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导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271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导轨支架,第一安装件包括上面板、贴墙板、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上面板的上端用于连接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的各板件为同一板材折弯形成;贴墙板与贴墙板均是用于连接墙体,压块用于安装导轨。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作为第一安装件的前后方向轴线上的抗折弯板,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均包括有可连接墙面的贴墙部与,并且上面板、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还是一体成型,第一安装件在前后方向轴线上具有较高地抗折弯强度;贴墙板、贴墙部和上面板三者上的面和孔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垂直度和/或平行度;导轨及第二安装件的整体,通过第一安装件安装在墙体上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倾斜歪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导轨支架
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导轨支架。
技术介绍
电梯导轨是电梯上下行驶在井道的安全路轨,它分为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保证轿厢和对重沿其作上下运动。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导轨安装于井道,轿厢可沿该导轨上下升降。超高速电梯导轨安装过程中,因电梯提升高度很高,电梯运行速度快,对电梯对重导轨的安装质量要求很高,比如支架设计而关联的导轨安装刚度、位置精度。现有技术中,用于将导轨安装至墙面的支架一般都是通过焊接组装得到。由于焊接时板件位置放置有较大偏差、和/或热胀冷缩而引起板件变形。所以,安装支架上的贴墙面、组件间调位连接面、压块安装面等之间的平行度/垂直度较差,各个安装孔轴线之间也有较差的平行度/垂直度;导轨通过该支架连接墙体时,较难调整支架而使支架的两端能够连接墙体和导轨。支架弯曲变形,也要较差的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解决支架刚度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导轨支架,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以及可连接第二安装件的压块;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上面板、贴墙板、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所述上面板的上端用于连接第二安装件;所述上面板、贴墙板、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为同一板材折弯形成,所述贴墙板是在上面板的后端向下折弯形成,所述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均包括有下弯部和贴墙部,所述下弯部和贴墙部组成直角形,所述下弯部是在上面板的端部向下折弯形成,所述贴墙部与所述贴墙板两者的贴墙面平行;所述贴墙板与贴墙板均是用于连接墙体,所述压块用于安装导轨。有益效果: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作为第一安装件的前后方向轴线上的抗折弯板,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均包括有可连接墙面的贴墙部与,并且上面板、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还是一体成型,第一安装件在前后方向轴线上具有较高地抗折弯强度,或者说上面板在前后方向轴线不易被折弯。第一安装件上的各板件为折弯成型,工艺简单,相比导轨安装过程中先安装贴墙板、然后依次焊接上面板和第一第二加强板抗弯侧板,剔除第一安装件在井道的焊接组装工作,极大地减少安装师傅的劳动强度。上面板、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为同一板件折弯成型,三者的板面垂直度和/或平行度有较高的精度;贴墙板、贴墙部和上面板三者上的孔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孔轴线的垂直度和/或平行度;导轨及第二安装件的整体,通过第一安装件安装在墙体上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倾斜歪摆。优选地,所述贴墙板和贴墙部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墙体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所述第一斜孔及第二斜孔均是长孔,一个所述第一斜孔和一个所述第二斜孔可组成一个八字形。优选地,所述下弯部和贴墙部之间连接有第一直角加强筋。优选地,所述上面板与贴墙板之间连接有第二直角加强筋。优选地,所述上面板设置有用于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第一长孔,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有用于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的第二长孔;所述第一长孔及第二长孔中,一个的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另一个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压块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第二安装件的前端。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为长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所述压块包括第一压块及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块及第二压块可沿左右方向相对地远离或靠近。