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铝电解开槽软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42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铝电解开槽软连接结构,包括导杆,所述导杆的外侧设有软连接软带束,所述软连接软带束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软连接上部铝块和软连接下部铝块,所述导杆的下端外壁上固定有水平母线槽,所述水平母线槽的外壁上固定有框体,所述软连接下部铝块位于框体的内顶壁与水平母线槽的内顶壁之间,所述框体上旋有下端与软连接下部铝块上侧壁相接触的紧固螺栓,所述导杆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呈U型设置的角钢板,所述角钢板的两端之间固定有贯穿导杆的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软连接软带束上设置弧形部,减小软连接长度,降低电阻率,并通过对软连接上部铝块和软连接下部铝块的尺寸进行优化,直接安装降低压降,避免传统焊接压降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铝电解开槽软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解槽
,尤其涉及新型铝电解开槽软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电解槽由槽体、阳极和阴极组成,多数用隔膜将阳极室和阴极室隔开。按电解液的不同分为水溶液电解槽、熔融盐电解槽和非水溶液电解槽三类。当直流电通过电解槽时,在阳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还原反应,以制取所需产品。对电解槽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合理选择电极和隔膜材料,是提高电流效率、降低槽电压、节省能耗的关键。大型预焙电解槽开槽使用的传统开槽软连接导电截面与阳极导杆同尺寸,安装于导杆端部销孔部位和阳极水平母线顶端,长度大于1米,重量达50公斤以上,十分笨重,而且传统的SY系列电解槽水平母线采用三角板提升机构,每台电解槽有8处导杆安装位置狭促,无法按传统方法安装软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新型铝电解开槽软连接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新型铝电解开槽软连接结构,包括导杆,所述导杆的外侧设有软连接软带束,所述软连接软带束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软连接上部铝块和软连接下部铝块,所述导杆的下端外壁上固定有水平母线槽,所述水平母线槽的外壁上固定有框体,所述软连接下部铝块位于框体的内顶壁与水平母线槽的内顶壁之间,所述框体上旋有下端与软连接下部铝块上侧壁相接触的紧固螺栓,所述导杆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呈U型设置的角钢板,所述角钢板的两端之间固定有贯穿导杆的筋板,所述软连接上部铝块位于角钢板与导杆的外壁之间,所述角钢板远离软连接上部铝块的一端与导杆的外壁之间共同旋有高强度螺栓,所述软连接软带束的中部设有向外侧的凸起。优选地,位于软连接软带束上的所述凸起呈弧形设置,且弧形的半径为A,且A的大小为100mm。优选地,所述软连接软带束的纵向长度为B,且B的大小为340mm。优选地,所述软连接软带束、软连接上部铝块以及软连接下部铝块的总体长度为450mm。优选地,所述软连接上部铝块以及软连接下部铝块的宽度为140mm,所述软连接上部铝块以及软连接下部铝块厚度分别70mm和40mm,所述软连接上部铝块以及软连接下部铝块的长度分别为70mm和170mm。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型铝电解开槽软连接结构的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在软连接软带束中部设置弧形的凸起,减小软连接长度,在减少软连接长度降低电阻率的基础上,减小软连接截面,实现软连接整体导电率不降低,保证软连接导电效率的设计效果;2、软连接软带束的长度设定为450mm,软连接软带束的弧度为100mm长度,电阻率较传统软连接下降55%,有效降低电阻率;3、通过对软连接上部铝块以及软连接下部铝块的尺寸、长度进行优化,充分利用角钢板以及框体提高压接面以达到减小压接压降的目的,避免了产生传统铝厂直接将铝块焊接的方式压降较大的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软连接软带束上设置弧形部,减小软连接长度,降低电阻率,并通过对软连接上部铝块和软连接下部铝块的尺寸进行优化,直接安装降低压降,避免传统焊接压降较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新型铝电解开槽软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