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772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属于机械领域,包括主控系统(1)、升降平台系统(2)和驱动系统(3)。所述主控系统(1)包括主控系统主体(11)和第一无障碍化标志(14),所述主控系统主体(11)上端中部装有摄像头(12),所述主控系统主体(11)中上位置装有智能语音显示器(13)。解决现有无障碍设施设计简单、适用面窄、功能单一、标志不明显及使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适用地铁、高铁、养老院、商场、商业街、城市干道、医院等场合,适用于老人、年幼人群、孕妇、盲人、病人等需要照顾的人,标志明显,满足该类人群智能出行需求,安全性高,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人素质的提高,我国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自理生活越来越重视,无障碍化设计就是针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一系列化设施设计,其目的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得以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并享有平等地位。经十多年努力,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在起步晚、起点低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有着显著成绩。多数城市的干道、主要商业街、广场、医院等建筑,程度不同地建设了无障碍设施。但是,我国的无障碍设施设计简单、适用面窄、功能单一、标志不明显及使用率低,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无障碍设施的使用价值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与现有步行楼梯相结合的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进一步地,为解决现有无障碍设施设计简单、适用面窄、功能单一、标志不明显及使用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适用地铁、高铁、养老院、商场、商业街、城市干道、医院等场合,适用于老人、年幼人群、孕妇、盲人、病人等需要照顾的人,标志明显,满足该类人群智能出行需求,安全性高,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的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包括2个主控系统、升降平台系统和与楼梯侧面相配合的驱动系统;所述升降平台系统与所述驱动系统活动连接,2个所述主控系统分别位于楼梯上层和楼梯下层,所述主控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升降平台系统。所述主控系统包括主控系统主体,所述主控系统主体上标识有第一无障碍化标志,所述主控系统主体上端中部装有摄像头,所述主控系统主体中上位置装有智能语音显示器;所述摄像头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智能语音显示器相连。所述升降平台系统包括第二无障碍化标志、升降底板和升降平台主体,所述第二无障碍化标志标识于所述升降底板的外表面上,所述升降底板底端和升降平台主体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主体上端设有下降按钮、急停按钮和上升按钮;所述降按钮、急停按钮和上升按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主体后侧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水平面所呈角度与所述驱动系统与水平面所呈角度一致,所述滑轨内侧设有若干齿轮,所述滑轨与所述驱动系统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主体两侧装有安全扶手,所述安全扶手通过安全扶手旋转轴与所述升降平台主体垂直方向上的安全扶手移动轨道滑动连接,连接,所述安全扶手旋转轴为90度限位转轴,所述安全扶手移动轨道的顶部设有圆孔,所述安全扶手旋转轴背面设有与所述圆孔相适配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安全扶手旋转轴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所述升降底板两侧分别装有第一安全挡板和第二安全挡板,所述升降底板前端装有第三安全挡板,所述第一安全挡板、第二安全挡板和第三安全挡板分别通过气撑杆与所述升降底板连接;所述气撑杆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主体上端设有紧急呼救按钮;所述紧急呼救按钮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主体前侧中端通过90度合页铰接座板,所述升降平台主体前侧且位于所述座板左右两侧分别装有相适配的安全带和安全带插扣。所述升降平台主体前侧装有拐杖固定器。所述升降平台主体两侧装有垂直方向的安全扶手移动轨道,所述安全扶手移动轨道与所述安全扶手旋转轴滑动连接。所述的驱动系统包括位于楼梯上下的2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连接驱动系统主体,所述系统主体上设有斜向的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滑轨相适配,所述轨道上下均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主控系统和所述升降平台系统上均设有盲人触摸按钮和盲文地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解决现有无障碍设施设计简单、适用面窄、功能单一、标志不明显及使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适用地铁、高铁、养老院、商场、商业街、城市干道、医院等场合,适用于老人、年幼人群、孕妇、盲人、病人等需要照顾的人,标志明显,满足该类人群智能出行需求,安全性高,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1、扶手隐藏式设计,节约空间。