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薄防水防风透气功能复合涤纶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89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薄防水防风透气功能复合涤纶面料,包括涤纶面料层、银纤维层、竹炭纤维层、透气微孔、PVC膜层和阻燃纤维层。该种轻薄防水防风透气功能复合涤纶面料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设置的银纤维层的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抗静电性能以及防辐射性能,同时在银纤维层顶侧复合有竹炭纤维层的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抑菌性能,同时在竹炭纤维层表面开设有的若干个透气微孔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透气性能;在竹炭纤维层顶侧表面复合有的PVC膜层的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防水效果,通过在PVC膜层表面复合有阻燃纤维层的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防火性能,便于使用,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薄防水防风透气功能复合涤纶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涤纶面料,具体是一种轻薄防水防风透气功能复合涤纶面料,属于复合涤纶面料应用

技术介绍
涤纶面料是日常生活中用的非常多的一种化纤服装面料;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适合做外套服装、各类箱包和帐篷等户外用品;纶的用途很广,大量用于制造衣着和工业中制品;阻燃涤纶因具有永久阻燃性,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产业用纺织品、建筑内装饰、交通工具内装饰等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外,还在防护服领域内发挥着不少的作用。现有涤纶面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涤纶面料结构单一,透气性能较差,同时一些面料的防风防水效果不是很理想,影响面料整体的使用性能,不便于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轻薄防水防风透气功能复合涤纶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轻薄防水防风透气功能复合涤纶面料。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轻薄防水防风透气功能复合涤纶面料,包括涤纶面料层、银纤维层、竹炭纤维层、透气微孔、PVC膜层以及阻燃纤维层;其中所述涤纶面料层顶侧复合有银纤维层,且银纤维层顶侧表面复合有竹炭纤维层,且竹炭纤维层表面开设有透气微孔;所述竹炭纤维层表面复合有PVC膜层,且PVC膜层顶侧复合有阻燃纤维层。优选的,所述透气微孔数目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透气微孔在竹炭纤维层表面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涤纶面料层厚度是银纤维层厚度的三倍。优选的,所述银纤维层厚度是竹炭纤维层厚度的五分之二。<br>优选的,所述竹炭纤维层厚度是PVC膜层厚度的三分之一。优选的,所述PVC膜层厚度与阻燃纤维层厚度相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轻薄防水防风透气功能复合涤纶面料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设置的银纤维层的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抗静电性能以及防辐射性能,同时在银纤维层顶侧复合有竹炭纤维层的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抑菌性能,同时在竹炭纤维层表面开设有的若干个透气微孔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透气性能。2.在竹炭纤维层顶侧表面复合有的PVC膜层的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防水效果,通过在PVC膜层表面复合有阻燃纤维层的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防火性能,便于使用,适合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竹炭纤维层表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涤纶面料层,2、银纤维层,3、竹炭纤维层,301、透气微孔,4、PVC膜层,5、阻燃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轻薄防水防风透气功能复合涤纶面料,包括涤纶面料层1、银纤维层2、竹炭纤维层3、透气微孔301、PVC膜层4以及阻燃纤维层5;其中所述涤纶面料层1顶侧复合有银纤维层2,且银纤维层2顶侧表面复合有竹炭纤维层3,且竹炭纤维层3表面开设有透气微孔301;所述竹炭纤维层3表面复合有PVC膜层4,且PVC膜层4顶侧复合有阻燃纤维层5。所述透气微孔301数目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透气微孔301在竹炭纤维层3表面均匀分布,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透气性能;所述涤纶面料层1厚度是银纤维层2厚度的三倍,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抗静电性能以及防辐射性能;所述银纤维层2厚度是竹炭纤维层3厚度的五分之二,设置的竹炭纤维层3,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抑菌性能;所述竹炭纤维层3厚度是PVC膜层4厚度的三分之一,设置的PVC膜层4,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防水效果;所述PVC膜层4厚度与阻燃纤维层5厚度相等,设置的阻燃纤维层5的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防火性能。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涤纶面料层1顶侧复合有银纤维层2的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抗静电性能以及防辐射性能,同时在银纤维层2顶侧复合有竹炭纤维层3的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抑菌性能,同时在竹炭纤维层3表面开设有的若干个透气微孔301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透气性能,在竹炭纤维层3顶侧表面复合有的PVC膜层4的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防水效果,通过在PVC膜层4表面复合有阻燃纤维层5的作用下,提高复合涤纶面料整体的防火性能,便于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薄防水防风透气功能复合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涤纶面料层(1)、银纤维层(2)、竹炭纤维层(3)、透气微孔(301)、PVC膜层(4)以及阻燃纤维层(5);其中所述涤纶面料层(1)顶侧复合有银纤维层(2),且银纤维层(2)顶侧表面复合有竹炭纤维层(3),且竹炭纤维层(3)表面开设有透气微孔(301);所述竹炭纤维层(3)表面复合有PVC膜层(4),且PVC膜层(4)顶侧复合有阻燃纤维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薄防水防风透气功能复合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涤纶面料层(1)、银纤维层(2)、竹炭纤维层(3)、透气微孔(301)、PVC膜层(4)以及阻燃纤维层(5);其中所述涤纶面料层(1)顶侧复合有银纤维层(2),且银纤维层(2)顶侧表面复合有竹炭纤维层(3),且竹炭纤维层(3)表面开设有透气微孔(301);所述竹炭纤维层(3)表面复合有PVC膜层(4),且PVC膜层(4)顶侧复合有阻燃纤维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薄防水防风透气功能复合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微孔(301)数目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透气微孔(301)在竹炭纤维层(3)表面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建悦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