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德全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拆装的拉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64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拆装的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和卷缩筒,所述拉杆包括左限位部、穿墙部、右限位部,所述卷缩筒套设在穿墙部上,在独立状态下,卷缩筒的直径小于穿墙部的直径,且所述卷缩筒的直径、穿墙部的直径分别从左向右依次逐渐减小,所述右限位部的直径不大于穿墙部的最小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穿墙部和卷缩筒的变径结构,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仅需要较小的力就能够将拉杆和卷缩筒从成型后的混凝土中取出,卷缩筒在拉杆从卷缩筒中退出后,自动收卷恢复原状而从混凝土中去除,使得拉杆和卷缩筒都不会滞留在混凝土内,同时可循环利用,有效提高率混凝土的浇筑效率和浇筑质量,降低建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拆装的拉杆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混凝土浇筑的拉杆组件。
技术介绍
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倒在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当超过3m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顶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2、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3、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4、磅秤(或自动上料系统)经检查核定计量准确,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5、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培训,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而拉杆是用来预紧组合而成,拉杆结构形式、预紧力选取、凸肩布置方式等会对转子整体动力学特性产生较大影响的一种结构。拉杆是经常出现在建筑材料上的一种结构,同时有许多的建筑结构或者材料均会建造成拉杆类型。钢管混凝土结构由于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佳等特点,近年来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用于混凝土浇筑用的拉杆,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930831A公开的一种混凝土现浇模具稳定拉杆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内螺杆,内螺杆的中部固定有多个固定杆,内螺杆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与其同轴心的外螺杆,外螺杆的直径小于内螺杆的直径,内螺杆的左右两端上均螺纹连接预稳定装置,外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后稳定装置,该拉杆通过多个挡杆与混凝土现浇模具接触,能够有效保护混凝土现浇模具,同时便于拆卸外螺杆,能够灵活的对方木肋板进行拉紧,但是该拉杆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使用内螺杆,内螺杆在混泥土浇筑完成后无法取出,导致内螺杆成为一次性耗材,致使混凝土浇筑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不会造成材料滞留在混凝土内的方便拆装的拉杆组件。本技术提出的方便拆装的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和卷缩筒,所述拉杆包括左限位部、穿墙部、右限位部,所述卷缩筒套设在穿墙部上,在独立状态下,卷缩筒的直径小于穿墙部的直径,且所述卷缩筒的直径、穿墙部的直径分别从左向右依次逐渐减小,所述右限位部的直径不大于穿墙部的最小直径。本技术利用穿墙部和卷缩筒的变径结构,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仅需要较小的力就能够将拉杆和卷缩筒从成型后的混凝土中取出,卷缩筒在拉杆从卷缩筒中退出后,自动收卷恢复原状而从混凝土中去除,使得拉杆和卷缩筒都不会滞留在混凝土内,同时可循环利用,有效提高率混凝土的浇筑效率和浇筑质量,降低建筑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和卷缩筒,所述拉杆包括左限位部、穿墙部、右限位部,所述卷缩筒套设在穿墙部上,在独立状态下,卷缩筒的直径小于穿墙部的直径,且所述卷缩筒的直径、穿墙部的直径分别从左向右依次逐渐减小,所述右限位部的直径不大于穿墙部的最小直径。上述方便拆装的拉杆组件,所述卷缩筒采用弹性钢板卷圈制成,弹性钢板卷圈制成的卷缩筒的截面呈圆环状,弹性钢板的两端在卷缩成卷缩筒后,该两端在圆环状的卷缩筒上内外交叉重叠,或者卷圈后的该两端之间在圆环状的卷缩筒上留有缺口而并不闭合。进一步的,圆环状的卷缩筒最大端和最小端的外径,分别小于穿墙部最大端和最小端的外径,在外力作用下,穿墙部能穿插进卷缩筒的内孔中,当在卷缩筒中插入穿墙部后,卷缩筒即被向外扩张胀大,此时卷缩筒的外径即大于穿墙部的直径;当将穿墙部从卷缩筒的内孔中抽出后,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卷缩筒向内回缩成独立状态,此时卷缩筒的外径再次恢复成小于穿墙部直径的状态。即:卷缩筒由板材收卷约束成筒状结构,在独立状态下,卷缩筒的直径为a,在卷缩筒套装在拉杆上时,卷缩筒的直径为b,b>a,再将卷缩筒从拉杆上取下,恢复独立状态时,卷缩筒自动恢复至初始状态,直径由b变为a。