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引导式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27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和施工方便、占用空间少的螺杆引导式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能应用于楼房内,其包含:至少一升降板件及一螺杆;升降板件位于楼房内,能用于乘载人员或货品,并包括有板体、设于板体一端且与螺杆轴接的连接座、设于连接座内的螺帽部、设于连接座内且能带动螺帽部转动的驱动装置及设于板体顶面且一端与连接座枢接的可动操控扶手,而驱动装置还与可动操控扶手电连接;螺杆垂直设于楼房内,并穿过连接座以与螺帽部轴接;而可动操控扶手能通过控制驱动装置运作,使螺帽部相对于螺杆旋转,进而利用连接座带动板体,使升降板件能沿着螺杆上下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杆引导式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应用于楼房中的电梯结构,特别是一种螺杆引导式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人类的寿命不断地延长,人口老化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成为一种普世的现象,老龄化社会,几乎是每个国家的重大议题。高龄者若是居住于楼房中,而无电梯设施代步时,可能使高龄者无法自行下楼出门,尤其是在家跌倒或生病也没有人知道,另一方面,对空间使用的弱势族群而言,如儿童、孕妇、伤员、身心障碍者,一样是障碍重重。电梯的传动机构设计,历年来主要包含有螺杆式、油压式、钢索式及线性马达式等四种设计,而目前电梯最常见的驱动方式是钢索式,但钢索式电梯设置需要较大的空间,且通常需要较大功率的供电系统,在应用上的局限非常多,不是所有楼房都能改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和施工方便,占用空间少的螺杆引导式升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杆引导式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能应用于楼房内,其包含:至少一升降板件及一螺杆;所述升降板件,其位于楼房内,能用于乘载人员或货品,并包括有一板体、一设于所述板体一端且与所述螺杆轴接的连接座、一设于所述连接座内的螺帽部、一设于所述连接座内且能带动所述螺帽部转动的驱动装置及一设于所述板体顶面且一端与所述连接座枢接的可动操控扶手,而所述驱动装置还与所述可动操控扶手电连接;所述螺杆,其垂直设于楼房内,并穿过所述连接座以与所述螺帽部轴接;而所述可动操控扶手,其能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运作,使所述螺帽部相对于所述螺杆旋转,进而通过所述连接座带动所述板体,使所述升降板件能沿着所述螺杆上下移动。优选的是,所述可动操控扶手,其还包括有一扶手杆、一底座及一控制面板,所述扶手杆能于垂直于所述板体及平行于所述板体两状态间做转换,所述底座枢设于所述扶手杆一端,并与所述板体相应端处顶面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扶手杆自由端处,并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其是为套设于所述螺帽部外的轮毂马达。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其还包括有一套设于所述螺帽部外的被动齿轮、一设于所述被动齿轮一侧并与其啮合的主动齿轮及一设于所述主动齿轮一侧并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的马达。优选的是,所述升降装置,其外围还间隔设有一垂直设于楼房内的壁面,且所述螺杆两端,还分别设有一回避槽。根据上述的实施,能获致下列结果:第一点:本技术升降装置,利用升降板件及螺杆的配合,升降板件能沿着螺杆移动的设计,不但能便于应用于楼房内,解决传统电梯,应用上局限非常多的问题,更加方便,所占用的空间少,因此应用场所的限制降低,有利于推广应用。第二点:本技术升降装置,利用不同驱动装置的应用,如轮毂马达的设计,能缩减装置空间,安装于低承载量需求的场所,而如被动齿轮、主动齿轮及马达的设计,能安装于高承载量需求的场所,有利于扩展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实施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实施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实施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实施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升降板件11板体12连接座13螺帽部14驱动装置141轮毂马达142被动齿轮143主动齿轮144马达15可动操控扶手151扶手杆152底座153控制面板2螺杆3壁面4回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揭示出,为一种螺杆引导式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100能应用于楼房内,其包含:至少一升降板件1及一螺杆2;所述升降板件1,其位于楼房内,能用于乘载人员或货品,并包括有一板体11、一设于所述板体11一端且与所述螺杆2轴接的连接座12、一设于所述连接座12内的螺帽部13、一设于所述连接座12内且能带动所述螺帽部13转动的驱动装置14及一设于所述板体11顶面且一端与所述连接座12枢接的可动操控扶手15,而所述驱动装置14还与所述可动操控扶手15电连接;所述螺杆2,其垂直设于楼房内,并穿过所述连接座12以与所述螺帽部13轴接;而所述可动操控扶手15,其能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14运作,使所述螺帽部13相对于所述螺杆2旋转,进而通过所述连接座12带动所述板体11,使所述升降板件1能沿着所述螺杆2上下移动。