间还设置有弹性元件,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为弹簧13;连接杆18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位置检测元件配合使用的配合附件。本实施例中,位置检测元件为两个,各个所述位置检测元件均为接近开关,即图1中的接近开关11以及接近开关12,接近开关11位于接近开关12的上方;接近开关11对应检测的液位是第一停止进液液位,接近开关12对应检测的液位是进液液位;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附件为接近开关挡片17。本实施例中,下浮球15的比重大于上浮球14,以便下浮球15对上浮球14有一个向下的拉力,保证下浮球15与上浮球14间的钢丝绳16、上浮球14与挡板19间的钢丝绳,始终不会弯曲。由于粘性液体的粘度较大,如果仅设置一个浮球,会让测量结果不稳定而造成的测量准确度偏低的问题;两个浮球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位置检测精度,以保证系统能稳定且准确的作出判断是否需要进胶。在上浮球14与挡板19间设置的弹簧13的作用在于,一是限制了连接杆18的初始位置,连接杆18位于初始位置时接近开关挡片17位于接近开关12处,接近开关12与接近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性液体的液位控制系统,用于对液体罐内的液位进行控制,所述液体罐具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进液开关;所述液位控制系统包括液位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进液开关的控制端;/n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系统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头以及搅拌电机;所述搅拌头位于所述液体罐内,所述搅拌电机位于所述液体罐外,所述搅拌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搅拌头;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搅拌电机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性液体的液位控制系统,用于对液体罐内的液位进行控制,所述液体罐具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进液开关;所述液位控制系统包括液位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进液开关的控制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系统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头以及搅拌电机;所述搅拌头位于所述液体罐内,所述搅拌电机位于所述液体罐外,所述搅拌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搅拌头;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搅拌电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头位于所述液体罐内的底部,所述搅拌头与所述液体罐的底部留有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包括浮力件、连接杆、至少一个位置检测元件;各个所述位置检测元件位于所述液体罐外部,各个位置检测元件上下间隔设置;所述浮力件位于所述液体罐内,所述浮力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位置检测元件配合使用的配合附件;所述控制装置与各个所述位置检测元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件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浮球以及下浮球,所述上浮球与所述下浮球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下浮球的比重重于所述上浮球;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小社景茂杰
申请(专利权)人:金安国纪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