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当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受到地震作用自下而上逐渐放大,从而引起建筑构件的破坏,甚至会导致建筑物的倒塌及人员伤亡。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隔震装置也得到了技术的提升,但是现在的装置隔震效果差,安装不够稳固,导致稳定性差,安全性和适应性都得不到保证,不能有效的防震,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隔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底座,底座内部底面固定安装固定块,固定块的上方设有缓冲板,固定块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圆盘,第一圆盘的后表面固定安装第一转动杆,第一圆盘的前表面固定安装第一连接杆,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第一横杆,第一横杆与相对应的第一转动杆的后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一转动杆均与相对应的第一圆盘同圆心,第一圆盘的下方设有第二圆盘,第二圆盘的后端固定安装第二转动杆,固定块的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内部底面固定安装固定块(2),固定块(2)的上方设有缓冲板(3),固定块(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圆盘(4),第一圆盘(4)的后表面固定安装第一转动杆(5),第一圆盘(4)的前表面固定安装第一连接杆(6),固定块(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第一横杆(7),第一横杆(7)与相对应的第一转动杆(5)的后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6)和第一转动杆(5)均与相对应的第一圆盘(4)同圆心,第一圆盘(4)的下方设有第二圆盘(8),第二圆盘(8)的后端固定安装第二转动杆(9),固定块(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第二横杆(10),第二横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内部底面固定安装固定块(2),固定块(2)的上方设有缓冲板(3),固定块(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圆盘(4),第一圆盘(4)的后表面固定安装第一转动杆(5),第一圆盘(4)的前表面固定安装第一连接杆(6),固定块(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第一横杆(7),第一横杆(7)与相对应的第一转动杆(5)的后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6)和第一转动杆(5)均与相对应的第一圆盘(4)同圆心,第一圆盘(4)的下方设有第二圆盘(8),第二圆盘(8)的后端固定安装第二转动杆(9),固定块(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第二横杆(10),第二横杆(10)位于第一横杆(7)的下方,第二横杆(10)的一端与相对应的第二转动杆(9)的后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二圆盘(8)的前表面固定安装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和第二转动杆(9)均与第二圆盘(8)同圆心,第一连接杆(6)的前端固定安装第一斜杆(12),第一斜杆(12)的上端与缓冲板(3)的底面铰接连接,缓冲板(3)两侧的底面与底座(1)两侧的顶面通过带有弹力的支撑板(13)固定连接,支撑板(13)与第一圆盘(4)之间设有第二斜杆(14),第二斜杆(14)位于第一斜杆(12)的前方,第二斜杆(14)的上端与第一连接杆(6)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斜杆(14)的下端与支撑板(13)铰接连接,第二连接杆(11)的前端固定安装L型的支架(15),支架(15)的一端与第一斜杆(12)铰接连接,支架(15)与缓冲板(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