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万晶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34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研磨技术领域,尤其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包括药材输送管,所述药材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外壳体,所述药材输送管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进药斗,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外壳体与所述药材输送管,延伸至所述药材输送管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输送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输送轴与螺旋刀片相互协作,将长条状和大型块状的药材进行切割成小型块状,便于对中药材进行研磨,实现提高中药材研磨效率的效果,通过设置的研磨块和研磨圆环相互配合,提高了中药材的研磨效果,提高了药物研磨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研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研磨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中药随之应用得越来越多,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中药以其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疗效、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一些传统的中药(赤小豆、酸枣仁、白寇)在进行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研磨,将药材进行洗干净和晒干后,然后进行烘烤,到完全没有水分就可以进行研磨处理,但是某些药材呈块状或长条状,在对其进行研磨前需要对预处理,即人工将药材使用刀具进行切成小型块状,耗费人力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中药研磨的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中药研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中药研磨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输送轴与螺旋刀片相互协作,将长条状和大型块状的药材进行切割成小型块状,便于对中药材进行研磨,实现提高中药材研磨效率的效果,通过设置的研磨块和研磨圆环相互配合,提高了中药材的研磨效果,提高了药物研磨的效率,通过设置的底块和排料槽,便于研磨结束的药材进行排出。(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包括药材输送管,所述药材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外壳体,所述药材输送管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进药斗,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外壳体与所述药材输送管,延伸至所述药材输送管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输送轴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轴的外侧壁螺旋设置有螺旋刀片,所述输送轴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一端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输送轴通过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药材输送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刀片的间距沿着输送轴的外侧壁从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向着所述轴承座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药材输送管的外侧壁下方固定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下方设有研磨罐,所述药材输送管通过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研磨罐相连通,所述研磨罐的下方设有第二外壳体,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二外壳体与所述研磨罐,且延伸至所述研磨罐的内部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研磨罐的底部固定设有底块,所述转动轴贯穿所述底块,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固定设有研磨块,所述研磨罐的内壁位于所述研磨块的下方设有研磨圆环,所述研磨罐的外侧壁底端固定设有排料槽,所述排料槽与所述研磨罐相连通,所述研磨罐的外侧壁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研磨罐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柱,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研磨罐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进药斗、所述药材输送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研磨罐相互贯通。优选的,所述研磨圆环为边缘向中轴凹陷的圆环状。优选的,所述研磨圆环的外侧壁固定设有若干组凸起。优选的,所述研磨块为椭球状,所述研磨块设置的数目为若干,且所述研磨块沿着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等距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排料槽沿着水平线向下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半球状,且其外侧壁表面光滑。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底部与所述药材输送管的底部均固定设有支撑柱。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输送轴与螺旋刀片相互协作,将长条状和大型块状的药材进行切割成小型块状,便于对中药材进行研磨,实现提高中药材研磨效率的效果,通过设置的研磨块和研磨圆环相互配合,提高了中药材的研磨效果,提高了药物研磨的效率,通过设置的底块和排料槽,便于研磨结束的药材进行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研磨罐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研磨圆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药材输送管;2、进药斗;3、第一外壳体;4、进料管;5、研磨罐;6、控制面板;7、排料槽;8、支撑杆;9、底座;10、第二外壳体;11、支撑柱;12、第一驱动装置;13、联轴器;14、输送轴;15、螺旋刀片;16、轴承座;17、研磨块;18、研磨圆环;19、第二驱动装置;20、转动轴;21、底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包括药材输送管1,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外壳体3,