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按压泵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139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漏按压泵头,包括瓶体、压盖、泵液机构,泵液机构安装于所述瓶体的口部,压盖旋置于瓶体口部并压紧泵液机构;泵液机构包括泵体、泵管、泵芯,泵体安装于瓶体的口部,泵管滑动安装于泵体上开口处,泵芯设置于泵管下开口和泵体下开口之间;泵体下开口处具有泵芯安装凹位,泵管底部具有泵芯安装凸沿,泵芯限位安装在所述安装凹位和所述安装凸沿之间;所述泵管中心处设置有溶液通道,所述泵芯顶部设置有塞柱,所述泵芯顶部边缘与所述塞柱底部侧壁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塞柱与所述泵芯一体成型,所述塞柱顶部抵接于所述溶液通道的进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防漏性能好,避免液体溢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按压泵头
本技术涉及泵头的
,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按压泵头。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用到一些能产生雾状效果的用品,例如化妆水、香水、花露水、口腔喷剂等等。其使用场景往往是厨房、厕所等具有水流水汽的地方,水滴、水汽往往容易顺着瓶盖与泵管之间的缝隙流入罐体内,污染罐内的液体。现有的的泵头防漏性能差,要么在瓶盖与泵管之间设置密封圈,由于泵管与密封圈是滑动摩擦配合,密封圈往往很快会出现变形,造成密封不严、形同虚设、无法防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按压泵头,其结构简单,防漏性能好,避免容易溢出。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漏按压泵头,包括瓶体、压盖、泵液机构,所述泵液机构安装于所述瓶体的口部,所述压盖旋置于所述瓶体口部并压紧所述泵液机构;所述泵液机构包括泵体、泵管、泵芯,所述泵体安装于所述瓶体的口部,所述泵管滑动安装于所述泵体上开口,所述泵芯设置于所述泵管下开口和所述泵体下开口之间,所述泵体下开口处具有泵芯安装凹位,所述泵管底部具有泵芯安装凸沿,所述泵芯限位安装在所述安装凹位和所述安装凸沿之间;所述泵管中心处设置有溶液通道,所述泵芯顶部设置有塞柱,所述泵芯顶部边缘与所述塞柱底部侧壁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塞柱与所述泵芯一体成型,所述塞柱顶部抵接于所述溶液通道的进液口。优选的,所述泵体的下开口向外延伸设置有单向阀头,所述单向阀头底部设置有吸取溶液的引液管。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头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溶液回流的球体。优选的,所述泵体上段向外凸出设置有限位凸沿,所述限位凸沿底部与所述瓶体口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泵体上开口与所述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瓶体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压盖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优选的,所述泵芯采用塑胶材料。优选的,所述泵芯外壁纵截面呈波浪状。优选的,所述塞柱的顶部呈锥台状。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按压泵管使泵芯压缩进行吸取溶液,再次按压时,溶液在泵压下推动泵芯压缩,从而使溶液在泵压下从溶液通道喷出,同时瓶内的溶液顶开球体对泵芯内溶液进行补充,泵芯限位安装在安装凹位和安装凸沿之间,通过泵芯顶部的塞柱顶住溶液通道,使泵体形成密闭空间,保证泵芯内部溶液不会溢出,进而提高泵头的防漏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吸取溶液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喷出溶液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示出图1中A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照图1-图3所示,一种防漏按压泵头,包括瓶体1、压盖2、泵液机构3,泵液机构3安装于瓶体1内,压盖2旋置于瓶体1的口部,瓶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压盖2内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过瓶体1与压盖2螺纹连接,使压盖2压紧泵液机构3,防止从其内脱出。