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板拉杆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8515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0:4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拉杆组合,属于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用于建筑施工,其包括拉杆、斜铁,所述拉杆在其长度方向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布有限位孔,拉杆穿过搭建的模板后,限位孔位于模板所搭建区域的外侧;所述限位孔与斜铁配合,斜铁为上宽下窄的板体结构,通过窄端插入限位孔内并在下移过程中与限位孔侧壁接触。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简化拉杆的施工流程和所需配件的数量,降低施工成本。

Building formwork tie rod comb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模板拉杆组合
本申请属于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模板拉杆组合。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剪力墙等大型竖向构件的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需要用到拉杆(穿墙螺杆)搭设和支撑模板。但是传统的拉杆在使用时需要采用PVC管和板墙相等尺寸的钢筋作为内撑,施工中费时费力,增加施工成本。并且拉杆在剪力墙等浇注完成后多无法取出,不仅造成模板的拆卸困难,而且需要对露出墙体的拉杆进行切除作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拉杆组合,其能够简化拉杆的施工流程和所需配件的数量,降低施工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申请中所述的建筑模板拉杆组合,包括拉杆、斜铁,所述拉杆在其长度方向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布有限位孔,拉杆穿过搭建的模板后,限位孔位于模板所搭建区域的外侧;所述限位孔与斜铁配合,斜铁为上宽下窄的板体结构,通过窄端插入限位孔内并在下移过程中与限位孔侧壁接触。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拉杆的横截面为圆形。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斜铁的两侧分别为直侧边、斜侧边,直侧边与斜侧边的交汇处为尖端,尖端与直侧边、斜侧边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弧形过渡段。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拉杆在横截面半径较大的一端所设置的限位孔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横截面半径较小的一端所设置的限位孔的数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优先采用截面为圆形的锥度杆,且锥度杆上分布的限位孔分布于待浇注的剪力墙区域外侧,使用完成后方便取出,能够重复进行利用。2、本申请采用限位孔与斜铁的配合结构,斜铁的尖端采用弧形过渡段,便于斜铁在限位孔露出面积较小的情况下的紧固作业。3、本申请采用锥度拉杆与斜铁的配合结构,能够有效减小拉杆在使用过程中所需的配件数量,降低施工工艺的复杂性和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中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中斜铁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申请中斜铁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申请中拉杆与斜铁的配合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的使用过程示意图。图中:1、拉杆;2、斜铁;3、限位孔;4、模板;5、钢背楞;6、穿墙孔;7、模板加固件;21、直侧边;22、斜侧边;23、尖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位“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建筑模板拉杆组合,包括拉杆1和与拉杆1配合的斜铁2,其中拉杆1为锥度杆,即在拉杆1的长度方向上其横截面积不断减小;在拉杆1的两端分布有限位孔3,斜铁2插入到限位孔3中。所述拉杆1两端的限位孔3均位于模板4搭建的待浇注区域外侧。实施例2一种建筑模板拉杆组合,其中所述的限位孔3为与拉杆1长度方向相同的长条孔,斜铁2为上宽下窄的板体,其两侧分别为直侧边21、斜侧边22,在直侧边21与斜侧边22交汇处设置有尖端23,尖端23与直侧边21、斜侧边22的交汇处设置有圆弧形过渡段。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任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实施例3一种建筑模板拉杆组合,其中所述拉杆1在横截面直径较大的一端所设置的限位孔3的数量多于横截面直径较小的一端。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任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申请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所述的拉杆1为带有锥度的光滑拉杆,其横截面优先采用圆形,也可以采用非圆形结构。在拉杆1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孔3,如图1所示,限位孔3优先采用条形孔,也可以采用诸如圆形孔、方形孔、多边形孔等结构。斜铁2的结构与限位孔3相适应。当采用条形孔作为限位孔3时,其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在采用其余结构的限位孔3时,其横截面的形状与限位孔3的形状相同,但仍需对应设置直侧边21、斜侧边22。本申请在使用时,如图4所示,待斜铁2插入到限位孔3后,位于拉杆1两侧的斜铁2中直侧边21相互平行设置,且直侧边21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模板加固件7接触。如图5所示,在进行剪力墙浇筑前,需要按照施工工艺搭建模板4,并且在模板4的背部分布有若干的钢背楞5(包括背楞、次背楞)以实现更好地固定与支撑。在模板4上开有供拉杆1穿过的穿墙孔6,待拉杆1穿过两侧的模板4后,能够将对应位置处的穿墙孔6封堵。待拉杆1穿过模板4后,将模板加固件7穿过伸出模板4的拉杆1,并且在拉杆1的一端插入斜铁2进行固定。拉杆1的另一端拉紧,将斜铁2插入到该侧伸出的限位孔3中,通过斜侧边22与限位孔3的配合使得斜铁2滑入到限位孔3中,实现拉杆1对模板加固件7的固定。固定好之后,向模板4搭建的区域内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敲下斜铁2,将模板加固件7取下,敲打带有锥度的拉杆1头部,拉杆1可方便的从浇注完成的剪力墙中取出,使得拉杆1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耗材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模板拉杆组合,包括拉杆(1)、斜铁(2),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的横截面面积在其长度方向逐渐减小,在拉杆(1)的两端分布有限位孔(3),拉杆(1)穿过搭建的模板(4)后,限位孔(3)位于模板(4)所搭建区域的外侧;所述限位孔(3)与斜铁(2)配合,斜铁(2)为上宽下窄的板体结构,通过窄端插入限位孔(3)内并在下移过程中与限位孔(3)侧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板拉杆组合,包括拉杆(1)、斜铁(2),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的横截面面积在其长度方向逐渐减小,在拉杆(1)的两端分布有限位孔(3),拉杆(1)穿过搭建的模板(4)后,限位孔(3)位于模板(4)所搭建区域的外侧;所述限位孔(3)与斜铁(2)配合,斜铁(2)为上宽下窄的板体结构,通过窄端插入限位孔(3)内并在下移过程中与限位孔(3)侧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拉杆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的横截面为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方圆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