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进药斗2,所述第一外壳体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12,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外壳体3与所述药材输送管1,延伸至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3与输送轴14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轴14的外侧壁螺旋设置有螺旋刀片15,所述输送轴14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的一端安装有轴承座16,所述输送轴14通过所述轴承座16与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刀片15的间距沿着输送轴14的外侧壁从所述联轴器13的一端向着所述轴承座16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外侧壁下方固定设有进料管4,作为本实施例而言,将中药材从进药斗2中放入,第一驱动装置1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启动第一驱动装置12,第一驱动装置12开始工作,第一驱动装置12的输出轴进行转动带动输送轴14进行运转,输送轴14的外侧壁缠绕设置有螺旋刀片15,螺旋刀片15的间距沿着输送轴14的外侧壁从联轴器13的一端向着轴承座16的一端逐渐减小,在输送轴14进行运转的同时,螺旋刀片15也开始围绕输送轴14的中轴开始转动,进药斗2、药材输送管1、进料管4与研磨罐5相互贯通,进药斗2中的药材从进药斗2排入到药材输送管1的内部,被螺旋刀片15进行切割,将长条状和大型块状的药材进行切割成小型块状,便于对中药材进行研磨,实现提高中药材研磨效率的效果,且在进行切割的同时,也对中药材进行输送,将药材输送到进料管4处时,切割完毕的药材从进料管4进入到研磨罐5的内部,所述进料管4的下方设有研磨罐5,所述药材输送管1通过所述进料管4与所述研磨罐5相连通,所述研磨罐5的下方设有第二外壳体10,所述第二外壳体10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19,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9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二外壳体10与所述研磨罐5,且延伸至所述研磨罐5的内部与转动轴20固定连接,所述研磨罐5的底部固定设有底块21,所述转动轴20贯穿所述底块21,所述转动轴20的外侧壁固定设有研磨块17,所述研磨罐5的内壁位于所述研磨块17的下方设有研磨圆环18,所述研磨罐5的外侧壁底端固定设有排料槽7,所述排料槽7与所述研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材输送管(1),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外壳体(3),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进药斗(2),所述第一外壳体(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12),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外壳体(3)与所述药材输送管(1),延伸至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3)与输送轴(14)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轴(14)的外侧壁螺旋设置有螺旋刀片(15),所述输送轴(14)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的一端安装有轴承座(16),所述输送轴(14)通过所述轴承座(16)与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刀片(15)的间距沿着输送轴(14)的外侧壁从所述联轴器(13)的一端向着所述轴承座(16)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外侧壁下方固定设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的下方设有研磨罐(5),所述药材输送管(1)通过所述进料管(4)与所述研磨罐(5)相连通,所述研磨罐(5)的下方设有第二外壳体(10),所述第二外壳体(10)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19),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9)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二外壳体(10)与所述研磨罐(5),且延伸至所述研磨罐(5)的内部与转动轴(20)固定连接,所述研磨罐(5)的底部固定设有底块(21),所述转动轴(20)贯穿所述底块(21),所述转动轴(20)的外侧壁固定设有研磨块(17),所述研磨罐(5)的内壁位于所述研磨块(17)的下方设有研磨圆环(18),所述研磨罐(5)的外侧壁底端固定设有排料槽(7),所述排料槽(7)与所述研磨罐(5)相连通,所述研磨罐(5)的外侧壁安装有控制面板(6),所述研磨罐(5)的底部设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杆(8),所述底座(9)通过所述支撑杆(8)与所述研磨罐(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材输送管(1),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外壳体(3),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进药斗(2),所述第一外壳体(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12),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外壳体(3)与所述药材输送管(1),延伸至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3)与输送轴(14)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轴(14)的外侧壁螺旋设置有螺旋刀片(15),所述输送轴(14)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的一端安装有轴承座(16),所述输送轴(14)通过所述轴承座(16)与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刀片(15)的间距沿着输送轴(14)的外侧壁从所述联轴器(13)的一端向着所述轴承座(16)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药材输送管(1)的外侧壁下方固定设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的下方设有研磨罐(5),所述药材输送管(1)通过所述进料管(4)与所述研磨罐(5)相连通,所述研磨罐(5)的下方设有第二外壳体(10),所述第二外壳体(10)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19),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9)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二外壳体(10)与所述研磨罐(5),且延伸至所述研磨罐(5)的内部与转动轴(20)固定连接,所述研磨罐(5)的底部固定设有底块(21),所述转动轴(20)贯穿所述底块(21),所述转动轴(20)的外侧壁固定设有研磨块(17),所述研磨罐(5)的内壁位于所述研磨块(17)的下方设有研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万晶
申请(专利权)人:孙万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