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88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阀,涉及紧固件领域,包括:螺栓,螺栓包括头部和一体设置于头部一侧的螺纹段;螺栓内贯穿开设有通风道;顶盖,顶盖压装于头部远离螺纹段的侧面;顶盖覆盖通风道靠近头部的一端;顶盖上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连通外界环境与顶盖和螺栓之间的间隙;隔膜,隔膜压紧于通风道靠近头部一端的开口处,且覆盖通风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透气膜装配不紧、通风阀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压装的方式将顶盖固定在螺栓上,并压紧隔膜,以实现防水防污透气的作用,提高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阀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呼吸阀。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控箱常常会处于恶劣的环境条件中,诸如高温、高压、油污等,这会导致在电控箱内部形成压力并在密封件上施加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力会导致密封件失效,致使污染物进入电控箱并损坏电控箱内的电子器件。对于现有的呼吸阀,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487893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容器的通风阀,包括:螺栓,螺栓包括位于其上部的螺栓头部、位于其下部的螺纹部、以及纵向贯穿螺栓的中空部;罩盖,罩盖设置在螺栓头部上方,用于覆盖螺栓头部,且在罩盖与螺栓头部之间形成通风间隙;以及隔膜,隔膜设置在螺栓头部的顶面处,用于覆盖中空部。上述专利采用卡扣方式组装,这种组装存在装配弹性变形,变形后的罩盖由于其自身材质的问题,难以彻底恢复原来的形状,继而造成罩盖在螺栓上晃动,透气膜装配不紧,通风阀的通风阻挡作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透气膜装配不紧、通风阀失效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阀,其具有透气膜装配紧固、通风性能稳定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阀,包括:螺栓,所述螺栓包括头部和一体设置于所述头部一侧的螺纹段;所述螺栓内贯穿开设有通风道;顶盖,所述顶盖压装于所述头部远离所述螺纹段的侧面;所述顶盖覆盖所述通风道靠近所述头部的一端;所述顶盖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连通外界环境与所述顶盖和所述螺栓之间的间隙;隔膜,所述隔膜压紧于所述通风道靠近所述头部一端的开口处,且覆盖所述通风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盖压装固定于螺栓上,利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增强顶盖的连接强度,从而将提高隔膜的固定强度,避免由于隔膜松动造成防污透气功能的失效。进一步的,所述顶盖靠近所述螺栓的侧面周侧一体设置有压环,所述头部于所述通风道开口周侧开设有与所述压环压装配合的压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环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压紧在压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头部于所述压槽的内径处一体固定有凸环,所述顶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凸环插接配合的沉槽,所述隔膜压紧设置在所述凸环与所述沉槽底部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环插接至沉槽内,压紧隔膜,进一步增加隔膜的固定强度。进一步的,所述沉槽底部开设有空腔,所述透气孔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开设空腔,便于通风道内的空气透过隔膜。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远离所述空腔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顶盖侧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透气孔的开口设置于顶盖侧壁,大大降低透气孔被堵塞的概率。进一步的,所述通风道靠近所述头部的一端口径大于另一端的口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通风道一端的口径,以提高隔膜透气面积,确保呼吸阀透气顺畅。进一步的,所述通风道靠近所述头部的一端口径与所述空腔的半径相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通风道内的气流进入至空腔内,便于实现容器内外气流的对流。