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底面板、第四侧板、第五侧板和第六侧板,所述第二长孔设置在底面板;所述底面板、第四侧板、第五侧板和第六侧板为同一板材折弯形成,所述第四侧板、第五侧板和第六侧板分别是在底面板前端、左端和右端向上折弯形成,所述第四侧板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压块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四侧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五侧板和第六侧板。优选地,所述第四侧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焊接固定第五侧板和第六侧板。优选地,所述第四侧板和底面板之间连接有第三直角加强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的标识有:第一安装件1,贴墙板11,第一安装孔111,第一斜孔11a,第二斜孔11b,上面板12,第一长孔12a,第一加强板13,第二加强板14,第二安装件2,底面板21,第二长孔21a,第四侧板22,第二安装孔22a,第五侧板23,第六侧板24,压块3,第一压块3a,第二压块3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梯轿厢导轨支架,包括第一安装件1、第二安装件2以及可连接第二安装件2的压块3;第一安装件1包括上面板12、贴墙板11、第一加强板13及第二加强板14,上面板12的上端用于连接第二安装件2;上面板12、贴墙板11、第一加强板13及第二加强板14为同一板材折弯形成,贴墙板11是在上面板12的后端向下折弯形成,第一加强板13及第二加强板14均包括有下弯部13a和贴墙部13b,下弯部13a和贴墙部13b组成直角形,下弯部13a是在上面板12的端部向下折弯形成,贴墙部13b与贴墙板11两者的贴墙面平行;贴墙板11与贴墙板11均是用于连接墙体,压块3用于安装导轨。有益效果:第一加强板13及第二加强板14作为第一安装件1的前后方向轴线上的抗折弯板,第一加强板13及第二加强板14均包括有可连接墙面的贴墙部13b与,并且上面板12、第一加强板13及第二加强板14还是一体成型,第一安装件1在前后方向轴线上具有较高地抗折弯强度,或者说上面板12在前后方向轴线不易被折弯。第一安装件1上的各板件为折弯成型,工艺简单,相比导轨安装过程中先安装贴墙板11、然后依次焊接上面板12和第一第二加强板14抗弯侧板,剔除第一安装件1在井道的焊接组装工作,极大地减少安装师傅的劳动强度。上面板12、第一加强板13及第二加强板14为同一板件折弯成型,三者的板面垂直度和/或平行度有较高的精度;贴墙板11、贴墙部13b和上面板12三者上的孔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孔轴线的垂直度和/或平行度;导轨及第二安装件2的整体,通过第一安装件1安装在墙体上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倾斜歪摆。优选地,贴墙板11和贴墙部13b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墙体的第一安装孔111;第一安装孔111包括第一斜孔11a和第二斜孔11b,第一斜孔11a及第二斜孔11b均是长孔,一个第一斜孔11a和一个第二斜孔11b可组成一个八字形。第一斜孔11a和第二斜孔11b的倾斜方向相对,即两者呈八字形分布,一个为该八字形的撇、另一为该八字形的捺。第一安装件1通过膨胀螺钉连接墙体,施工时先在墙体钻孔、将膨胀螺钉置入孔中并上紧,所以实际中所钻的孔较难保证其间距和水平一致性。第一斜孔11a及第二斜孔11b为长孔,并呈八字形分布,既可以配合好该不定间距的钻孔,也能够满足有高度偏差的钻孔,第一安装件1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件(1)、第二安装件(2)以及可连接第二安装件(2)的压块(3);所述第一安装件(1)包括上面板(12)、贴墙板(11)、第一加强板(13)及第二加强板(14),所述上面板(12)的上端用于连接第二安装件(2);所述上面板(12)、贴墙板(11)、第一加强板(13)及第二加强板(14)为同一板材折弯形成,所述贴墙板(11)是在上面板(12)的后端向下折弯形成,所述第一加强板(13)及第二加强板(14)均包括有下弯部(13a)和贴墙部(13b),所述下弯部(13a)和贴墙部(13b)组成直角形,所述下弯部(13a)是在上面板(12)的端部向下折弯形成,所述贴墙部(13b)与所述贴墙板(11)两者的贴墙面平行;所述贴墙板(11)与贴墙板(11)均是用于连接墙体,所述压块(3)用于安装导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件(1)、第二安装件(2)以及可连接第二安装件(2)的压块(3);所述第一安装件(1)包括上面板(12)、贴墙板(11)、第一加强板(13)及第二加强板(14),所述上面板(12)的上端用于连接第二安装件(2);所述上面板(12)、贴墙板(11)、第一加强板(13)及第二加强板(14)为同一板材折弯形成,所述贴墙板(11)是在上面板(12)的后端向下折弯形成,所述第一加强板(13)及第二加强板(14)均包括有下弯部(13a)和贴墙部(13b),所述下弯部(13a)和贴墙部(13b)组成直角形,所述下弯部(13a)是在上面板(12)的端部向下折弯形成,所述贴墙部(13b)与所述贴墙板(11)两者的贴墙面平行;所述贴墙板(11)与贴墙板(11)均是用于连接墙体,所述压块(3)用于安装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墙板(11)和贴墙部(13b)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墙体的第一安装孔(111);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包括第一斜孔(11a)和第二斜孔(11b),所述第一斜孔(11a)及第二斜孔(11b)均是长孔,一个所述第一斜孔(11a)和一个所述第二斜孔(11b)可组成一个八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弯部(13a)和贴墙部(13b)之间连接有第一直角加强筋(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2)与贴墙板(11)之间连接有第二直角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2)设置有用于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2)的第一长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楚明黄晓俊蓝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梯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