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离心管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357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管内支架,包括支架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架体顶端卡接或螺纹连接;支架体的上部为管状,下部为锥管状,底部开口;支架体或顶盖的外缘设置有导引缘,所述导引缘的外径与离心管的内径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离心管内支架置入离心管内,通过内支架顶部的顶盖上的过滤孔将组织液和组织残渣分离,避免组织液被组织残渣吸附,提高了组织液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管内支架
本技术涉及离心分离设备离心管配件,具体为一种离心管内支架。
技术介绍
生物试验中常常需要提取植物茎叶中的组织液,用于分析。操作时,将处理后的植物组织放入离心管,利用离心机使组织液析出。分离后,从离心管倒出组织液进行分析。由于组织残渣具有吸附作用,分离出的组织液大部分会吸附在组织残渣内,使得组织液的利用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并且能够有效提高组织液利用率的离心管内支架;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心管内支架,包括支架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架体顶端卡接或螺纹连接;支架体的上部为管状,下部为锥管状,底部开口;支架体或顶盖的外缘设置有导引缘,所述导引缘与离心管的内壁间隙配合。进一步,所述导引缘的外沿设置有若干个上下相通的沟槽。进一步,所述顶盖或所述支架体顶端设置有提耳,所述提耳上设置有提耳孔。进一步,所述导引缘为两个或多个,沿所述支架体的管状部分上下排布。进一步,所述顶盖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进一步,所述支架体高度为所述离心管高度的1/4至1/3。本技术离心管内支架置入离心管内,通过内支架顶部的顶盖上的过滤孔将组织液和组织残渣分离,避免组织液被组织残渣吸附,提高了组织液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离心管内支架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离心管内支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离心管;2、离心管内支架;2-1、支架体;2-11、导引缘;2-12、提耳;2-121、提耳孔;2-2、顶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技术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离心管内支架2,包括支架体2-1和顶盖2-2,顶盖2-2与支架体2-1是顶端可以卡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支架体2-1的上部为管状,下部为上大下小的锥管状,底部开口。支架体2-1的顶端的外缘设置有导引缘2-11,导引缘2-11与离心管1的内壁间隙配合。导引缘2-11的厚度(沿支架体2-1中心轴方向)一般不超过1毫米;导引缘2-11的高度也不宜超过1毫米。也可以在顶盖2-2上设置导引缘2-11。通过厚度较窄的导引缘2-11与离心管1的内壁间隙配合,可以减少离心管内支架与离心管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将离心管内支架装入离心管1和从离心管1拆卸离心管内支架。通过离心管内支架支撑待处理组织;在离心处理时,组织液从导引缘2-11与离心管1的内壁之间的缝隙进入顶盖2-2下方的空间;从而实现了组织液与组织残渣的分离。分离结束后,将离心管内支架取出,顶盖2-2带出组织残渣,组织液留在离心管1内。为了减少组织液进入顶盖2-2下方的空间的阻力,避免分离结束后组织液滞留在顶盖2-2上方空间被组织残渣吸附;还可以在导引缘的外沿设置若干个上下相通的沟槽。为了方便在分离后将离心管内支架2取出,还可以在顶盖2-2或支架体2-1顶端设置有提耳2-12;利用镊子夹住提耳2-12将离心管内支架从离心管1取出;并利用顶盖2-2带出组织残渣。还可以在提耳2-12上设置有提耳孔2-121;通过钩子钩入提耳孔2-121,将离心管内支架从离心管1取出;并利用顶盖2-2带出组织残渣。由于离心管1底部为球面;支架体2-1的底部尺寸小,离心操作时,在惯性的作用下,支架体2-1底端基本可以处于离心管1底部的中心,支架体2-1底端承受向内挤压力较小;保证支架体2-1的中心轴与离心管1的中心轴可以同轴;导引缘2-11可以采用一个。但是,设置一个导引缘2-11,依靠支架体2-1底端定位,有可能不稳定;支架体2-1偏离后,增大导引缘2-11与离心管1的内壁之间的缝隙;导致组织残渣进入分离出的组织液。基于此,最好利用两个或多个导引缘2-11保证支架体2-1的中心轴与离心管1的中心轴可以同轴。设置两个或多个导引缘2-11时,导引缘2-11应沿支架体2-1的管状部分上下排布,同轴设置;支架体2-1底端仅用于支撑离心管1底部。还可以在顶盖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使得分离出的组织液更快地进入顶盖2-2下方的空间。支架体高度不宜太高或太低,应控制在离心管1高度的1/4至1/3;使顶盖2-2下方为组织液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能够使离心管1容纳更多的待处理组织。本实施例中的离心管内支架可以置入离心管内,通过内支架顶部的顶盖2-2将组织液和组织残渣分离,避免组织液被组织残渣吸附,提高了组织液的利用率。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技术,除此之外,还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而这些实施方式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领悟本技术思想后能够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管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架体顶端卡接或螺纹连接;支架体的上部为管状,下部为锥管状,底部开口;支架体顶部或顶盖的外缘设置有导引缘,所述导引缘与离心管的内壁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管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架体顶端卡接或螺纹连接;支架体的上部为管状,下部为锥管状,底部开口;支架体顶部或顶盖的外缘设置有导引缘,所述导引缘与离心管的内壁间隙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管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缘的外沿设置有若干个上下相通的沟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管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或所述支架体顶端设置有提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荣唐汉程范双喜秦晓晓韩莹琰郝敬虹刘超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