市场上通常的升降设备扶手简易,向上旋转时,对装配场景的顶层高度有要求,需要保证顶层高度高于升降设备2倍扶手高度,确保升降设备上升到达顶层时不会触碰到顶部墙面,尤其是在商场,活动布置装饰有可能会触碰到扶手造成缠闹或其他不便。通过安全扶手移动轨道控制安全扶手的距离地面的位置,大大降低了设备对空间层高的要求。2、座板的设计,将适用范围由坐轮椅的残疾人提高到老人、年幼人群、孕妇、病人等需要照顾的人;盲人触摸按钮和盲文地标,便于盲人使用,提高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的利用率。3、智能、语音识别功能的加入,拐杖固定器的使用,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4、紧急呼救按钮、急停按钮;第一安全挡板、第二安全挡板、第三安全挡板和气撑杆;安全带、安全带插扣的设计,增加使用者使用过程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控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平台折叠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平台全部功能展开后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平台安全扶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轮椅人群使用升降平台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腿脚不便人群使用升降平台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平台背部导轨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系统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系统齿轮齿条驱动方式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语音显示屏功能示意图主控系统和手机APP界面操作流程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坐轮椅人群使用流程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非轮椅人群使用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控系统;11—主控系统主体;12—摄像头;13—智能语音显示器;14—第一无障碍化标志;2—升降平台系统;21—升降平台主体;22—安全扶手;23—紧急呼救按钮;24—下降按钮;25—急停按钮;26—上升按钮;27—第二无障碍化标志;28—升降底板;29—第一安全挡板;210—第二安全挡板;211—第三安全挡板;212—座板;213—安全带;214—安全带插扣;215—拐杖固定器;216—安全扶手移动轨道;217—滑轨;218—齿轮;219—安全扶手旋转轴;3—驱动系统;31—驱动系统主体;32—支撑柱;33—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包括2个主控系统1、升降平台系统2和与楼梯侧面相配合的驱动系统3;所述升降平台系统2与所述驱动系统3活动连接,2个所述主控系统1分别位于楼梯上层和楼梯下层,所述主控系统1用于控制所述升降平台系统2。2个所述主控系统1分别放置在楼梯上层和楼梯下层,使用者在楼梯上层或楼梯下层时均可控制升降平台系统2。使用者通过主控系统1控制所述升降平台系统2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主控系统(1)、升降平台系统(2)和与楼梯侧面相配合的驱动系统(3);所述升降平台系统(2)与所述驱动系统(3)活动连接, 2个所述主控系统(1)分别位于楼梯上层和楼梯下层,所述主控系统(1)用于控制所述升降平台系统(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主控系统(1)、升降平台系统(2)和与楼梯侧面相配合的驱动系统(3);所述升降平台系统(2)与所述驱动系统(3)活动连接,2个所述主控系统(1)分别位于楼梯上层和楼梯下层,所述主控系统(1)用于控制所述升降平台系统(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系统(1)包括主控系统主体(11),所述主控系统主体(11)上标识有第一无障碍化标志(14),所述主控系统主体(11)上端中部装有摄像头(12),所述主控系统主体(11)中上位置装有智能语音显示器(13);所述摄像头(12)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智能语音显示器(1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无障碍化斜坡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系统(2)包括第二无障碍化标志(27)、升降底板(28)和升降平台主体(21),所述第二无障碍化标志(27)标识于所述升降底板(28)的外表面上,所述升降底板(28)底端和升降平台主体(21)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主体(21)上端设有下降按钮(24)、急停按钮(25)和上升按钮(26);所述降按钮(24)、急停按钮(25)和上升按钮(26)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所述升降平台主体(21)后侧设有滑轨(217),所述滑轨(217)与水平面所呈角度与所述驱动系统(3)与水平面所呈角度一致,所述滑轨(217)内侧设有若干齿轮(218),所述滑轨(217)与所述驱动系统(3)滑动连接;
所述升降平台主体(21)两侧装有安全扶手(22),所述安全扶手(22)通过安全扶手旋转轴(219)与所述升降平台主体(21)垂直方向上的安全扶手移动轨道(216)滑动连接,所述安全扶手旋转轴(219)为90度限位转轴,所述安全扶手移动轨道(216)的顶部设有圆孔,所述安全扶手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军张玉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