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27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竖向固连于混料筒顶端的电机、连接于混料筒顶端右侧的入料管、以及开设于混料筒底端左侧的出料口;所述混料筒的内腔连接有搅动架,该搅动架与电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对粘胶原液与辅料产生磨切效果并且进行圆周搅拌,加快了粘胶的搅拌速率以及粘胶的导出速度,提高了粘胶的搅拌效果,同时旋转刮去附着在混料筒内腔侧壁上的粘胶,降低附着在混料筒上的粘胶对混料筒造成的侵蚀,延长了混料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粘胶生产
,尤其涉及粘胶纤维原液的混合设备
,具体为一种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粘胶纤维是以天然纤维素为基本原料,经过纤维素磺酸酯溶液纺制而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的制备又称为原液制备,在粘胶生产时,需要对原液与辅料进行混合,这时候需要使用到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粘胶生产混料装置,只是单单对粘胶原液与辅料进行圆周搅拌,粘胶导出速度慢,搅拌速率慢,粘胶的搅拌效果差,同时在长期使用混料装置进行粘胶生产时,粘胶会大量附着在混料筒内腔侧壁上对混料筒造成的侵蚀,影响了混料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粘胶导出速度慢,搅拌速率慢,粘胶的搅拌效果差,粘胶会大量附着在混料筒内腔侧壁上对混料筒造成侵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竖向固连于混料筒顶端的电机、连接于混料筒顶端右侧的入料管、以及开设于混料筒底端左侧的出料口;所述混料筒的内腔连接有搅动架,该搅动架与电机相连接;所述搅动架包括垂直延伸入混料筒内腔中部的搅拌轴、位于混料筒内腔并套接在搅拌轴外表面的搅拌杆、以及位于混料筒内腔并固定连接在搅拌轴轴底端的拨料架,该拨料架用于搅动粘胶原液并刮去附着于混料筒内腔筒侧壁的粘胶。优选的,所述搅拌轴的顶端延伸出混料筒上方位置固定套接有联轴器,该联轴器的顶端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相连。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包括固定套接在搅拌轴外表面的连柱、以及镜像连接于连柱外侧壁的横杆。优选的,所述拨料架包括固定连接于搅拌轴轴底端的定块、以及固连于定块外侧壁的刮料板;所述定块的俯视外形呈矩形结构,所述刮料板的外侧壁不与搅拌杆表面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刮料板的主视外形呈“L”形结构,该刮料板的横直段底端贴于混料筒的内腔底面,且刮料板的竖直段左侧壁贴在混料筒的内侧筒壁上,刮料板的竖直段顶端不与混料筒内腔顶面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刮料板的板体中部开设有贯通的通孔,该通孔的截面外形呈“L”状结构,所述通孔的孔壁间隔连接有凸齿,该凸齿的整体外形呈三棱锥结构。优选的,所述混料筒的左侧壁开设有贯通的插孔,该插孔的孔腔与出料口横向贯通,且插孔内横向活动插接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用于活动封堵出料口,该挡料板的俯视外形呈半圆形结构;所述挡料板的左侧弧面延伸出混料筒左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拉杆,且拉杆的截面外形呈倒“T”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能够在对粘胶原液与辅料产生磨切效果并且进行圆周搅拌,加快了粘胶的搅拌速率以及粘胶的导出速度,提高了粘胶的搅拌效果,同时旋转刮去附着在混料筒内腔侧壁上的粘胶,降低附着在混料筒上的粘胶对混料筒造成的侵蚀,延长了混料筒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该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的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搅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刮料板的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混料筒的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挡料板的结构俯视图。