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方便拆装的拉杆组件,卷缩筒最大端和最小端的内径,分别小于穿墙部最大端和最小端的外径;卷缩筒的壁厚为1至10mm。作为更优选的方案,卷缩筒的壁厚为3至6mm。进一步的,所述拉杆组件还包括一对板壁、多根左限位杆和多根右限位杆,所述拉杆穿过板壁,且板壁设置在穿墙部的两端;所述左限位杆均匀设置在左限位部的两侧,所述右限位杆均匀设置在右限位部的两侧,左限位杆、右限位杆用于固定拉杆和板壁。所述左限位杆包括两根左纵向限位杆与两根左横向限位杆,左纵向限位杆与左横向限位杆均分别设置在左限位部的两侧,左纵向限位杆与左横向限位杆相互垂直设置,且左纵向限位杆的两侧分别与左横向限位杆、板壁抵接,所述左山型卡与左横向限位杆抵接;所述右限位杆包括两根右纵向限位杆与两根右横向限位杆,右纵向限位杆与右横向限位杆均分别设置在右限位部的两侧,右纵向限位杆与右横向限位杆相互垂直设置,且右纵向限位杆的两侧分别与右横向限位杆、板壁抵接,所述右山型卡与右横向限位杆抵接。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组件还包括左山型卡和右山型卡,所述左山型卡套设在左限位部上,左山型卡与左限位杆抵接,用于控制左限位杆与板壁紧固安装;所述右山型卡套设在右限位部上,右山型卡与右限位杆抵接,用于控制右限位杆与板壁紧固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右限位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卡孔,所述拉杆组件还包括与卡孔相匹配的卡件。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上均匀设置了一排卡孔,卡孔的连线与拉杆的中轴线平行。由于拉杆的长度一定,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左山型卡、左限位杆、右限位杆、右山型卡、板壁的累计厚度为定值,通过设置一排设置的卡孔,利用卡件与卡孔的配合,有效调节板壁之间的间距,同时由于卡孔的位置固定不变,使得浇筑后墙体的厚度在几个固定值中选择,即在利用本拉杆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只需要根据目标墙体的厚度,选择合适位置的卡孔,使得板壁之间的间距为目标墙体的厚度,在浇筑完成后,得到的墙体厚度即为目标墙体厚度,有利用混凝土浇筑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地,所述卡件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所述右山型卡设置在右限位杆和卡件之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卡件的直角边对应的侧壁与右山型卡抵接,有效限制右山型卡、右限位杆、右侧板壁,并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另一方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安装模具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约束,使得右侧板壁、右限位杆、右山型卡之间会产生间隙,因此目标卡孔只能部分露出来,另一部分被右山型卡遮掩,因此普通的卡件在安装过程中很难直接与目标卡孔配合,而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卡件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使得卡件一端小、另一端大,且逐渐变径,在安装过程中,面对部分裸露的卡孔,只需要将小的一端卡件插入卡孔内,再向大的一端的卡件施加力,锤击卡件大的一端,将卡件锤入卡孔内,从而有效解决安装间隙问题,使得右侧板壁、右纵向限位杆、右横向限位杆、右山型卡之间稳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卡孔内壁的中部凸起。进一步地,所述卡孔的中部孔径最短,且以卡孔的中部为起始,分别沿上、下两个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拆装的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和卷缩筒,所述拉杆包括左限位部、穿墙部和右限位部,所述卷缩筒套设在穿墙部上,在独立状态下,卷缩筒的直径小于穿墙部的直径,且所述卷缩筒的直径、穿墙部的直径分别从左向右依次逐渐减小,所述右限位部的直径不大于穿墙部的最小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拆装的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和卷缩筒,所述拉杆包括左限位部、穿墙部和右限位部,所述卷缩筒套设在穿墙部上,在独立状态下,卷缩筒的直径小于穿墙部的直径,且所述卷缩筒的直径、穿墙部的直径分别从左向右依次逐渐减小,所述右限位部的直径不大于穿墙部的最小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缩筒采用弹性钢板卷圈制成,弹性钢板卷圈制成的卷缩筒的截面呈圆环状,弹性钢板的两端在卷缩成卷缩筒后,该两端在圆环状的卷缩筒上内外交叉重叠,或者卷圈后的该两端之间在圆环状的卷缩筒上留有缺口而并不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圆环状的卷缩筒最大端和最小端的外径,分别小于穿墙部最大端和最小端的外径,在外力作用下,穿墙部能穿插进卷缩筒的内孔中,当在卷缩筒中插入穿墙部后,卷缩筒即被向外扩张胀大,此时卷缩筒的外径即大于穿墙部的直径;当将穿墙部从卷缩筒的内孔中抽出后,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卷缩筒向内回缩成独立状态,此时卷缩筒的外径再次恢复成小于穿墙部直径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卷缩筒最大端和最小端的内径,分别小于穿墙部最大端和最小端的外径;卷缩筒的壁厚为1至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德全
申请(专利权)人:廖德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