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电熔管件铜柱脚旋压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871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熔管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PE电熔管件铜柱脚旋压头,包括用于夹持铜柱脚的筒夹、设置在筒夹内部相对于筒夹沿轴向活动顶压杆、套置于筒夹外侧的卡槽管筒,卡槽管筒下端设有用于捕捉电阻丝的卡槽,卡槽下端开口;所述卡槽管筒至少其下端部分的外径小于PE电熔管件的铜柱脚护圈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一种机械组合结构,在外部驱动配合下,在PE电熔管件铜柱脚护圈这样一个小空间内实现了夹持、旋转、压推功能的有机整合,可达到PE电熔管件后布丝加工中一次旋压完成铜柱脚与电阻丝的可靠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电熔管件铜柱脚旋压头
本技术属于电熔管件加工
,涉及采用后布丝工艺的电熔管件的铜柱脚压接技术,具体涉及用于压接铜柱脚的工具设备。
技术介绍
高密度聚乙烯(PE)电熔管件是一种内部埋置电加热熔接用电阻丝的管道连接件。生产中一般有前布丝和后布丝两种电阻丝埋入工艺,前布丝是将已连接好两个接线铜柱脚的电阻丝预先嵌入模具再注塑成型;后布丝是在已注塑成型的管件内壁上割槽并在槽中压嵌铜丝,再在外接线口上压接电阻丝的两个铜柱脚。前布丝工艺已有高效自动化设备,但因整合了多道工序而使设备一次投入很大,且设备可靠性和材料消耗多等问题,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其应用推广。后布丝工艺在常规设备及工装资源利用方面具有很好的灵活性,目前仍为大多数生产企业采用,但其中的铜柱脚压接均为人工操作完成,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人工成本、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电阻丝与铜柱脚之间接触不良也并非罕见。后布丝工艺中提高其生产效率及质量稳定性,具有明显的生产实际需求。后布丝工艺中的人工压接铜柱脚操作,不论是套垫片连接电阻丝,还是人工绕丝压接,都因增加了工序而明显影响效率,且难以保证每次每件压接的质量稳定性;电阻丝与铜柱脚之间是否可靠连接,必须在后道独立布局的电阻值检测中才能得以判断。PE电熔管件内的电阻丝阻值较小,需通入大电流实现对接管表面PE材料的加热熔接,要求电阻丝与铜柱脚之间必须有较大的接触面和较小的接触电阻,现行的人工压接铜柱脚有附加连接垫片及电阻丝多圈绕脚压接等方式。研制全自动的铜柱脚压接设备,首先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是仿人工在铜柱脚上绕电阻丝,并将铜柱脚压入PE管件固定孔。因PE电熔管件的铜柱脚护圈的内径限定仅约10mm,要在如此小的空间内同时实现电阻丝捕捉固定、铜柱脚夹持固定、电阻丝旋绕铜柱脚根部、铜柱脚整体压入PE管件接头孔等一系列动作,具有较高的实现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压接铜柱脚的旋压头,可兼顾铜柱脚夹持、电阻丝夹持及绕丝、铜柱脚压接等功能的实现。本专利旋压头结构设计的目标,是在较小空间内同时实现铜柱脚夹持、电阻丝夹持及绕丝、铜柱脚压接等功能,在设备系统支持下,可同步实现连接电阻值的自动检测。本专利旋压头是PE管件后布丝工艺自动化设备中的核心组件。针对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E电熔管件铜柱脚旋压头,包括:筒夹,用于夹持铜柱脚,中空管状结构,筒夹下端为铜柱脚夹持端;顶压杆,设置在筒夹内部,与筒夹同轴心,配置有伸缩驱动机构,在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顶压杆相对于筒夹沿轴向活动;卡槽管筒,套置于筒夹外侧,与筒夹同轴心,配置有旋转驱动机构,在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卡槽管筒绕筒夹轴心旋转;卡槽管筒下端设有用于捕捉电阻丝的卡槽,卡槽下端开口;所述卡槽管筒至少其下端部分的外径小于PE电熔管件的铜柱脚护圈(接线护圈)的内径。使用上述旋压头在PE电熔管件上压接电阻丝的筒柱脚时,首先,将铜柱脚从下端插入筒夹,铜柱脚下端埋入段露于筒夹外,将铜柱脚下端对准PE电熔管件的铜柱脚护圈内的铜柱脚压接孔,驱动旋压头整体向下至铜柱脚下端伸入PE电熔管件的铜柱脚护圈,铜柱脚下端靠近或少许进入铜柱脚压接孔,从铜柱脚压接孔穿出的电阻丝被卡槽管筒挤压偏在卡槽管筒一侧。然后,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卡槽管筒旋转,当卡槽管筒上的卡槽下端的开口经过电阻丝,电阻丝在弹性作用下进入卡槽,并随卡槽管筒的旋转缠绕在铜柱脚下端埋入段上;最后,由伸缩驱动机构驱动顶压杆在筒夹内部向下将铜柱脚的埋入段压入铜柱脚压接孔,完成铜柱脚的压接。优选地,所述筒夹下部内径略小于铜柱脚外径;下部管壁上开有四条均分轴向切缝,四条切缝将管壁分割成四片弧形夹持片,进入夹筒的铜柱脚依靠夹持片的弹性得以可靠夹持。优选地,所述卡槽管筒的卡槽呈h形状。优选地,所述卡槽管筒安装于一个外套的下端,外套上装配有一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侧面设置一与之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配置有驱动其旋转的电机,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组成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卡槽管筒优选以螺纹连接,方便损耗更换。所述外套套置于筒夹外侧,外套与筒夹之间设置有铜质内套,内套相对于外套固定,内套内表面与筒夹外表面滑动配合。进一步地,外套相对于筒夹在筒夹的轴向方向上具有一段活动范围。外套与筒夹之间还设置有一压缩式弹簧,弹簧上端相对于筒夹固定,下端相对于外套固定。