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头及使用该灯头的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985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灯头及使用该灯头的路灯,所述灯头包括第一发光组件、第一灯罩、电源组件、灯座、散热盖;所述散热盖安装于所述第一灯罩的上方;所述灯头还包括第二灯罩,所述第二灯罩位于所述散热盖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位于散热盖上下两侧的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形成了特定结构的路灯灯头形态,丰富了路灯灯头的结构形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可以增大灯头透光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头及使用该灯头的路灯
本技术涉及户外照明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灯头及使用该灯头的路灯。
技术介绍
路灯作为道路、街道及公众广场上的发光照明系统,在方便群众生活、美化城市、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等多个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目前,常见的路灯包括灯杆和安装在灯杆上的一个或者多个路灯灯头,而路灯灯头一般又包括发光组件、灯罩、电源组件(也称为电源驱动器或者电源适配器,业界往往简称为电源)、灯座、灯盖、反光部件、电器仓(用于安装电源组件、单灯控制器等,可以是单独设置,也可以是反光部件的一部分)等组成。如申请号为201810141395.5、名称为一种灯头及使用该灯头的路灯。不断创新是这个时代赋予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的历史使命,也是企业不断发展、永葆活力的源泉,本申请将提供一种新型路灯灯头及使用该灯头的路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灯头。一种灯头,包括第一发光组件、第一灯罩、电源组件、灯座、散热盖;所述散热盖安装于所述第一灯罩的上方;所述灯头还包括第二灯罩,所述第二灯罩位于所述散热盖的上方。特别地,所述灯头还包括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二灯罩罩设于第二发光组件之上。特别地,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散热盖与所述第二灯罩所形成的空间内。特别地,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散热盖的中心区域。特别地,所述散热盖的中心区域为一呈圆盘状的平面。特别地,所述散热盖的中心区域为一环岛平面,所述中心区域与所述散热盖的主体通过肋条相连。特别地,所述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所包围的空间相连通。特别地,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散热盖与所述第一灯罩所形成的空间内。特别地,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散热盖的下侧。特别地,所述第二灯罩、散热盖、第一灯罩、灯座自上而下依次安装连接。特别地,所述第二灯罩、散热盖、第一灯罩、灯座自上而下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特别地,在所述第二灯罩上方还设有顶帽,用于连接连接杆。特别地,所述散热盖、第一灯罩、灯座自上而下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灯罩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散热盖上。特别地,所述连接杆与灯座的连接方式为通过设置于灯座上螺纹孔,或者安装于灯座上的连接板上的螺纹孔,或单独的螺母,与连接杆上的螺纹连接。特别地,所述灯头还包括反光部件,所述反光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灯罩内。特别地,所述反光部件套设于所述连接杆外。特别地,所述第二灯罩、散热盖、第一发光组件、第一灯罩、所述反光部件组成了可整体拆卸的光源模组。特别地,所述灯头还包括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散热盖与所述第二灯罩所形成的空间内。特别地,所述第二灯罩、散热盖、第一灯罩、反光部件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特别地,所述散热盖、第一灯罩、反光部件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灯罩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散热盖上。特别地,所述连接杆与反光部件的连接方式为通过设置于反光部件上螺纹孔,或者安装于反光部件上的连接板上的螺纹孔,或单独的螺母,与连接杆上的螺纹连接。特别地,所述反光部件包括电器仓,所述电器仓包括电器仓主体及非金属材质的电器仓盖,所述电器仓盖设置于所述电器仓主体之上,所述电器仓盖所形成的空间与所述电器仓主体所形成的空间之间相连通。特别地,所述灯头还包括电器仓,所述电器仓包括电器仓主体及非金属材质的电器仓盖,所述电器仓盖设置于所述电器仓主体之上,所述电器仓盖所形成的空间与所述电器仓主体所形成的空间之间相连通。特别地,所述第二灯罩、散热盖、第一灯罩、电器仓通过连接杆连接。特别地,所述散热盖、第一灯罩、电器仓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灯罩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散热盖上。特别地,所述电器仓盖与所述电器仓主体可拆卸的连接。特别地,所述连接杆与电器仓的连接方式为通过设置于电器仓上螺纹孔,或者安装于电器仓上的连接板上的螺纹孔,或单独的螺母,与连接杆上的螺纹连接。特别地,所述第二灯罩最大外轮廓在垂直于所述灯头轴线平面上的投影所围成的面积小于所述散热盖最大外轮廓在垂直于所述灯头轴线平面上的投影所围成的面积;所述散热盖最大外轮廓在垂直于所述灯头轴线平面上的投影所围成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灯罩最大外轮廓在垂直于所述灯头轴线平面上的投影所围成的面积。特别地,所述第二灯罩最大外轮廓在垂直于所述灯头轴线平面上的投影所围成的面积小于所述散热盖130最大外轮廓在垂直于所述灯头轴线平面上的投影所围成的面积1/2。特别地,所述第一灯罩整体呈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的“罐子”状;所述第二灯罩整体由母线呈S状的曲线回转而成的两端开口的回转体;在第二灯罩与顶帽组合后,整体呈底部开口的葫芦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前述灯头的路灯。一种路灯,包括灯杆和至少一个直接或者间接安装在所述灯杆上的灯头,所述灯头为前述任意一个所述灯头。