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98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灯饰的结构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包括壳体组件和灯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灯体组件的外围,所述灯体组件包括一组或多组灯体;所述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还设有控制板,所述壳体组件上还设有水雾感应器,所述水雾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所处的外部环境中是否有水雾,或/和感应所述水雾的浓度;所述水雾感应器与所述灯体组件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根据所述水雾感应器所感应到的水雾浓度,调节所述灯珠组件的发光亮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路灯,其结构设计新颖、发光亮度可根据环境不同而调节,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饰的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
技术介绍
路灯在目前的道理建设及景观庭院中使用的较多,传统的路灯主要是为了照明,结构较为单一;因为路灯是处在室外,而室外环境变化较多,但是路灯的亮度通常都是固定的,无法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化,存在使用上的不便,急需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其发光亮度可根据环境不同而调节,实用性强。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包括壳体组件和灯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灯体组件的外围,所述灯体组件包括一组或多组灯体;所述灯体包括灯底板,安装在所述灯底板上的散热体;所述散热体上方安装有灯珠组件,所述灯珠组件上方安装有透镜板;所述透镜板上设有多个灯珠安装位,每个灯珠安装位对应一个透镜,所述透镜盖覆在所述对应的灯珠安装位上;所述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还设有智能控制模组,所述壳体组件上还设有水雾感应器,所述水雾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所处的外部环境中是否有水雾,或/和感应所述水雾的浓度;所述水雾感应器与所述灯体组件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智能控制模组,所述智能控制模组根据所述水雾感应器所感应到的水雾浓度,调节所述灯珠组件的发光亮度。进一步的是,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上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灯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进一步的是,所述上壳体包括底壳和面壳,所述底壳内设有空腔,所述面壳盖覆在所述底壳上;所述底壳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凸条;所述下壳体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凸台;所述左壳体设有左滑槽,所述右壳体设有右滑槽;所述底壳的左右两侧的第一安装凸条分别插入在所述左滑槽和右滑槽内,所述下壳体的左右两侧的第二安装凸条分别插入在所述左滑槽和右滑槽内,形成口字型的壳体组件,所述灯体组件设置于口字型的壳体组件的中间位置。进一步的是,所述散热体上设有多个散热筋板,所述灯底板上设有多个条形孔,所述散热筋板分别插在所述条形孔内。进一步的是,所述水雾感应器安装与所述空腔内,或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外壁面上;所述面壳上设有多个镂空条。本技术的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包括壳体组件和灯体组件,灯体组件包括一组或多组灯体;还设有水雾感应器,所述水雾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所处的外部环境中是否有水雾,路灯的智能控制模组根据所述水雾感应器所感应到的水雾浓度,调节所述灯珠组件的发光亮度。本技术中,灯体组件与壳体组件可通过卡扣连接,便于拆卸安装,而且,本技术的灯体组件可设置一组或灯体,通过拼接组装,使得灯体的数量可多变,灵活性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的爆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的灯体组件的爆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的透镜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的爆破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的灯体组件的爆破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包括壳体组件和灯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灯体组件的外围,所述灯体组件包括一组或多组灯体5;所述灯体1包括灯底板11,安装在所述灯底板11上的散热体12;所述散热体12上方安装有灯珠组件13,所述灯珠组件13上方安装有透镜板14;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的透镜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透镜板14上设有多个灯珠安装位,每个所述灯珠安装位,在所述透镜板14的底侧设有安装凹槽141,每个所述安装凹槽141内设有一个灯珠组,在所述透镜板14的顶侧,每个安装凹槽141上对应一个透镜,所述透镜盖覆在所述对应的灯珠组上;该透镜可为凸透镜或凹透镜。本技术中,所述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还设有智能控制模组7,所述壳体组件上还设有水雾感应器6,所述水雾感应器6用于感应所述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所处的外部环境中是否有水雾,或/和感应所述水雾的浓度;所述水雾感应器6与所述灯体组件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智能控制模组7,所述智能控制模组根据所述水雾感应器6所感应到的水雾浓度,调节所述灯珠组件13的发光亮度。因此,本技术的路灯的智能控制模组根据所述水雾感应器所感应到的水雾浓度,调节所述灯珠组件的发光亮度,示例性的,本技术中,所述水雾感应器6感应到外部环境中的水雾浓度越大,也即外部环境能见度较低,所述智能控制模组调节所述灯珠组件13的发光亮度越强。当检测到外部环境无水雾,或者水雾浓度较低,路灯的亮度就较弱。本技术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2、下壳体3、左壳体4和右壳体5;所述左壳体4和右壳体5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上壳体2,所述左壳体4和右壳体5的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下壳体3上。所述灯体组件1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壳体4和右壳体5上。所述上壳体2包括底壳21和面壳22,所述底壳21内设有空腔23,所述面壳22盖覆在所述底壳21上;所述底壳21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凸条24;所述下壳体3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凸台31;所述左壳体4设有左滑槽41,所述右壳体5设有右滑槽51;所述底壳21的左右两侧的第一安装凸条24分别插入在所述左滑槽41和右滑槽51内,所述下壳体3的左右两侧的第二安装凸条31分别插入在所述左滑槽41和右滑槽51内,形成口字型的壳体组件,因此,通过第一安装凸条24和第二安装凸条31的插入或者拔出,使得壳体的组装拆卸非常方便。本技术中,所述灯体组件设置于口字型的壳体组件的中间位置,灯体组件5的左右两端,分别卡扣安装在所述左壳体4和右壳体5上。因此,本技术中,灯体组件5可以是一组或多组,通过卡扣方式,很容易安装在左壳体4和右壳体5之间,也容易拆卸。为便于散热,所述散热体12上设有多个散热筋板122,所述灯底板11上设有多个条形孔11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包括壳体组件和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灯体组件的外围,所述灯体组件包括一组或多组灯体;/n所述灯体包括灯底板,安装在所述灯底板上的散热体;所述散热体上方安装有灯珠组件,所述灯珠组件上方安装有透镜板;所述透镜板上设有多个灯珠安装位,每个灯珠安装位对应一个透镜,所述透镜盖覆在所述对应的灯珠安装位上;/n所述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还设有智能控制模组,所述壳体组件上还设有水雾感应器,所述水雾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所处的外部环境中是否有水雾,或/和感应所述水雾的浓度;所述水雾感应器与所述灯体组件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智能控制模组,所述智能控制模组根据所述水雾感应器所感应到的水雾浓度,调节所述灯珠组件的发光亮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包括壳体组件和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灯体组件的外围,所述灯体组件包括一组或多组灯体;
所述灯体包括灯底板,安装在所述灯底板上的散热体;所述散热体上方安装有灯珠组件,所述灯珠组件上方安装有透镜板;所述透镜板上设有多个灯珠安装位,每个灯珠安装位对应一个透镜,所述透镜盖覆在所述对应的灯珠安装位上;
所述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还设有智能控制模组,所述壳体组件上还设有水雾感应器,所述水雾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所处的外部环境中是否有水雾,或/和感应所述水雾的浓度;所述水雾感应器与所述灯体组件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智能控制模组,所述智能控制模组根据所述水雾感应器所感应到的水雾浓度,调节所述灯珠组件的发光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水雾感应器的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上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下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高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卡莱希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