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内圆外方管道的建筑安装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62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备内圆外方管道的建筑安装管结构,包括地基层、地基层上砌有的承重墙和承重墙内侧围合的柱墙,柱墙上端设有安装台,还包括安装管结构,安装管结构包括贴合于地基层地面或柱墙墙面的方形保护管套和方形保护管套内部贴合设置的内圆外方管,内圆外方管截面为距离方边最小厚度为5~20mm的圆口;柱墙外的方形保护管套外侧覆盖有墙砖,地基层上的方形保护管套上方覆盖有地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内圆外方管时,管道与墙体间通过强力胶粘接在墙体上,不仅可减少管道与墙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当管道采用强力胶粘接时将大幅度提升施工进度,很好的解决了管道设置在建筑外墙与建筑立面之间的冲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内圆外方管道的建筑安装管结构
本技术涉及到建筑安装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具备内圆外方管道的建筑安装管结构。
技术介绍
生活中常见排水管通常为圆形,在实际工程中管道的设置位置与建筑的关系可概括为以下两类:1.靠建筑外墙设置;2.设置在建筑内部。现今建筑体系中都比较追求建筑整体的外立面效果,当圆管设置在建筑外立面时通常与外立面的关系比较难处理,常影响建筑外立面效果;在建筑内部设置管道时厨房、卫生间等位置处经常因为尺寸卡的比较紧张的关系,管道设置位置比较局限且对建筑影响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出一种具备内圆外方管道的建筑安装管结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内圆外方管道的建筑安装管结构,包括地基层、地基层上砌有的承重墙和承重墙内侧围合的柱墙,柱墙上端设有安装台,还包括安装管结构,安装管结构包括贴合于地基层地面或柱墙墙面的方形保护管套和方形保护管套内部贴合设置的内圆外方管,内圆外方管截面为距离方边最小厚度为5~20mm的圆口;柱墙外的方形保护管套外侧覆盖有墙砖,地基层上的方形保护管套上方覆盖有地砖。本技术采用一种内圆外方的水管,管道与墙体间通过强力胶粘接在墙体上,不仅可减少管道与墙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当管道采用强力胶粘接时将大幅度提升施工进度。具体的,一种具备内圆外方管道的建筑安装管结构,包括前期施工好的地基层、地基层上砌有的承重墙和承重墙内侧围合的柱墙,柱墙上端通过水泥板搭建有室内水管安装台;本技术处采用内圆外方的水管安装,还包括安装管结构,安装管结构包括贴合于地基层地面或柱墙墙面的方形保护管套和方形保护管套内部贴合设置的内圆外方管,使用时,将安装管结构埋在外设材料下面,整体室内外观简洁,避免了水管暴露在外墙的不美观,同时节省安装支架;同时,本技术内圆外方管截面为距离方边最小厚度为5~20mm的圆口,选择适应性大;本技术在安装施工时,柱墙外的方形保护管套外侧覆盖有墙砖,地基层上的方形保护管套上方覆盖有地砖,通过墙砖和地砖的施工彻底将安装管结构埋设于装修材料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内圆外方管设置在建筑外墙时,很好的解决了管道设置在建筑外墙与建筑立面之间的冲突;内圆外方管道内为圆波纹管时,可替代双壁波纹管;常规圆管安装时管道固定形式为管道与墙体之间通过支架固定,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为美观实用常有管道包封形式,此时包管空间的大小为,管道的直径+管道与墙体间支架的间距方为整个的立管包管空间,通常DN100的管道包管空间需要200mm净空距离;当采用内圆外方管时,管道与墙体间通过强力胶粘接在墙体上,不仅可减少管道与墙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当管道采用强力胶粘接时将大幅度提升施工进度,内管外方管管道包封空间距离仅为管道直径所占空间,DN100的内圆外方管,包管空间150mm即可。