其中,通过升降板件1及螺杆2的配合应用,让本技术升降装置100利用有别于传统电梯,螺杆2不转动,主要作用为引导,升降板件1能沿着螺杆2移动,所以不用设置额外的机房,不但能便于应用于楼房内,整体设置成本低,能解决传统电梯应用上局限非常多的问题,应用场所的限制低,有利于推广应用。其次,本技术升降装置100在整体设置,较为简单,相对于传统电梯,设置和施工上,更加方便,所占用的空间少,应用性较佳,设置限制得到降低,有利于推广应用于老旧楼房。请参阅图2,所述可动操控扶手15,其还包括有一扶手杆151、一底座152及一控制面板153,所述扶手杆151能于垂直于所述板体11及平行于所述板体11两状态间做转换,所述底座152枢设于所述扶手杆151一端,并与所述板体11相应端处顶面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53设于所述扶手杆151自由端处,并与所述驱动装置14电连接。其中,通过扶手杆151的应用,让使用者能稳住身体,在板体11上升、或者是下降的过程中,有一稳定的支撑,而通过底座152的应用,让使用者顺利地立起扶手杆151并定位,还能便于收折起扶手杆151,让扶手杆151能便于使用,且当板体11为多片设置时,还不会影响相邻板体11的上升、或者是下降,就如第3、4图所示一般,而通过控制面板153的应用,能便于控制驱动装置14,让用户能方便控制板体11的升降。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14,其是为套设于所述螺帽部13外的轮毂马达141。其中,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为通过轮毂马达141,来直接带动螺帽部13,不但能缩减装置空间,动力也足够带动一定的承载量来上下位移,所以非常适用安装于低承载量需求的场所,而且还能降低成本,提高安装设置的意愿。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升降装置100,其外围还间隔设有一垂直设于楼房内的壁面3,且所述螺杆2两端,还分别设有一回避槽4。其中,通过壁面3的应用,让使用者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杆引导式升降装置,升降装置(100)能应用于楼房内,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升降板件(1)及一螺杆(2);/n所述升降板件(1)位于楼房内,能用于乘载人员或货品,并包括有一板体(11)、一设于所述板体(11)一端且与所述螺杆(2)轴接的连接座(12)、一设于所述连接座(12)内的螺帽部(13)、一设于所述连接座(12)内且能带动所述螺帽部(13)转动的驱动装置(14)及一设于所述板体(11)顶面且一端与所述连接座(12)枢接的可动操控扶手(15),而所述驱动装置(14)还与所述可动操控扶手(15)电连接;/n所述螺杆(2),其垂直设于楼房内,并穿过所述连接座(12)以与所述螺帽部(13)轴接;/n所述可动操控扶手(15)能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14)运作,使所述螺帽部(13)相对于所述螺杆(2)旋转,进而通过所述连接座(12)带动所述板体(11),使所述升降板件(1)能沿着所述螺杆(2)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杆引导式升降装置,升降装置(100)能应用于楼房内,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升降板件(1)及一螺杆(2);
所述升降板件(1)位于楼房内,能用于乘载人员或货品,并包括有一板体(11)、一设于所述板体(11)一端且与所述螺杆(2)轴接的连接座(12)、一设于所述连接座(12)内的螺帽部(13)、一设于所述连接座(12)内且能带动所述螺帽部(13)转动的驱动装置(14)及一设于所述板体(11)顶面且一端与所述连接座(12)枢接的可动操控扶手(15),而所述驱动装置(14)还与所述可动操控扶手(15)电连接;
所述螺杆(2),其垂直设于楼房内,并穿过所述连接座(12)以与所述螺帽部(13)轴接;
所述可动操控扶手(15)能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14)运作,使所述螺帽部(13)相对于所述螺杆(2)旋转,进而通过所述连接座(12)带动所述板体(11),使所述升降板件(1)能沿着所述螺杆(2)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引导式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操控扶手(15)还包括有一扶手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淑芳
申请(专利权)人:大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