在卡槽管筒不被顶压时,弹簧维持外套处于活动范围的下行极限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外套与内套之间设置有绝缘层,顶压杆和筒夹与台架之间电隔离。顶压杆在顶压铜柱脚时与设备台架之间实现电隔离,便于在旋压头工作的同时,将顶压杆作为电阻测量探针。优选地,为顶压杆配置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为气缸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以一种机械组合结构,在外部驱动配合下,针对PE电熔管件铜柱脚与电阻丝连接安装,在PE电熔管件铜柱脚护圈这样一个小空间内实现了夹持、旋转、压推功能的有机整合,可达到PE电熔管件后布丝加工中一次旋压完成铜柱脚与电阻丝的可靠连接。此旋压头组合结构件,是PE电熔管件后布丝自动化改造的核心部件,旋压头应用于自动化设备,相比人工压接铜柱脚,可显著提高生产功效。旋压头还可以拓展为PE电熔管件内电阻丝阻值测量的探针,功能丰富,实用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旋压头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旋压头D-D向剖视图。图3是所述筒夹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所述筒夹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旋压头用于安装卡槽管筒的外套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卡槽管筒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卡槽管筒A-A向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旋压头各组成部分装配结构爆炸图。图9是铜柱脚装入在本技术旋压头的状态示意图。图10是使用本技术旋压头对铜柱脚进行压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PE电熔管件铜柱脚旋压头的结构原理做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2,本技术所述的PE电熔管件铜柱脚旋压头结构上包括顶压杆3、筒夹4、内套5、外套6、卡槽管筒10、从动齿轮7和主动齿轮11、弹簧8。其中,顶压杆设置于筒夹内部,由顶杆初始位置决定了顶杆具有一定的下移行程;顶压杆3连接在作为伸缩驱动机构的外部气缸的推杆上,夹筒4内的顶杆3在铜柱脚底部电阻丝环绕完成后,由气缸驱动将铜柱脚顶压插入压接孔。卡槽管筒10安装于外套下端。外套6套装于筒夹外侧,外套上部与筒夹之间设置内套5,筒夹在内套5内具有一定的伸缩移动行程范围。外套下部与筒夹之间设置弹簧8,在筒夹4下移动作完成后可以助推筒夹向上复位。内套5与外套6之间紧配合安装,从动齿轮7紧配合套置于外套6的外侧。装配时,内套5紧配合装入外套6后,可紧配合插入从动齿轮7,并由从动齿轮7上的顶紧螺纹孔1内装配的螺丝顶紧固定。主动齿轮11与从动齿轮7啮合。主动齿轮齿厚大于从动齿轮的齿厚,当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电熔管件铜柱脚旋压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筒夹(4),用于夹持铜柱脚,中空管状结构,筒夹下端为铜柱脚夹持端;/n顶压杆(3),设置在筒夹内部,与筒夹同轴心,配置有伸缩驱动机构,在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顶压杆(3)相对于筒夹沿轴向活动;/n卡槽管筒(10),套置于筒夹外侧,与筒夹同轴心,配置有旋转驱动机构,在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卡槽管筒(10)绕筒夹轴心旋转;卡槽管筒下端设有用于捕捉电阻丝的卡槽(2),卡槽下端开口;/n所述卡槽管筒(10)至少其下端部分的外径小于PE电熔管件的铜柱脚护圈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电熔管件铜柱脚旋压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夹(4),用于夹持铜柱脚,中空管状结构,筒夹下端为铜柱脚夹持端;
顶压杆(3),设置在筒夹内部,与筒夹同轴心,配置有伸缩驱动机构,在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顶压杆(3)相对于筒夹沿轴向活动;
卡槽管筒(10),套置于筒夹外侧,与筒夹同轴心,配置有旋转驱动机构,在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卡槽管筒(10)绕筒夹轴心旋转;卡槽管筒下端设有用于捕捉电阻丝的卡槽(2),卡槽下端开口;
所述卡槽管筒(10)至少其下端部分的外径小于PE电熔管件的铜柱脚护圈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电熔管件铜柱脚旋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夹下部内径略小于铜柱脚外径;下部管壁上开有四条均分轴向切缝,四条切缝将管壁分割成用于夹持铜柱脚的四片弧形夹持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电熔管件铜柱脚旋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管筒的卡槽呈h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电熔管件铜柱脚旋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爽吴俊胡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知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