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联轴节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504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锻造联轴节用模具,涉及联轴节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底部模具、顶部模具和第二模具,底部模具上方嵌入设置有顶部模具,底部模具一侧配套设置有第二模具,底部模具包括有固定盘、圆形环,第一竖杆和焊接条,固定盘的上表面外侧焊接设置有圆形环,固定盘的上表面中央焊接设置有竖杆,第一竖杆的一侧表面焊接设置有焊接条;顶部模具包括有第一固定柱、第一贯穿孔、第一嵌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需要锻造联轴节时,通过将顶部模具嵌入于底部模具上,使得第一竖杆和焊接条嵌入于第一贯穿孔内,然后将联轴节打造块放入于第一贯穿孔内,然后进行打造,将联轴节打造块打造成底部有贯穿孔和嵌入条状的螺栓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造联轴节用模具
本技术涉及造联轴节模具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锻造联轴节用模具。
技术介绍
联轴节又名联轴器,其主要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节还有缓冲、减震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一般的动力机大多借助与联轴节与工作机组相联接,是联接轴系各轴段的重要部件,目前国内外对于联轴节的运用非常广泛:比如大型机械、化工、核电站、船舶等行业,目前生产联轴节的主要方式为自由锻造,由于联轴节是异型产品,而且要求锻造纤维连续,这要求在自由锻造中很难实现,而且产品的机械性能等方面也很难得到保证,另外,在自由锻造过程中号印是锻造中必需工序,主要是号印后区间短、宽砧不能压,只能利用上下垫块拔长,因在翻动时上下垫块非常容易伤人,其操作存在安全隐患;操作难度也相应加大、锻造时间长、且加工余量大、材料利用率低,所以不但浪费原材料而且给机加工也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提出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锻造联轴节用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造联轴节用模具,包括底部模具(1)、顶部模具(2)和第二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模具(1)上方嵌入设置有顶部模具(2),所述底部模具(1)一侧配套设置有第二模具(3);/n所述底部模具(1)包括有固定盘(4)、圆形环(5),第一竖杆(6)和焊接条(7),所述固定盘(4)的上表面外侧焊接设置有圆形环(5),所述固定盘(4)的上表面中央焊接设置有竖杆(6),所述第一竖杆(6)的一侧表面焊接设置有焊接条(7);/n所述顶部模具(2)包括有第一固定柱(8)、第一贯穿孔(9)、第一嵌入槽(10)和嵌入环(11),所述第一固定柱(8)的上表面中央贯穿设置有第一贯穿孔(9),所述第一固定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联轴节用模具,包括底部模具(1)、顶部模具(2)和第二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模具(1)上方嵌入设置有顶部模具(2),所述底部模具(1)一侧配套设置有第二模具(3);
所述底部模具(1)包括有固定盘(4)、圆形环(5),第一竖杆(6)和焊接条(7),所述固定盘(4)的上表面外侧焊接设置有圆形环(5),所述固定盘(4)的上表面中央焊接设置有竖杆(6),所述第一竖杆(6)的一侧表面焊接设置有焊接条(7);
所述顶部模具(2)包括有第一固定柱(8)、第一贯穿孔(9)、第一嵌入槽(10)和嵌入环(11),所述第一固定柱(8)的上表面中央贯穿设置有第一贯穿孔(9),所述第一固定柱(8)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第一嵌入槽(10),所述第一固定柱(8)的底部表面外侧嵌入设置有嵌入环(11);
所述第二模具(3)包括有第二固定柱(12)、第二贯穿孔(13)、第二嵌入槽(14)和第二竖杆(15),所述第二固定柱(12)的上表面中央贯穿设置有第二贯穿孔(13),所述第二固定柱(12)的上表面中央嵌入设置有第二嵌入槽(14),所述第二嵌入槽(14)的底部表面四周焊接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正云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威奥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