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大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田间的防陷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047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10
一种用于田间的防陷拖车。雨季田间作业难度大,田内积水易导致泥泞田面,导致作业设备陷入淤泥中而影响作业质量和效率,主要表现为水稻装卸过程操作慢、运载水稻量因避免车轮陷入泥田而减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两组履带轮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侧,转向控制架设在底板上,顶板设在转向控制架的顶端,顶板上可拆卸连接有矩形围栏;两个支撑臂底部通过铰接座铰接在底板上,两个支撑臂顶部通过顶部铰接座铰接在顶板下端面上,后支撑框设在两个支撑臂后方,后支撑框下端和上端分别与底板和顶板相铰接,两个液压缸并列设在底板上,每个液压缸的下端铰接在支撑臂和后支撑框间,每个液压缸的上端穿过后支撑框铰接在顶板的下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雨季田间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田间的防陷拖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田间的防陷拖车。
技术介绍
:在秋季收割水稻时,主要理由拖拉机作为主动力来拉动拖车在泥泞的田间行走,由于秋季雨水较多,降雨后的田内因泥水较厚,而水稻适合收获期较短,秋季易出现多雨天气导致适合收获的水稻不能及时运出田间,导致大型机械不能进行收获作业,部分地方作业质量较差不利于轮式收获机械,履带式收割机不能快速收获,影响收获进度。利用轮式拖车运载重量较大的的水稻,就会因车体重量过大而发生陷车的问题,导致水稻运输作业难度较大,操作慢,耗时长,影响下一步的整地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田间的防陷拖车。一种用于田间的防陷拖车,包括底板、转向控制架、顶板、矩形围栏和两组履带轮,底板水平设置,两组履带轮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侧,转向控制架设置在底板上,顶板设置在转向控制架的顶端,顶板上可拆卸连接有矩形围栏;所述转向控制架包括底部铰接座、顶部铰接座、后支撑框、两个支撑臂和两个液压缸,两个支撑臂并列设置,两个支撑臂的底部通过铰接座铰接在底板上,两个支撑臂的顶部通过顶部铰接座铰接在顶板的下端面上,后支撑框设置在两个支撑臂的后方,后支撑框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底板和顶板相铰接,两个液压缸并列设置在底板上,每个液压缸的下端铰接在支撑臂和后支撑框之间,每个液压缸的上端穿过后支撑框铰接在顶板的下端面上。作为优选方案:支撑臂包括下支臂和上支臂,下支臂为杆形臂,上支臂为三角形臂,下支臂的下端与底部铰接座相铰接,下支臂的上端与上支臂的一个端角相铰接,上支臂的另一端角与顶部铰接座相铰接。作为优选方案:两个上支臂的中间端角之间通过横杆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顶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多向限位框,多向限位框包括主挡板、两个侧挡板、两根第一弹性绳和两根第二弹性绳,主挡板的一端铰接在顶板的顶面上,两个侧挡板竖直并列设置在主挡板的两侧,顶板上加工有滑道,滑道沿顶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两个侧挡板均设置在滑道上,两根第一弹性绳并列设置在主挡板和顶板之间,两个侧挡板之间并列设置有两根第二弹性绳。作为优选方案:矩形围栏由四块网片依次围合形成,四块网片中位于侧部的网片上加工有进料口,顶板上加工有与矩形围栏相配合的定位柱,定位柱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在顶板上。作为优选方案:每组履带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支撑板、环链、若干个上支撑轮和若干个下支撑轮,主动轮通过环链与从动轮相连接,支撑板设置在环链内,支撑板的内侧与底板相连接,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上支撑轮和若干个下支撑轮,每个上支撑轮与环链顶部内壁相配合,每个下支撑轮与环链底部内壁相配合。作为优选方案:底板的前端设置有与履带拖拉机相配合的连接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底板、转向控制架、顶板、矩形围栏和两组履带轮相配合有效增大拖车底部与田面的接触面积,使本技术在泥泞的田面上行走自如,避免陷入淤泥中而影响作业,同时还能够增大单次运输水稻的重量,提高作业效率。二、本技术通过转向控制架、顶板和矩形围栏相配合能够实现快速卸下已收割的水稻,缩短卸下水稻的用时,便于实现快速循环使用。三、本技术能够实现一机多用,通过顶板、矩形围栏和多向限位框之间相互配合不但能够实现收获季的运输作业,还能够实现播种季的扬肥和施药作业。