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和所述顶盖均为铝合金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铝合金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头部靠近所述螺纹段的侧面于所述螺纹段周侧固定有密封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密封圈用于进一步提高本技术连接使用时的密封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将顶盖压装固定于螺栓上,提高顶盖安装的稳定性,同时利用顶盖将隔膜压紧固定在通风道一端的开口处,加固隔膜,提高使用性能的稳定性;(2)进一步地,通过凸环与沉槽间的插接配合,压紧隔膜,进一步增加隔膜的固定强度;(3)进一步地,通过开设与通风道口径相同的空腔,有利于充分利用隔膜,实现隔膜两侧气流的对流。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为展示内部结构已截去部分实体)。附图标记:1、螺栓;2、头部;3、螺纹段;4、通风道;5、顶盖;6、透气孔;7、隔膜;8、压环;9、压槽;10、凸环;11、沉槽;12、空腔;13、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一种呼吸阀,如图1所示,包括螺栓1、顶盖5和隔膜7。螺栓1和顶盖5均为铝合金材质,增强防腐性能。螺栓1为六角螺栓1,包括头部2和一体设置于头部2一侧的螺纹段3;螺栓1内贯穿开设有通风道4,通风道4靠近头部2一端的开口处覆盖有隔膜7,隔膜7为ePTFE膜,隔膜7通过胶水贴附固定在螺栓1上。使用时,适用容器(如电控箱)内外的空气透过隔膜7实现气体的对流,同时隔膜7避免外界的油污水渍进入至容器内。头部2远离螺纹段3的侧面压装有表面为圆形的顶盖5,顶盖5覆盖通风道4靠近头部2的一端;顶盖5靠近螺栓1的侧面周侧一体固定有压环8,头部2于通风道4开口周侧开设有与压环8压装配合的压槽9,压环8的厚度略大于压槽9,采用液压缸下压顶盖5,推动压环8压装至压槽9内,实现顶杆与螺栓1之间的紧固连接。头部2于压槽9的内径处一体固定有凸环10,顶盖5上开设有与凸环10插接配合的沉槽11,隔膜7压紧固定在凸环10与沉槽11底部之间,进一步增强隔膜7的稳定性。沉槽11底部开设有空腔12,顶盖5上开设有透气孔6,透气孔6的长度方向与螺栓1的端面平行,透气孔6一端与空腔12连通,适用容器(如电控箱)内的空气透过隔膜7后,经过空腔12和透气孔6,实现与外部空气之间的对流;同时,设置顶盖5遮挡保护隔膜7,避免隔膜7受冲击等外力因素而损坏。通风道4靠近头部2的一端口径大于另一端的口径,以增加隔膜7的透气面积,同时由于头部2的半径大,开设半径大的孔径不会对螺栓1的强度造成太大的影响,通风道4靠近头部2的一端口径与空腔12的半径相同,便于空气顺利地从通风道4内透过隔膜7进入空腔12内,再由透气孔6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对流。透气孔6远离空腔12的一端开口位于顶盖5侧壁,减少异物堵塞透气孔6的概率,确保正常地透气性能。头部2靠近螺纹段3的侧面于螺纹段3周侧固定有密封圈13,使用时,螺栓1螺纹拧在适用容器上,密封圈13压紧在头部2于适用容器以增强连接的密封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将顶盖5压装固定于螺栓1上,提高顶盖5安装的稳定性,同时利用顶盖5将隔膜7压紧固定在通风道4一端的开口处,加固隔膜7,提高使用性能的稳定性;通过凸环10与沉槽11间的插接配合,压紧隔膜7,进一步增加隔膜7的固定强度;通过开设与通风道4口径相同的空腔12,有利于充分利用隔膜7,实现隔膜7两侧气流的对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螺栓(1),所述螺栓(1)包括头部(2)和一体设置于所述头部(2)一侧的螺纹段(3);所述螺栓(1)内贯穿开设有通风道(4);/n顶盖(5),所述顶盖(5)压装于所述头部(2)远离所述螺纹段(3)的侧面;所述顶盖(5)覆盖所述通风道(4)靠近所述头部(2)的一端;所述顶盖(5)上开设有透气孔(6),所述透气孔(6)连通外界环境与所述顶盖(5)和所述螺栓(1)之间的间隙;/n隔膜(7),所述隔膜(7)压紧于所述通风道(4)靠近所述头部(2)一端的开口处,且覆盖所述通风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栓(1),所述螺栓(1)包括头部(2)和一体设置于所述头部(2)一侧的螺纹段(3);所述螺栓(1)内贯穿开设有通风道(4);
顶盖(5),所述顶盖(5)压装于所述头部(2)远离所述螺纹段(3)的侧面;所述顶盖(5)覆盖所述通风道(4)靠近所述头部(2)的一端;所述顶盖(5)上开设有透气孔(6),所述透气孔(6)连通外界环境与所述顶盖(5)和所述螺栓(1)之间的间隙;
隔膜(7),所述隔膜(7)压紧于所述通风道(4)靠近所述头部(2)一端的开口处,且覆盖所述通风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5)靠近所述螺栓(1)的侧面周侧一体设置有压环(8),所述头部(2)于所述通风道(4)开口周侧开设有与所述压环(8)压装配合的压槽(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2)于所述压槽(9)的内径处一体固定有凸环(10),所述顶盖(5)上开设有与所述凸环(10)插接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波仲朝江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卓越紧固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