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4289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其包括图像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所述图像传感器配置于塔身、吊臂及吊钩,所述应变传感器配置于塔身及吊钩,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配置于吊臂,所述图像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接收的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连接以控制塔式起重机的运行;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板及驱动支板旋转的电机,所述图形传感器设置于支板的末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监控系统,其结构合理,通过支撑机构设置图形传感器,保证现场图像采集的准确性,解决塔吊视觉盲区的问题,有效提高塔吊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中,塔式起重机是建筑工地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起重设备,又名“塔吊”,以一节一节的接长(高)(简称“标准节”),用来吊施工用的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施工的原材料。塔式起重机一般都安装在建筑物的一侧,由于建筑物的遮挡,存在一定的视觉盲区。在视觉盲区,塔吊司机的吊装需要通过信号工的指挥操作来完成,由于没有直观的视觉判断,完全依赖人员操作经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含。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通过支撑机构设置图形传感器,保证现场图像采集的准确性,解决塔吊视觉盲区的问题,有效提高塔吊运行的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其包括图像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所述图像传感器配置于塔身、吊臂及吊钩,所述应变传感器配置于塔身及吊钩,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配置于吊臂,所述图像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接收的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连接以控制塔式起重机的运行;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板及驱动支板旋转的电机,所述图形传感器设置于支板的末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板固定在电机的驱动轴,所述支板的末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图形传感器卡接于固定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板可沿长度方向伸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权限高于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权限;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传感器为CMOS,其构建塔式起重机的周边环境并传输至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可视化显示塔吊周边环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臂上的图像传感器检测吊臂距离障碍物的距离,吊臂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设定阈值为400mm-800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钩上的图像传感器检测吊钩距离障碍物的距离,吊钩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设定阈值为100mm-500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变传感器实时检测塔身及吊钩的承受的载荷,塔身及吊钩承受载荷超过设定阈值,第一控制模块或第二控制模块控制塔吊停止运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塔身的摆动情况,当塔身摆动幅度超过设定阈值,第一控制模块或第二控制模块控制塔吊停止运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接收器设置于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由支板及驱动支板旋转的电机构成,所述信号接收器设置于支板的末端。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其结构合理,通过设置不同控制权限的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解决塔吊信号工沟通不畅的问题,通过设置图像传感器实时采集现场作业图形解决塔吊视觉盲区的问题,有效提高塔吊运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塔式起重机实时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塔式起重机实时监控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至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对应的支撑机构的部件拆解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0.图像传感器;20.应变传感器;30.加速度传感器;40.第一控制模块;50.第二控制模块;60.信号接收器;70.支撑机构;71.支板;711.卡槽;712.固定板;72.电机;72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4是本申请所述一种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本技术所述一种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包括图像传感器10、应变传感器20、加速度传感器30、第一控制模块40及第二控制模块50,所述图像传感器10配置于塔身、吊臂及吊钩,所述应变传感器20配置于塔身及吊钩,所述加速度传感器30配置于吊臂,所述图像传感器10、应变传感器20及加速度传感器30接收的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器60,所述信号接收器60与第一控制模块40及第二控制模块50连接以控制塔式起重机的运行。本技术中,所述图像传感器10设置于支撑机构70,所述支撑机构70包括支板71及驱动支板旋转的电机72,如图3所示,所述图形传感器10设置于支板71的末端。电机72旋转,可带动支板71末端的图形传感器10,可改变图形传感器10的视野范围,保证将塔吊作业环境实时映射。图4是所述支撑机构70的部件拆解图,所述支板71固定在电机72的驱动轴,所述支板71的末端设置有卡槽711,如图3所示,所述卡槽71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712,所述图形传感器10卡接于固定板712。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电机72固定在电机支座上,所述电机支座的侧部设置有滑槽721,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支撑机构70通过滑槽721设置于塔身、吊臂及吊钩。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板71可沿长度方向伸缩,具体地,所述支板71可由层层叠落、嵌套设置的多个矩形壳连接而成,相邻矩形壳可自由移动以调节支板71的长度,支板71调节至合适长度后,可由锁紧螺栓将相邻矩形壳锁紧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40及第二控制模块50通过无线方式连接于信号接收器60,信号接收器60设置于塔身及吊臂上,因而,塔吊司机无需定岗于塔吊之吊臂的司机部位,吊车司机可在施工现场的其他位置,即,塔吊司机可以在施工现场的其他部位观测、知晓塔吊的运行情况,塔吊司机可以在施工现场的任务位置控制塔吊的运行,有效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40的控制权限高于第二控制模块50的控制权限。即,第一控制模块40由塔吊司机使用,第二控制模块50在得到第一控制模块40授权后才可用于控制操作塔吊的运行。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控制模块40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所述图像传感器配置于塔身、吊臂及吊钩,所述应变传感器配置于塔身及吊钩,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配置于吊臂,所述图像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接收的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连接以控制塔式起重机的运行;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板及驱动支板旋转的电机,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支板的末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所述图像传感器配置于塔身、吊臂及吊钩,所述应变传感器配置于塔身及吊钩,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配置于吊臂,所述图像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接收的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连接以控制塔式起重机的运行;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板及驱动支板旋转的电机,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支板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固定在电机的驱动轴,所述支板的末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图像传感器卡接于固定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可沿长度方向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权限高于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权限;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塔吊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为CMOS,其构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啸天刘立平张顼刘洋张仲林罗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