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的出风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065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出风管以及沿着风向依次安装在出风管内的调节板和加湿装置,调节板可翻转的安装在出风管内并定位,以调节出风管的出风量;加湿装置固定安装在出风管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可有效调节空调出风口风量的大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另外,该装置还可对风流进行过滤、杀菌和加湿,增加室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空调的出风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的出风口结构。
技术介绍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中央空调是空调中常见的一种空调,中央空调的出风口是空调系统中用于送风的末端设备,是一种空气分配设备,出风口将制冷或者加热后的空气送到室内。目前,中央空调出风口处风量的带下通常是采用调节出风口处的扇叶进行调节的,这种调节方式所能调节的风量有限,无法满足不同人群对制冷或制热的需求;另外,从出风口送出的风比较干燥,影响室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的出风口结构,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央空调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出风管以及沿着风向依次安装在所述出风管内的调节板和加湿装置,所述调节板可翻转的安装在所述出风管内并定位,以调节所述出风管的出风量;所述加湿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出风管的内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翻转调节板一定的角度,以调节出风管内出风量的大小;风流在出风管内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加湿装置对风流进行加湿处理,增加风流的湿度,避免进入室内的空气过于干燥,增加室内的舒适度。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出风管内靠近其出风口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齐平,所述固定座沿所述出风管的轴向设有两端均敞口的通道;所述通道内设有可滑动并定位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两端均延伸出所述通道;所述调节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其一侧通过连杆与所述推杆远离所述出风管出风口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杆的对应端和所述调节板的一侧转动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户根据需求推动推杆至合适的位置,推杆通过连杆带动调节板的另一端翻转至合适的位置,从而调节出风管内出风量的大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避免室内过冷或过热,增加室内的舒适度,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进一步,所述推杆上沿其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定位螺孔,推动所述推杆至其中一个所述定位螺孔位于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外,将螺栓拧入对应的所述定位螺孔内以对所述推杆进行定位。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进一步,所述调节板的外形与所述出风管的形状相匹配。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更为精准的调节出风管的出风量。进一步,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出风管内壁上的加湿管,所述加湿管上设有进水孔,且其上还设有若干出水孔。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加湿方便,增加风流的湿度,以便增加室内的舒适度。进一步,所述加湿管为环形管,所述进水孔设置在所述加湿管的外壁上,并外接穿过所述出风管的进水管;若干所述出水孔均设置在所述加湿管的内壁上,并沿所述加湿管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列。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均匀的对出风管内的风流均匀的加湿,进一步增加室内的舒适度。进一步,所述调节板和所述加湿装置之间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沿所述出风管的径向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过滤层过滤掉风流中的杂质,使得进入室内的风流更为洁净,卫生安全。进一步,所述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层。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活性炭的过滤效果较佳,成本低。进一步,所述调节板和所述加湿装置之间设有杀菌装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杀菌装置对出风管内的风流进行杀菌处理,使得送入室内的风流更加洁净,卫生安全。进一步,所述杀菌装置为紫外灯。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杀菌效果较佳,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固定座与推杆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加湿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出风管,2、调节板,3、固定座,4、推杆,5、连杆,6、定位螺孔,7、螺栓,8、加湿管,9、进水孔,10、出水孔,11、过滤层,12、杀菌装置,13、把手,14、透明罩,15、调节扇叶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出风管1以及沿着风向依次安装在出风管1内的调节板2和加湿装置,调节板2可翻转的安装在出风管1内并定位,以调节出风管1的出风量;加湿装置固定安装在出风管1的内壁上。送风的过程中,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翻转调节板2一定的角度,以调节出风管1内出风量的大小;风流在出风管1内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加湿装置对风流进行加湿处理,增加风流的湿度,避免进入室内的空气过于干燥,增加室内的舒适度。实施例1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出风管1内靠近其出风口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固定座3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固定在出分管1的内壁上,例如焊接或螺栓连接;固定座3的一端与出风管1的出风口齐平,固定座3沿出风管1的轴向设有两端均敞口的通道;通道内设有可滑动并定位的推杆4,推杆4的两端均延伸出通道。调节板2的一端与固定座3转动连接,其一侧通过连杆5与推杆4远离出风管1出风口的一端连接,连杆5的两端分别与推杆4的对应端和调节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上述调节板2的一端优先采用铰链与固定座3的另一端铰接,连杆5的两端优先采用铰链分别与推杆4的对应端和调节板2的一侧铰接,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中,用户根据需求推拉推杆4至合适的位置,推杆4通过连杆5带动调节板2的另一端翻转至合适的位置,从而调节出风管1内出风量的大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避免室内过冷或过热,增加室内的舒适度,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为了便于操作,还可以在推杆4的对应端上固定连接一个把手13,把手13与推杆4一体成型。实施例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推杆4上沿其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定位螺孔6,推拉推杆4至其中一个定位螺孔6位于固定座3的一端外,将螺栓7拧入对应的定位螺孔6内以对推杆4进行定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除上述结构外,本实施还可以在推杆4上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通孔,推拉推杆4至设定位置使得其中一个通孔位于固定座3的一端外,将插销插入通孔内。上述通孔的孔径略大于插销的直径,插销能够卡在通孔内,且不会从通孔内滑落。优选地,本技术中,调节板2的外形与出风管1的形状相匹配,便于更为精准的调节出风管1的出风量。例如当出风管1呈圆筒状时,调节板2则为与出风管1形状匹配的弧形板;当出风管1呈矩形体状时,调节板2则为矩形板,其两侧与出风管1的两相对侧贴合并可沿着出风管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央空调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管(1)以及沿着风向依次安装在所述出风管(1)内的调节板(2)和加湿装置,所述调节板(2)可翻转的安装在所述出风管(1)内并定位,以调节所述出风管(1)的出风量;所述加湿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出风管(1)的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空调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管(1)以及沿着风向依次安装在所述出风管(1)内的调节板(2)和加湿装置,所述调节板(2)可翻转的安装在所述出风管(1)内并定位,以调节所述出风管(1)的出风量;所述加湿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出风管(1)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1)内靠近其出风口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的一端与所述出风管(1)的出风口齐平,所述固定座(3)沿所述出风管(1)的轴向设有两端均敞口的通道;所述通道内设有可滑动并定位的推杆(4),所述推杆(4)的两端均延伸出所述通道;所述调节板(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3)转动连接,其一侧通过连杆(5)与所述推杆(4)远离所述出风管(1)出风口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杆(4)的对应端和所述调节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空调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上沿其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定位螺孔(6),推动所述推杆(4)至其中一个所述定位螺孔(6)位于所述固定座(3)的一端外,将螺栓(7)拧入对应的所述定位螺孔(6)内以对所述推杆(4)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的出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菁菁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瑞能华辉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