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领域,涉及一种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保险杠下护板的美观程度,将保险杠下护板上的夹线设计在产品的下方,但是通过传统模具注塑的保险杠下护板在脱模时较为困难,同时可能导致产品的孔位在脱模过程中被拉扯变形,提高了模具的生产要求,且通过传统模具生产该保险杠下护板的过程较为困难,也增加了产品报废率。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保险杠模具的顶出装置及其顶出[申请号:201811501383.5],包括:顶模壳,顶模壳设置在汽车保险杠的下方;顶出机构,顶出机构设置为至少六个,呈两列对称设置在该顶模壳的下方两侧,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柱板,所述柱板内部设置有螺纹,并通过该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端连接有电机,所述柱板在所述螺杆的螺旋传动下可向上顶出所述顶模壳;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连接固定所述顶出机构。然而,该方案未考虑传统的保险杠下护板可以将夹线设计在保险杠下护板的下方,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包括上成形模具(1),所述的上成形模具(1)上设有与上成形模具(1)相配适的下成形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成形模具(2)上设有向远离上成形模具(1)方向凹陷的结构腔(5),所述的结构腔(5)内连接有易脱模结构(3),每个易脱模结构(3)包括浮动块(6)和活动连接在浮动块(6)上的斜顶块(7),两个浮动块(6)分别位于两个斜顶块(7)远离结构腔(5)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的浮动块(6)和斜顶块(7)均与结构腔(5)相配适,所述的下成形模具(2)上还设有母模抽芯块(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包括上成形模具(1),所述的上成形模具(1)上设有与上成形模具(1)相配适的下成形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成形模具(2)上设有向远离上成形模具(1)方向凹陷的结构腔(5),所述的结构腔(5)内连接有易脱模结构(3),每个易脱模结构(3)包括浮动块(6)和活动连接在浮动块(6)上的斜顶块(7),两个浮动块(6)分别位于两个斜顶块(7)远离结构腔(5)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的浮动块(6)和斜顶块(7)均与结构腔(5)相配适,所述的下成形模具(2)上还设有母模抽芯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腔(5)位于下成形模具(2)靠近上成形模具(1)的顶面,且结构腔(5)沿下成形模具(2)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结构腔(5)内设有两个易脱模结构(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易脱模结构(3)沿结构腔(5)的中心轴呈镜像设置,且两个易脱模结构(3)形状大小相同,易脱模结构(3)活动连接在结构腔(5)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浮动块(6)的底面与斜顶块(7)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的浮动块(6)和斜顶块(7)的底面与结构腔(5)的内表面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顶块(7)上设有下半成形面(8),所述的下半成形面(8)与上成形模具(1)的内壁相配适,且所述的斜顶块(7)上设有产品夹线槽(9),浮动块(6)和斜顶块(7)的连接线位于产品夹线槽(9)靠近浮动块(6)一侧的端面内,所述的浮动块(6)的顶端设有截面呈钝角的夹线成形面(10)。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岳,郑浩南,周斌彬,冯济州,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济豪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