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66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及空调器,其中风道组件包括:蜗壳组件,蜗壳组件内形成有风道;顶出风部件,顶出风部件的侧壁上具有与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在第一位置,顶出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敞开口外,第一出风口露出,在第二位置,顶出风部件位于敞开口内,第一出风口被遮挡,其中,顶出风部件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密封条,第一密封条沿顶出风部件的周向延伸,风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密封条,第二密封条沿风道的周向方向延伸,当顶出风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密封条的上端面与第二密封条的下端面止抵。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可以减少气流的热量损失,进而可以提升风道组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顶部设有顶出风部件,当顶出风部件伸出壳体时,顶出风部件与壳体之间容易出现漏风,影响空调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所述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具有密封性好和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包括: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内形成有风道,所述蜗壳组件的顶部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敞开口;顶出风部件,所述顶出风部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敞开口处,所述顶出风部件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顶出风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顶出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敞开口外,所述第一出风口露出,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顶出风部件位于所述敞开口内,所述第一出风口被遮挡,其中,所述顶出风部件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沿所述顶出风部件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风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沿所述风道的周向方向延伸,当所述顶出风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下端面止抵。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通过在顶出风部件的外壁上设置第一密封条,在风道的内壁上设置第二密封条,当顶出风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密封条的上端面可以与第二密封条的下端面止抵,由此利用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的配合,可以避免风道内的气流从顶出风部件的外壁与风道的内壁之间向外泄露,从而可以减少风道内部气流的热量损失,进而可以提升风道组件的工作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的内壁上还设有第三密封条,所述第三密封条沿所述蜗壳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密封条位于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密封条间隔开,当所述顶出风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三密封条的上端面止抵。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壳组件包括:第一蜗壳,所述第三密封条包括第一子密封条,所述第一子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均设在所述第一蜗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蜗壳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风口;第二蜗壳,所述第二蜗壳与所述第一蜗壳连接以限定出所述风道和所述敞开口,所述第二蜗壳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蜗壳包括:后板;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宽度方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后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条包括:第一段,所述第一段设在所述后板的内壁上;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段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上,且两个所述第二段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段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密封条包括:第三段,所述第三段设在所述后板的内壁上,所述第三段位于所述第一段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段间隔开;第四段,所述第四段为两个,两个所述第四段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上,且两个所述第四段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段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位于同一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二段间隔设置,且所述第四段位于所述第二段的下方。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密封条还包括第二子密封条,所述第二子密封条设在所述第二蜗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子密封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密封条的一端拼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蜗壳包括:前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宽度方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前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子密封条包括:第五段,所述第五段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五段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的内壁上,且两个所述第五段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子密封条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拼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出风部件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顶出风部件的侧壁连接,所述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还包括导轨组件,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在所述蜗壳组件上;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固定在所述连接臂上,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可滑动地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壳组件还包括走线固定板,所述走线固定板与所述蜗壳组件的外侧壁连接,所述走线固定板的朝向所述蜗壳组件的一侧具有安装槽,所述蜗壳组件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安装槽相对的避让缺口,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连接且部分位于所述避让缺口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顶出风部件相对所述蜗壳组件沿上下方向运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适于设在所述顶出风部件上以带动所述顶出风部件移动;沿左右方向可移动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上设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连接件配合以驱动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顶出风部件沿上下方向移动;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移动件相连以驱动所述移动件往复移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上设有齿条,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和设在所述电机上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以驱动所述移动件移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包括连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倾斜延伸角度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倾斜延伸角度不同。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适于设在所述蜗壳组件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轨道,所述连接件伸入到所述第二轨道内且沿所述第二轨道滑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顶出风部件的外壁上设置第一密封条,在风道的内壁上设置第二密封条,当顶出风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密封条的上端面可以与第二密封条的下端面止抵,由此利用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的配合,可以避免风道内的气流从顶出风部件的外壁与风道的内壁之间向外泄露,从而可以减少风道内部气流的热量损失,进而可以提升风道组件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示意图,其中顶出风部件位于第一位置;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示意图,其中顶出风部件位于第二位置;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爆炸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爆炸图;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顶出风部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风道组件100,蜗壳组件1,第一蜗壳11,后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内形成有风道,所述蜗壳组件的顶部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敞开口;/n顶出风部件,所述顶出风部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敞开口处,所述顶出风部件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顶出风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顶出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敞开口外,所述第一出风口露出,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顶出风部件位于所述敞开口内,所述第一出风口被遮挡,/n其中,所述顶出风部件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沿所述顶出风部件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风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沿所述风道的周向方向延伸,当所述顶出风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下端面止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内形成有风道,所述蜗壳组件的顶部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敞开口;
顶出风部件,所述顶出风部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敞开口处,所述顶出风部件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顶出风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顶出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敞开口外,所述第一出风口露出,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顶出风部件位于所述敞开口内,所述第一出风口被遮挡,
其中,所述顶出风部件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沿所述顶出风部件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风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沿所述风道的周向方向延伸,当所述顶出风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下端面止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内壁上还设有第三密封条,所述第三密封条沿所述蜗壳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密封条位于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密封条间隔开,当所述顶出风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三密封条的上端面止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组件包括:
第一蜗壳,所述第三密封条包括第一子密封条,所述第一子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均设在所述第一蜗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蜗壳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风口;
第二蜗壳,所述第二蜗壳与所述第一蜗壳连接以限定出所述风道和所述敞开口,所述第二蜗壳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壳包括:
后板;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宽度方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后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二密封条包括:
第一段,所述第一段设在所述后板的内壁上;
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段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上,且两个所述第二段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段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密封条包括:
第三段,所述第三段设在所述后板的内壁上,所述第三段位于所述第一段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段间隔开;
第四段,所述第四段为两个,两个所述第四段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上,且两个所述第四段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段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位于同一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二段间隔设置,且所述第四段位于所述第二段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条还包括第二子密封条,所述第二子密封条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尧程超彭杰林王波宫笋周何杰李凯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