泵液机构3包括泵体30、泵管31、泵芯32,泵体31安装于瓶体1的口部,泵管31滑动安装于泵体1上开口内,泵芯32设置于泵管31下开口和泵体30下开口之间,泵芯32顶部设置有塞柱321,塞柱321与泵芯32一体成型,泵管31中心处设置有溶液通道311,泵芯32顶部边缘与塞柱321底部侧壁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323。塞柱321顶部呈锥台状,塞柱321顶部抵接于溶液通道311的进液口,使溶液无法流出溶液通道311。泵体30下开口处具有泵芯安装凹位303,泵管31底部具有泵芯安装凸沿310,泵芯32限位安装在安装凹位303和安装凸沿310之间,泵芯32随着泵管31上下运动,进而提高泵液机构3的防漏性能。泵体30下开口设置有单向阀头301,单向阀头301内设置有防止溶液回流的球体302,单向阀头301底部设置有用于吸取溶液的引液管4。本技术泵芯33采用塑胶材料,代替传统的金属弹簧,因此不易与溶液发生反应,使用更安全、健康。泵芯32的外壁纵截面呈波浪状,实现泵芯33能够沿直线进行压缩。泵体30上段向外凸出设置有限位凸沿300,限位凸沿300底部与瓶体1的口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泵体30的上开口与压盖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1,从而形成良好的气密效果,使瓶内的溶液、负压不会泄漏。按压泵管31下行时,泵管31对泵芯32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泵芯32向下压缩,泵体30内部的压力增大,从而吸取瓶体1内部的溶液,溶液流经引液管4顶开单向阀头301内的球体302进入泵芯32内。当松开泵管31时,泵芯32在弹力作用下复位并推动泵管31向上运动,泵芯33内部储存满溶液后,溶液通过导流通道323流入泵管31下开口,由于塞柱321在泵芯32的弹力作用下顶住泵管31下开口的溶液通道311,使溶液无法流出泵管31,球体302在重力作用下堵住单向阀头301的进液口,使泵芯33内的溶液无法回流到瓶体1内。当再次按压泵管31时,泵管31对泵芯32施加向下压力,使泵芯32被压缩,因此溶液在泵压下从溶液通道311喷出。当松开泵管31后,泵体3内部的压力撤去,泵芯32在弹力作用下复位,从而使泵芯32的塞柱321顶住泵管31的溶液通道311,使导流通道323与溶液通道311隔离开来,同时瓶体1内的溶液顶开球体302对泵芯32内溶液进行补充,以备下一次按压取用。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按压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压盖、泵液机构,所述泵液机构安装于所述瓶体的口部,所述压盖旋置于所述瓶体口部并压紧所述泵液机构;/n所述泵液机构包括泵体、泵管、泵芯,所述泵体安装于所述瓶体的口部,所述泵管滑动安装于所述泵体上开口,所述泵芯设置于所述泵管下开口和所述泵体下开口之间,所述泵体下开口处具有泵芯安装凹位,所述泵管底部具有泵芯安装凸沿,所述泵芯限位安装在所述安装凹位和所述安装凸沿之间;/n所述泵管中心处设置有溶液通道,所述泵芯顶部设置有塞柱,所述泵芯顶部边缘与所述塞柱底部侧壁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塞柱与所述泵芯一体成型,所述塞柱顶部抵接于所述溶液通道的进液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按压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压盖、泵液机构,所述泵液机构安装于所述瓶体的口部,所述压盖旋置于所述瓶体口部并压紧所述泵液机构;
所述泵液机构包括泵体、泵管、泵芯,所述泵体安装于所述瓶体的口部,所述泵管滑动安装于所述泵体上开口,所述泵芯设置于所述泵管下开口和所述泵体下开口之间,所述泵体下开口处具有泵芯安装凹位,所述泵管底部具有泵芯安装凸沿,所述泵芯限位安装在所述安装凹位和所述安装凸沿之间;
所述泵管中心处设置有溶液通道,所述泵芯顶部设置有塞柱,所述泵芯顶部边缘与所述塞柱底部侧壁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塞柱与所述泵芯一体成型,所述塞柱顶部抵接于所述溶液通道的进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按压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下开口向外延伸设置有单向阀头,所述单向阀头底部设置有吸取溶液的引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京华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