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变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79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变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所述压缩机变容结构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还包括第一曲轴和第二曲轴,所述第一曲轴与所述第一转子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一转子进行压缩,所述第二曲轴与所述第二转子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二转子进行压缩;所述第二曲轴与所述第一曲轴相接、且能被所述第一曲轴带动而转动,所述第二曲轴还能与所述第一曲轴分离、以解除所述第一曲轴对所述第二曲轴的驱动,此时所述第一曲轴转动而所述第二曲轴不转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离曲轴的结构形式实现变容,能够有效降低变容状态运行过程的能耗,降低变容结构的成本;相对于销钉滑片或单向阀等变容结构,更为简单,功耗更低,结构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变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本技术属于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变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空调能效国家标准的提高,对压缩机的能效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针对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国家推行APF能效标准以来,对压缩机能效的评价维度也由制冷变成了制冷和制热,为了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制冷和制热的变化,空调必须在轻工况下制冷量较低而在重工况下制冷量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有变容压缩机研发问世,即在需要大冷量的时候压缩机双缸运行,在需要小冷量的时候压缩机单缸运行,此过程称为压缩机的变容量。但是变容量的控制方式却各不相同,有些采用单向阀来控制一个气缸的吸气与否来控制此气缸工作与否,也有些采用销钉卡住滑片的方式来控制滑片的跟随性来达到变容的目的。但是此两种方式都需要从系统管路及控制逻辑上做出较多改变,导致整体成本上升。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变容压缩机存在变容结构复杂、且变容状态缸体始终转动导致能耗较高等技术问题,因此本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压缩机变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变容压缩机在变容状态运行中缸体始终保持转动而导致压缩机能耗高,结构复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压缩机变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变容结构,其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还包括第一曲轴和第二曲轴,所述第一曲轴与所述第一转子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一转子进行压缩,所述第二曲轴与所述第二转子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二转子进行压缩;所述第二曲轴与所述第一曲轴相接、且能被所述第一曲轴带动而转动,所述第二曲轴还能与所述第一曲轴分离、以解除所述第一曲轴对所述第二曲轴的驱动,此时所述第一曲轴转动而所述第二曲轴不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一曲轴的端部沿其轴线在内部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曲轴能插设进入所述第一容纳槽中;和/或,所述第一曲轴和所述第二曲轴之间还设置有卡止结构,所述卡止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曲轴和所述第二曲轴锁止、使得所述第一曲轴和所述第二曲轴同步转动,也能将所述第一曲轴和所述第二曲轴解锁、使得所述第一曲轴转动而所述第二曲轴不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二曲轴具有第二槽,所述卡止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槽中,所述第一曲轴还具有所述第一槽,所述第一曲轴通过转动能使得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一槽相对使得所述卡止结构部分卡设于所述第一槽中、部分卡设于所述第二槽中,而使得所述第一曲轴和所述第二曲轴被相互锁止、而同步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二槽为从所述第二曲轴的外周面沿径向方向开设的通孔、形成容许所述卡止结构运动的空间,和/或,所述压缩机变容结构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曲轴内部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容纳槽、和在所述第二容纳槽中设置的止推杆,所述止推杆能够沿轴向运动推动所述卡止结构进入所述第一槽中、形成卡止以及解除卡止。优选地,所述止推杆包括在轴向方向分布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部的宽度,且当所述卡止结构与所述第一部相接时所述卡止结构完全容纳于所述第二槽中,所述卡止结构与所述第二部相接时所述卡止结构被朝径向向外推动而使得部分卡设于所述第一槽中、部分卡设于所述第二槽中。优选地,所述止推杆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包括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所述杆部与所述第二部相接,且所述杆部能被推动或拉动而使得所述止推杆在轴向方向运动、而使得所述第一部与所述卡止结构相接或使得所述第二部与所述卡止结构相接。优选地,还包括卡勾结构,所述卡勾结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止推杆上、另一端从所述第二曲轴内部朝径向向外延伸至位于所述第二曲轴的径向外周或靠近所述第二曲轴的径向外周的位置,且当所述止推杆的所述第一部与所述卡止结构相接时所述卡勾结构的所述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卡止结构的外表面处、使得所述卡止结构不会朝径向向外运动。优选地,所述第二曲轴的内部还沿径向方向延伸地开设有容纳所述卡勾结构运动的第三容纳槽,且所述第三容纳槽还沿轴向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二槽在其径向内侧端还形成为具有缩口的结构;和/或,所述卡止结构为球结构,和/或,所述卡勾结构为钣金钩,且与所述止推杆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槽的横截面为弧形;和/或,所述卡止结构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也分别为两个以上、且分别与所述卡止结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卡勾结构也为两个以上、且与所述卡止结构一一对应设置。