四、本技术使用功能多样,降低秋季水稻运输作业的难度以及春季扬肥和施药作业的难度,适于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转向控制架、顶板和底板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转向控制架、顶板和履带轮之间连接关系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当顶板上带有定位柱、插杆和多向限位框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转向控制架;3-顶板;3-1-定位柱;4-矩形围栏;5-履带轮;5-1-主动轮;5-2-从动轮;5-3-支撑板;5-4-环链;5-5-上支撑轮;5-6-下支撑轮;6-1-主挡板;6-2-侧挡板;6-3-第一弹性绳;6-4-第二弹性绳;6-5-滑道;7-底部铰接座;8-顶部铰接座;9-后支撑框;10-支撑臂;10-1-下支臂;10-2-上支臂;11-液压缸;12-横杆;13-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包括底板1、转向控制架2、顶板3、矩形围栏4和两组履带轮5,底板1水平设置,两组履带轮5分别设置在底板1的两侧,转向控制架2设置在底板1上,顶板3设置在转向控制架2的顶端,顶板3上可拆卸连接有矩形围栏4;所述转向控制架2包括底部铰接座7、顶部铰接座8、后支撑框9、两个支撑臂10和两个液压缸11,两个支撑臂10并列设置,两个支撑臂10的底部通过铰接座7铰接在底板1上,两个支撑臂10的顶部通过顶部铰接座8铰接在顶板3的下端面上,后支撑框9设置在两个支撑臂10的后方,后支撑框9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底板1和顶板3相铰接,两个液压缸11并列设置在底板1上,每个液压缸11的下端铰接在支撑臂10和后支撑框9之间,每个液压缸11的上端穿过后支撑框9铰接在顶板3的下端面上。本实施方式中底部铰接座7为支撑座体,其包括两个第一单座,两个第一单座并列且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每个第一单座上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撑臂10的底部相铰接。同理,顶部铰接座8为支撑座体,其包括两个第二单座,两个第二单座并列且固定连接在顶板3的下端面上,每个第二单座上通过第二转轴与支撑臂10的顶部相铰接。本实施方式中的液压缸11为现有产品,其工作过程与现有的液压缸11技术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两组履带轮5通过履带式拖拉机提供动力,履带式拖拉机为现有产品,履带式拖拉机动力输出端通过传动轴和锥齿轮箱相配合,履带式拖拉机动力输出端与传动轴的一端通过万向联轴器相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配合设置有锥齿轮箱,锥齿轮箱为现有锥双齿轮箱,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锥双齿轮箱的输出端相连接,锥双齿轮箱的两个输出端各通过一根分传动轴与两组履带轮5相连接,每根分传动轴对应设置有一组履带轮5,从而实现履带式拖拉机分别为两组履带轮5提供驱动力。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田间的防陷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转向控制架(2)、顶板(3)、矩形围栏(4)和两组履带轮(5),底板(1)水平设置,两组履带轮(5)分别设置在底板(1)的两侧,转向控制架(2)设置在底板(1)上,顶板(3)设置在转向控制架(2)的顶端,顶板(3)上可拆卸连接有矩形围栏(4);/n所述转向控制架(2)包括底部铰接座(7)、顶部铰接座(8)、后支撑框(9)、两个支撑臂(10)和两个液压缸(11),两个支撑臂(10)并列设置,两个支撑臂(10)的底部通过底部铰接座(7)铰接在底板(1)上,两个支撑臂(10)的顶部通过顶部铰接座(8)铰接在顶板(3)的下端面上,后支撑框(9)设置在两个支撑臂(10)的后方,后支撑框(9)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底板(1)和顶板(3)相铰接,两个液压缸(11)并列设置在底板(1)上,每个液压缸(11)的下端铰接在支撑臂(10)和后支撑框(9)之间,每个液压缸(11)的上端穿过后支撑框(9)铰接在顶板(3)的下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田间的防陷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转向控制架(2)、顶板(3)、矩形围栏(4)和两组履带轮(5),底板(1)水平设置,两组履带轮(5)分别设置在底板(1)的两侧,转向控制架(2)设置在底板(1)上,顶板(3)设置在转向控制架(2)的顶端,顶板(3)上可拆卸连接有矩形围栏(4);
所述转向控制架(2)包括底部铰接座(7)、顶部铰接座(8)、后支撑框(9)、两个支撑臂(10)和两个液压缸(11),两个支撑臂(10)并列设置,两个支撑臂(10)的底部通过底部铰接座(7)铰接在底板(1)上,两个支撑臂(10)的顶部通过顶部铰接座(8)铰接在顶板(3)的下端面上,后支撑框(9)设置在两个支撑臂(10)的后方,后支撑框(9)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底板(1)和顶板(3)相铰接,两个液压缸(11)并列设置在底板(1)上,每个液压缸(11)的下端铰接在支撑臂(10)和后支撑框(9)之间,每个液压缸(11)的上端穿过后支撑框(9)铰接在顶板(3)的下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田间的防陷拖车,其特征在于:支撑臂(10)包括下支臂(10-1)和上支臂(10-2),下支臂(10-1)为杆形臂,上支臂(10-2)为三角形臂,下支臂(10-1)的下端与底部铰接座(7)相铰接,下支臂(10-1)的上端与上支臂(10-2)的一个端角相铰接,上支臂(10-2)的另一端角与顶部铰接座(8)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田间的防陷拖车,其特征在于:两个上支臂(10-2)的中间端角之间通过横杆(1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田间的防陷拖车,其特征在于:顶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宇张岩闫大明贺亮韩立鹏赵健韩劲涛徐伟朱颖袁一斌于川东王洋李光旭王伟李季
申请(专利权)人:闫大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