由上述方案可见,本技术通过设置位于散热盖上下两侧的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形成了特定结构的路灯灯头形态,丰富了路灯灯头的结构形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可以增大灯头透光面积。另外,由于在第二灯罩内设置第二发光组件,有利于提高灯头的亮度。还有,将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散热盖的呈环岛状的中心区域,巧妙的为第二发光组件提供散热功能的同时,保留了第一灯罩与第二灯罩的连通状态,增大散热面积。再有,将所述电器仓设置为包括电器仓主体及非金属材质的电器仓盖,所述电器仓盖设置于所述电器仓主体之上,所述电器仓盖所形成的空间与所述电器仓主体所形成的空间之间相连通,电磁波可以通过电器仓盖对外进行传输,有效的降低电器仓对电磁波形成的屏蔽和消减的负面影响,改善电磁波的传输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灯头过轴线的剖面图;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灯头的分解图;图4为实施例一所述散热盖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所述灯头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不能理解所述附图和实施例是对于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根据所述附图和实施例获得其他实施方式,应当属于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如图1、2、3、4、5所示,一种路灯灯头100包括灯座110、第一灯罩120、散热盖130、第一发光组件140、第二灯罩150、第二发光组件160、连接杆170、反光部件180及电源190。所述散热盖130整体轮廓呈球冠状,在圆盘状的薄板中心设置圆孔,在薄板的其他区域的上侧基本沿径向错落地设置有多个由高到低的散热薄片;所述圆孔中设置有一呈环岛状的中心区域131;所述中心区域131与所述散热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头,包括第一发光组件、第一灯罩、电源组件、灯座、散热盖;所述散热盖安装于所述第一灯罩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还包括第二灯罩,所述第二灯罩位于所述散热盖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头,包括第一发光组件、第一灯罩、电源组件、灯座、散热盖;所述散热盖安装于所述第一灯罩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还包括第二灯罩,所述第二灯罩位于所述散热盖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还包括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二灯罩罩设于第二发光组件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散热盖与所述第二灯罩所形成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散热盖的中心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的中心区域为一呈圆盘状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的中心区域为一环岛平面,所述中心区域与所述散热盖的主体通过肋条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所包围的空间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散热盖与所述第一灯罩所形成的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散热盖的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罩、散热盖、第一灯罩、灯座自上而下依次安装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罩、散热盖、第一灯罩、灯座自上而下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灯罩上方还设有顶帽,用于连接连接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罩的下端插入所述散热盖上侧的环状U型凹槽中,且凹槽远离散热盖轴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第一灯罩、灯座自上而下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灯罩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散热盖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4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灯座的连接方式为通过设置于灯座上螺纹孔,或者安装于灯座上的连接板上的螺纹孔,或单独的螺母,与连接杆上的螺纹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4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还包括反光部件,所述反光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灯罩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部件套设于所述连接杆外。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还包括反光部件,所述反光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灯罩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罩、散热盖、第一发光组件、第一灯罩、所述反光部件组成了可整体拆卸的光源模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还包括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散热盖与所述第二灯罩所形成的空间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8、19、20中任意一个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罩、散热盖、第一灯罩、反光部件通过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畅育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金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