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台,2、承重墙,3、圆口,4、方形保护管套,5、内圆外方管,6、墙砖,7、安装管结构,8、地基层,9、柱墙,10、地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描述中,相关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指示位置仅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为了便于描述简化本技术,不是所述的零部件必须具有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具备内圆外方管道的建筑安装管结构,包括地基层8、地基层8上砌有的承重墙2和承重墙2内侧围合的柱墙9,柱墙9上端设有安装台1,还包括安装管结构7,安装管结构7包括贴合于地基层8地面或柱墙9墙面的方形保护管套4和方形保护管套4内部贴合设置的内圆外方管5,内圆外方管5截面为距离方边最小厚度为5~20mm的圆口3;柱墙9外的方形保护管套4外侧覆盖有墙砖6,地基层8上的方形保护管套4上方覆盖有地砖10。本技术采用一种内圆外方的水管,管道与墙体间通过强力胶粘接在墙体上,不仅可减少管道与墙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当管道采用强力胶粘接时将大幅度提升施工进度。具体的,一种具备内圆外方管道的建筑安装管结构,包括前期施工好的地基层8、地基层8上砌有的承重墙2和承重墙2内侧围合的柱墙9,柱墙9上端通过水泥板搭建有室内水管安装台1;本技术处采用内圆外方的水管安装,还包括安装管结构7,安装管结构7包括贴合于地基层8地面或柱墙9墙面的方形保护管套4和方形保护管套4内部贴合设置的内圆外方管5,使用时,将安装管结构7埋在外设材料下面,整体室内外观简洁,避免了水管暴露在外墙的不美观,同时节省安装支架;同时,本技术内圆外方管5截面为距离方边最小厚度为5~20mm的圆口3,选择适应性大;本技术在安装施工时,柱墙9外的方形保护管套4外侧覆盖有墙砖6,地基层8上的方形保护管套4上方覆盖有地砖10,通过墙砖6和地砖10的施工彻底将安装管结构7埋设于装修材料内部。进一步地,安装台1四周外侧面上设有方形保护管套4穿过的方孔。上方安装进水管路方孔,提前预留安装通径,方形保护管套4穿过方孔设于安装台1内部。进一步地,安装管结构7内嵌入地基层8地面或柱墙9墙面。本实施例,若是在外墙或者地层不需要贴砖时,还可以将安装管结构7内嵌入地基层8地面或柱墙9墙面。进一步地,方形保护管套4厚度为5mm或者5mm以上。方形保护管套4需要具备一定厚度,本实施例,厚度为5mm。进一步地,方形保护管套4为防水纤维布材料。防水纤维布材料柔韧性较好,能够防水,在内部管道破裂时依旧能够正常流水。进一步地,方形保护管套4为铝合金材料。另一实施例,方形保护管套4为铝合金材料,内嵌式安装时则能够硬性保护,提前成型弯制过路口。显然,本技术采用内圆外方管时,管道与墙体间通过强力胶粘接在墙体上,不仅可减少管道与墙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当管道采用强力胶粘接时将大幅度提升施工进度,很好的解决了管道设置在建筑外墙与建筑立面之间的冲突。上述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实验等得出相关技术方案,因此这些相关技术方案都应在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内圆外方管道的建筑安装管结构,包括地基层(8)、地基层(8)上砌有的承重墙(2)和承重墙(2)内侧围合的柱墙(9),柱墙(9)上端设有安装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管结构(7),安装管结构(7)包括贴合于地基层(8)地面或柱墙(9)墙面的方形保护管套(4)和方形保护管套(4)内部贴合设置的内圆外方管(5),内圆外方管(5)截面为距离方边最小厚度为5~20mm的圆口(3);柱墙(9)外的方形保护管套(4)外侧覆盖有墙砖(6),地基层(8)上的方形保护管套(4)上方覆盖有地砖(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内圆外方管道的建筑安装管结构,包括地基层(8)、地基层(8)上砌有的承重墙(2)和承重墙(2)内侧围合的柱墙(9),柱墙(9)上端设有安装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管结构(7),安装管结构(7)包括贴合于地基层(8)地面或柱墙(9)墙面的方形保护管套(4)和方形保护管套(4)内部贴合设置的内圆外方管(5),内圆外方管(5)截面为距离方边最小厚度为5~20mm的圆口(3);柱墙(9)外的方形保护管套(4)外侧覆盖有墙砖(6),地基层(8)上的方形保护管套(4)上方覆盖有地砖(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备内圆外方管道的建筑安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秉霖邹建张寅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厦安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