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板码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21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28
一种背板码放设备,包括压辊输送线、背板输送带、背板翻转机构、背板移动机构以及背板叠放机构,所述压辊输送线的尾端与所述背板输送带连接,在所述背板输送带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平台,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远离所述背板输送带的那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平台,所述背板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背板输送带和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之间,所述背板移动机构和所述背板叠放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上方;本方案设计的一种背板码放设备,可以将从压辊输送线上的背板自动翻转后再整齐地码放堆叠在统一位置,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搬运,全自动化运行,方便快捷,大大减少了人工,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板码放设备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背板码放设备。
技术介绍
货架背板在生产制造完成后,需要经过压辊线,然后从压辊线上搬出,堆放暂存,由于背板的特殊结构,使其从压辊线上搬出时,需要翻转至另一个面才能进行堆叠存放;而货架背板的面积和重量一般都很大,传统工作方式为:背板由辊压线上直接下来,需要1个工人人工进行翻转码放,最后拖运,这种方式效率极低,同时增加了员工的疲劳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背板码放设备,通过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搬运,无需人工操作,只需要定时从指定位置将码放整齐的背板统一拖走即可,从而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板码放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板码放设备,包括压辊输送线、背板输送带、背板翻转机构、背板移动机构以及背板叠放机构,所述压辊输送线的尾端与所述背板输送带连接,在所述背板输送带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平台,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远离所述背板输送带的那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平台,所述背板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背板输送带和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之间,所述背板移动机构和所述背板叠放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上方;所述背板翻转机构包括翻转轴和第一吸盘模组,所述翻转轴和所述第一吸盘模组的一侧板边连接;所述背板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可移动地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一根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连接第二吸盘模组;所述背板叠放机构包括机械手和背板夹取装置,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背板夹取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吸盘模组和所述第二吸盘模组结构相同,都由一个方形支撑架和四个吸盘组成,四个所述吸盘分别固定在所述方形支撑架的四个角的位置。优选的,所述背板夹取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机械手上,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轨道,在所述第二轨道的左右两侧可移动地设置有两个互相对应夹块,两个互相对应的所述夹块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同时两个互相对应的所述夹块上都开设有凹形卡槽。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中间部分镂空,所述背板翻转机构的翻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和所述背板输送带的中间部位,所述背板翻转机构的第一吸盘模组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下方。针对上述方案的结构特征,解释如下:本方案设计的一种背板码放设备具体工作流程为:背板先经过压辊输送线,从压辊输送线的尾端进入背板输送带,然后位于背板输送带一侧的背板翻转机构将背板从背板输送带上吸取,将背板翻转一个面后放入第一支撑平台上,背板移动机构将背板从第一支撑平台上吸取并放入第二支撑平台,与此同时,下一块背板已经通过背板翻转机构进入第一支撑平台,而在第二支撑平台上的那一块背板通过背板叠放机构吸取并统一叠放在设备一旁的背板堆放部位;以此方式,一块块背板依次统一进行码放。背板翻转机构的原理为:通过转轴实现对第一吸盘模组的180度翻转工作,转轴通过转动电机驱动;第一吸盘模组的初始位置位于第一支撑平台处,吸盘朝上;工作时,翻转180度,使第一吸盘模组翻转至背板输送带的上方并吸盘朝下,通过吸盘将背板吸取,然后翻转180度使第一吸盘模组回到初始位置,从而将背板翻转一个面从背板输送带移动至第一支撑平台上。背板移动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滑块在第一轨道上的移动从而带着连杆和第二吸盘模组移动;首先,将第二吸盘模组移动至第一支撑平台的上方,然后升降气缸带着第二吸盘模组下行将背板从第一支撑平台上吸取,吸取后升降气缸带着第二吸盘模组上行,然后再平移至第二支撑平台的上方,升降气缸再带着第二吸盘模组下行,将背板放在第二支撑平台上,完成背板的移动工作。背板叠放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机械手实现对背板夹取装置的上下左右前后自由移动,背板夹取装置将背板从第二支撑平台上取出并放在统一的位置堆叠;背板夹取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通过两个左右对应的夹块实现对背板的夹放,夹块可以在支撑板上平移,从而调节两个夹块中间的间距,在夹取时,两个夹块靠拢,将背板的两侧板边夹在凹形卡槽,并从两侧将背板夹紧,放下时,两个夹块同时往左右分散,使背板从夹取装置上自动脱落。吸盘模组的支撑架形状和背板对应,同时设置四个吸盘分别吸住背板的四个角,吸取更稳定,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第一支撑平台中间部分镂空,使第一吸盘模组可以在第一支撑平台的上下进行移动,因为当第一吸盘模组将背板吸取到第一支撑平台上时,只有第一吸盘模组位于第一支撑平台的下方,才能让第一支撑平台完全承接背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设计的一种背板码放设备,可以将从压辊输送线上的背板自动翻转后再整齐地码放堆叠在统一位置,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搬运,全自动化运行,方便快捷,大大减少了人工,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背板翻转机构工作示意图。图4为背板移动机构工作示意图。图5为背板叠放机构工作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压辊输送线1、背板输送带2、背板翻转机构3、背板移动机构4、背板放机构5、背板堆放部位6、第一支撑平台7、第二支撑平台8、背板9、第一吸盘模组31、翻转轴32、第一轨道41、滑块42、连杆43、升降气缸44、第二吸盘模组45、机械手51、支撑板52、第二轨道53、夹块54、凹形卡槽5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4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一种背板码放设备,包括压辊输送线1、背板输送带2、背板翻转机构3、背板移动机构4以及背板叠放机构5,压辊输送线1的尾端与背板输送带2连接,在背板输送带2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平台7,在第一支撑平台7远离背板输送带2的那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平台8,背板翻转机构3设置在背板输送带2和第一支撑平台7之间,背板移动机构4和背板叠放机构5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7和第二支撑平台8的上方;本方案设计的一种背板码放设备具体工作流程为:背板9先经过压辊输送线1,从压辊输送线1的尾端进入背板输送带2,然后位于背板输送带2一侧的背板翻转机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板码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辊输送线、背板输送带、背板翻转机构、背板移动机构以及背板叠放机构,所述压辊输送线的尾端与所述背板输送带连接,在所述背板输送带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平台,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远离所述背板输送带的那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平台,所述背板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背板输送带和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之间,所述背板移动机构和所述背板叠放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上方;/n所述背板翻转机构包括翻转轴和第一吸盘模组,所述翻转轴和所述第一吸盘模组的一侧板边连接;/n所述背板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可移动地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一根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连接第二吸盘模组;/n所述背板叠放机构包括机械手和背板夹取装置,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背板夹取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板码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辊输送线、背板输送带、背板翻转机构、背板移动机构以及背板叠放机构,所述压辊输送线的尾端与所述背板输送带连接,在所述背板输送带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平台,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远离所述背板输送带的那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平台,所述背板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背板输送带和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之间,所述背板移动机构和所述背板叠放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上方;
所述背板翻转机构包括翻转轴和第一吸盘模组,所述翻转轴和所述第一吸盘模组的一侧板边连接;
所述背板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可移动地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一根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连接第二吸盘模组;
所述背板叠放机构包括机械手和背板夹取装置,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背板夹取装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堆雪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