新型铝电解开槽软连接结构中软连接软带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杆、2软连接软带束、3软连接上部铝块、4软连接下部铝块、5水平母线槽、6框体、7紧固螺栓、8角钢板、9筋板、10高强度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新型铝电解开槽软连接结构,包括导杆1,导杆1的外侧设有软连接软带束2,软连接软带束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软连接上部铝块3和软连接下部铝块4,导杆1的下端外壁上固定有水平母线槽5,水平母线槽5的外壁上固定有框体6,软连接下部铝块4位于框体6的内顶壁与水平母线槽5的内顶壁之间,框体6上旋有下端与软连接下部铝块4上侧壁相接触的紧固螺栓7,导杆1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呈U型设置的角钢板8,角钢板8的两端之间固定有贯穿导杆1的筋板9,软连接上部铝块3位于角钢板8与导杆1的外壁之间,角钢板8远离软连接上部铝块3的一端与导杆1的外壁之间共同旋有高强度螺栓10,软连接软带束2的中部设有向外侧的凸起,通过设置在软连接软带束2中部设置弧形的凸起,减小软连接长度,在减少软连接长度降低电阻率的基础上,减小软连接截面,实现软连接整体导电率不降低,保证软连接导电效率的设计效果。位于软连接软带束2上的凸起呈弧形设置,且弧形的半径为A,且A的大小为100mm,软连接软带束2的纵向长度为B,且B的大小为340mm,软连接软带束2、软连接上部铝块3以及软连接下部铝块4的总体长度为450mm,软连接软带束2的长度设定为450mm,软连接软带束的弧度为100mm长度,电阻率较传统软连接下降55%,有效降低电阻率。软连接上部铝块3以及软连接下部铝块4的宽度为140mm,软连接上部铝块3以及软连接下部铝块4厚度分别70mm和40mm,软连接上部铝块3以及软连接下部铝块4的长度分别为70mm和170mm,传统的软连接软带束2一般将端部铝块焊接的方式,焊接时因受场地和强磁场的影响,导致连接片焊接质量较差,一小部分的连接片因受场地的局限无法焊接,一道焊缝,压降会增加,那么两道焊缝,压降势必会更高,因此压降会增加,电耗增加,通过对软连接上部铝块3以及软连接下部铝块4的尺寸、长度进行优化,充分利用角钢板8以及框体6提高压接面以达到减小压接压降的目的,避免了产生传统铝厂直接将铝块焊接的方式压降较大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铝电解开槽软连接结构,包括导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1)的外侧设有软连接软带束(2),所述软连接软带束(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软连接上部铝块(3)和软连接下部铝块(4),所述导杆(1)的下端外壁上固定有水平母线槽(5),所述水平母线槽(5)的外壁上固定有框体(6),所述软连接下部铝块(4)位于框体(6)的内顶壁与水平母线槽(5)的内顶壁之间,所述框体(6)上旋有下端与软连接下部铝块(4)上侧壁相接触的紧固螺栓(7),所述导杆(1)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呈U型设置的角钢板(8),所述角钢板(8)的两端之间固定有贯穿导杆(1)的筋板(9),所述软连接上部铝块(3)位于角钢板(8)与导杆(1)的外壁之间,所述角钢板(8)远离软连接上部铝块(3)的一端与导杆(1)的外壁之间共同旋有高强度螺栓(10),所述软连接软带束(2)的中部设有向外侧的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铝电解开槽软连接结构,包括导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1)的外侧设有软连接软带束(2),所述软连接软带束(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软连接上部铝块(3)和软连接下部铝块(4),所述导杆(1)的下端外壁上固定有水平母线槽(5),所述水平母线槽(5)的外壁上固定有框体(6),所述软连接下部铝块(4)位于框体(6)的内顶壁与水平母线槽(5)的内顶壁之间,所述框体(6)上旋有下端与软连接下部铝块(4)上侧壁相接触的紧固螺栓(7),所述导杆(1)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呈U型设置的角钢板(8),所述角钢板(8)的两端之间固定有贯穿导杆(1)的筋板(9),所述软连接上部铝块(3)位于角钢板(8)与导杆(1)的外壁之间,所述角钢板(8)远离软连接上部铝块(3)的一端与导杆(1)的外壁之间共同旋有高强度螺栓(10),所述软连接软带束(2)的中部设有向外侧的凸起。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永辉梁晓光李建军金岭黄铮金威宁磊窦万成尹海军沈剑翔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黄河鑫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