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止推杆的远离所述卡止结构的一侧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通过电磁力或引入的气体压力来驱动所述止推杆做轴向方向的运动。优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磁线圈,所述止推杆的靠近所述驱动结构的端部为磁性结构,所述电磁线圈被能控制产生与所述端部相同的磁极以推动所述止推杆运动、或能被控制产生与所述端部相反的磁极以拉动所述止推杆运动。优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能够从所述压缩机的压缩腔中引入气体而形成压力、进而推动所述止推杆运动或拉动所述止推杆运动。优选地,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能够检测室内温度和/或压缩机转速并将室内温度和/或压缩机转速的信息传至所述控制器,以对所述止推杆进行控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变容结构或前述的压缩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缩机变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曲轴设置为包括两段及以上曲轴的形式,并且所述第二曲轴与所述第一曲轴相接、且能被所述第一曲轴带动而转动,所述第二曲轴还能与所述第一曲轴分离、以解除所述第一曲轴对所述第二曲轴的驱动,此时所述第一曲轴转动而所述第二曲轴不转动,能够使得变容状态运行时第二曲轴与第一曲轴分离,相对于现有采用销钉滑片或单向阀等变容控制结构而言,本技术的电机只需驱动一个曲轴和转子,只一个缸体运转,变容缸和转子不运转,因此能够有效降低变容状态运行过程的能耗,降低变容结构的成本;并且本技术通过分离曲轴的结构形式实现变容,相对于销钉滑片或单向阀等变容控制结构而言,结构更为简单,功耗更低,结构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变容压缩机处于变容状态(变容转子不转)的整机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变容压缩机在卡止结构处的俯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变容压缩机处于正常状态(变容转子转动)的整机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变容压缩机在卡止结构处的俯视剖面图;图5为图1在卡止结构处的纵剖侧视图;图6为图3在卡止结构处的纵剖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变容压缩机的第一种变容控制方式的结构图;图8是图7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的变容压缩机的第一种变容控制方式的结构图;图10是图9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第一曲轴;11、第一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变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转子(2)和第二转子(8),还包括第一曲轴(1)和第二曲轴(6),所述第一曲轴(1)与所述第一转子(2)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一转子(2)进行压缩,所述第二曲轴(6)与所述第二转子(8)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二转子(8)进行压缩;/n所述第二曲轴(6)与所述第一曲轴(1)相接、且能被所述第一曲轴(1)带动而转动,所述第二曲轴(6)还能与所述第一曲轴(1)分离、以解除所述第一曲轴(1)对所述第二曲轴(6)的驱动,此时所述第一曲轴(1)转动而所述第二曲轴(6)不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变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子(2)和第二转子(8),还包括第一曲轴(1)和第二曲轴(6),所述第一曲轴(1)与所述第一转子(2)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一转子(2)进行压缩,所述第二曲轴(6)与所述第二转子(8)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二转子(8)进行压缩;
所述第二曲轴(6)与所述第一曲轴(1)相接、且能被所述第一曲轴(1)带动而转动,所述第二曲轴(6)还能与所述第一曲轴(1)分离、以解除所述第一曲轴(1)对所述第二曲轴(6)的驱动,此时所述第一曲轴(1)转动而所述第二曲轴(6)不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变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曲轴(1)的端部沿其轴线在内部开设有第一容纳槽(11),所述第二曲轴(6)能插设进入所述第一容纳槽(11)中;和/或,所述第一曲轴(1)和所述第二曲轴(6)之间还设置有卡止结构(5),所述卡止结构(5)能够将所述第一曲轴(1)和所述第二曲轴(6)锁止、使得所述第一曲轴(1)和所述第二曲轴(6)同步转动,也能将所述第一曲轴(1)和所述第二曲轴(6)解锁、使得所述第一曲轴(1)转动而所述第二曲轴(6)不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变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曲轴(6)具有第二槽(61),所述卡止结构(5)设置于所述第二槽(61)中,所述第一曲轴(1)还具有第一槽(12),所述第一曲轴(1)通过转动能使得所述第二槽(61)与所述第一槽(12)相对使得所述卡止结构(5)部分卡设于所述第二槽(61)中、部分卡设于所述第一槽(12)中,而使得所述第一曲轴(1)和所述第二曲轴(6)被相互锁止、而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变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槽(61)为从所述第二曲轴(6)的外周面沿径向方向开设的通孔、形成容许所述卡止结构(5)运动的空间,和/或,所述压缩机变容结构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曲轴(6)内部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容纳槽(62)、和在所述第二容纳槽(62)中设置的止推杆(4),所述止推杆(4)能够沿轴向运动推动所述卡止结构(5)进入所述第一槽(12)中、形成卡止以及解除卡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变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推杆(4)包括在轴向方向分布的第一部(41)和第二部(42),所述第一部(4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部(42)的宽度,且当所述卡止结构(5)与所述第一部(41)相接时所述卡止结构(5)完全容纳于所述第二槽(61)中,所述卡止结构(5)与所述第二部(42)相接时所述卡止结构(5)被朝径向向外推动而使得部分卡设于所述第一槽(12)中、部分卡设于所述第二槽(6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变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推杆(4)包括头部(43)和杆部(44),所述头部(43)包括所述第一部(41)和所述第二部(42),所述杆部(44)与所述第二部(42)相接,且所述杆部(44)能被推动或拉动而使得所述止推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自好樊峰刚赵旭敏彭慧明张洪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