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935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包括外壳、电芯、电路板、输入组件及输出组件。电芯及电路板均嵌入外壳的侧壁内,输入线及输出线与电路板电连接。打开外壳将输出线插入手机等手持终端的充电孔,便可利用电芯存储的电能对手机实现充电。而电芯电量耗完时,又可通过输入线对电芯进行充电。非充电状态下,可将输出线及输入线均收容于卡槽内,并合上外壳。此时,上述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与普通笔记本无异。可见,上述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集成了传统笔记本及充电宝的功能。因此,用户只需携带该笔记本即可随时随地对手机进行充电,从而能减少散件、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
本技术涉及办公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
技术介绍
学习、工作中都越来越多的依赖于手机等移动终端。但是,手机的续航能力有限。因此,在长时间使用时,需要进行充电。但是,在出差、开会等特定场景下,充电不方便。为解决该问题,一般需常备充电宝。但是,额外的充电宝会导致散件增多,物品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一种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包括:可展开及合拢的外壳,其内侧开设有卡槽;电芯,嵌设于所述外壳的侧壁;电路板,嵌设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并与所述电芯电连接;输出组件,包括输出线,所述输出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输出线可收容于所述卡槽内;及输入组件,包括输入线,所述输入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输入线可收容于所述卡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脊部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脊部两侧的两个面盖,所述电芯嵌设于所述面盖内,所述电路板嵌设于所述脊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脊部的厚度大于所述面盖的厚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脊部及所述面盖均为硬质板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设置于所述脊部的一个端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线及所述输出线均从所述外壳的内侧引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的边缘开设有缺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侧的纸夹及安装于所述纸夹上的纸张。上述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打开外壳将输出线插入手机等手持终端的充电孔,便可利用电芯存储的电能对手机实现充电。而电芯电量耗完时,又可通过输入线对电芯进行充电。非充电状态下,可将输出线及输入线均收容于卡槽内,并合上外壳。此时,上述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与普通笔记本无异。可见,上述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集成了传统笔记本及充电宝的功能。因此,用户只需携带该笔记本即可随时随地对手机进行充电,从而能减少散件、方便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外壳合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外壳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省略纸张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100包括外壳110、电芯120、电路板130、输出组件140及输入组件150。外壳110起保护作用,其材质可以是传统的硬纸板。而且,为了使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100更美观,外壳110的表面还可覆盖一层包布封面。使用过程中,外壳110可展开及合拢。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100还包括固定于外壳110内侧的纸夹160及安装于纸夹160上的纸张170。外壳110内侧指的是外壳110合拢时向内的一侧,纸夹160及纸张170与外壳110配合,可实现传统笔记本的功能。如图1所示,外壳110合拢时,纸张170夹持于外壳110内。电芯120可以是锂离子电芯,用于存储电能。对于本实施例中的电芯120,其呈薄片状。电芯120嵌设于外壳110的侧壁。具体的,可先在外壳110的侧壁开槽,再将电芯120装入;也可将外壳110与电芯120进行模内成型。电路板130嵌设于外壳110的侧壁,并与电芯120电连接。电芯120与电路板130分列设置、避免层叠,从而减少厚度。电路板130的安装方式可以与电芯120的安装方式相同。电路板130上集成有稳压、变流等各种元件,可使电芯120顺利完成充放电。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10包括脊部111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脊部111两侧的两个面盖113。电芯120嵌设于面盖113内,电路板130嵌设于脊部111。脊部111即外壳110中部起枢轴作用的部分。在外壳110展开及合拢的过程中,脊部111可始终保持位置不变,也不会发生弯折。因此,将电路板130设置于脊部111内,可有效地避免电路板130因发生弯折而损坏。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脊部111的厚度大于面盖113的厚度。脊部111厚度越大,对电路板130的包覆作用更好。因此,便可对电路板130上的元件提供更好的保护。外壳110不仅相当于传统笔记本的保护壳,还相当于传统充电宝的壳体。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脊部111及面盖113均为硬质板体。具体的,脊部111及面盖113可以是PC(聚碳酸酯)板或其他质地硬且轻的板材。因此,外壳110的硬度较大,能更好地起到保护作用。输出组件140用于将电芯120的电能输送给待充电的手机或其他手持终端。输出组件140包括输出线141,输出线141与电路板130电连接。输出线141的末端可以连接type-C、Micro-USB、lighting接头。当手机需要充电时,直接将输出线141拉出,并插入手机的充电孔即可,故无需额外准备数据线,可随时随地进行充电。需要指出的是,输出组件140还可包括输出接口(图未示),该输出接口一般为USB接口。因此,与移动终端自带的数据线配合,可实现对多种移动终端进行充电。输入组件150用于为电芯120充电。其中,输入组件150包括输入线151,输入线151与电路板130电连接。输入线151的末端一般设置有USB接头。因此,直接将输入线151拉出并插入到相应的适配器或USB接口上,便可对电芯120进行充电。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组件150还包括与电路板130电连接的输入接口153,输入接口153设置于脊部111的一个端面。因此,在不打开外壳110的情况下,便可利用外部的数据线直接对电芯120进行充电,故充电更方便。外壳110的内侧开设有卡槽(图未示)。具体的,卡槽可以雕刻、压印成型,其形状与输出线141及输入线151相匹配。卡槽至少为两条,输出线141及输入线151可收容于卡槽内。输出线141及输入线151平时卡持于卡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包括:/n可展开及合拢的外壳,其内侧开设有卡槽;/n电芯,嵌设于所述外壳的侧壁;/n电路板,嵌设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并与所述电芯电连接;/n输出组件,包括输出线,所述输出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输出线可收容于所述卡槽内;及/n输入组件,包括输入线,所述输入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输入线可收容于所述卡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展开及合拢的外壳,其内侧开设有卡槽;
电芯,嵌设于所述外壳的侧壁;
电路板,嵌设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并与所述电芯电连接;
输出组件,包括输出线,所述输出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输出线可收容于所述卡槽内;及
输入组件,包括输入线,所述输入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输入线可收容于所述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脊部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脊部两侧的两个面盖,所述电芯嵌设于所述面盖内,所述电路板嵌设于所述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充电功能的笔记本,其特征在于,所述脊部的厚度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桂斌李博邓伟张亮晏升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七千猫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