图中:1混料筒、11入料管、12出料口、13插孔、2电机、21输出轴、22联轴器、3搅动架、31搅拌轴、32搅拌杆、321连柱、322横杆、33拨料架、331定块、332刮料板、3321通孔、3322凸齿、4挡料板、41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1、竖向固连于混料筒1顶端的电机2、连接于混料筒1顶端右侧的入料管11、以及开设于混料筒1底端左侧的出料口12;混料筒1的内腔连接有搅动架3,该搅动架3与电机2相连接;搅动架3包括垂直延伸入混料筒1内腔中部的搅拌轴31、位于混料筒1内腔并套接在搅拌轴31外表面的搅拌杆32、以及位于混料筒1内腔并固定连接在搅拌轴31轴底端的拨料架33,该拨料架33用于搅动粘胶原液并刮去附着于混料筒1内腔筒侧壁的粘胶。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搅拌轴31的顶端延伸出混料筒1上方位置固定套接有联轴器22,该联轴器22的顶端与电机2的输出轴21传动相连;搅拌杆32包括固定套接在搅拌轴31外表面的连柱321、以及镜像连接于连柱321外侧壁的横杆322;拨料架33包括固定连接于搅拌轴31轴底端的定块331、以及固连于定块331外侧壁的刮料板332;定块331的俯视外形呈矩形结构,刮料板332的外侧壁不与搅拌杆32表面相接触;刮料板332的主视外形呈“L”形结构,该刮料板332的横直段底端贴于混料筒1的内腔底面,且刮料板332的竖直段左侧壁贴在混料筒1的内侧筒壁上,刮料板332的竖直段顶端不与混料筒1内腔顶面相接触;刮料板332的板体中部开设有贯通的通孔3321,该通孔3321的截面外形呈“L”状结构,通孔3321的孔壁间隔连接有凸齿3322,该凸齿3322的整体外形呈三棱锥结构;三棱锥结构的凸齿3322,能够在刮料板332旋转的带动下,对粘胶原液与辅料产生旋转磨切的效果,细化粘胶原液与辅料的颗粒,使得粘胶原液与辅料更加均匀混合。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所示,混料筒1的左侧壁开设有贯通的插孔13,该插孔13的孔腔与出料口12横向贯通,且插孔13内横向活动插接有挡料板4;挡料板4用于活动封堵出料口12,该挡料板4的俯视外形呈半圆形结构;挡料板4的左侧弧面延伸出混料筒1左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拉杆41,且拉杆41的截面外形呈倒“T”形结构。在本技术中,采用型号为Y80M1-4或Y180L-4、同步转速1500r/min的电机2,其电机2的使用原理和具体结构为市场上的公知技术,故在此不作赘述;在电机2通电启动的过程中,电机2的输出轴21圆周旋转,在联轴器22的传动作用下带动搅拌轴31同步旋转,以此带动搅动架3整体圆周旋转;当搅动架3在圆周旋转的过程中,搅拌杆32与拨料架33随搅拌轴31的圆周旋转而同步旋转,拨料架33与搅拌杆32持续对粘胶原液进行搅拌混合。工作原理:该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预先推动挡料板4,依靠挡料板4封堵住出料口12,再启动电机2;然后通过入料管11将粘胶原液注入到混料筒1内,再加以粘胶生产的各种辅料如碱液或二氧化碳等,此时圆周旋转的搅拌杆32和拨料架33,对粘胶原液进行搅拌,使得粘胶原液与各种辅料相混合;在进行混合作业的过程中,搅拌杆32与搅动架3在圆周旋转时不断对原液进行旋转搅动,在原液混合时,原液会来回穿梭在刮料板332的通孔3321内,原液会与通孔3321内的凸齿3322产生充分接触,当凸齿3322随刮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1)、竖向固连于混料筒(1)顶端的电机(2)、连接于混料筒(1)顶端右侧的入料管(11)、以及开设于混料筒(1)底端左侧的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1)的内腔连接有搅动架(3),该搅动架(3)与电机(2)相连接;所述搅动架(3)包括垂直延伸入混料筒(1)内腔中部的搅拌轴(31)、位于混料筒(1)内腔并套接在搅拌轴(31)外表面的搅拌杆(32)、以及位于混料筒(1)内腔并固定连接在搅拌轴(31)轴底端的拨料架(33),该拨料架(33)用于搅动粘胶原液并刮去附着于混料筒(1)内腔筒侧壁的粘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1)、竖向固连于混料筒(1)顶端的电机(2)、连接于混料筒(1)顶端右侧的入料管(11)、以及开设于混料筒(1)底端左侧的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1)的内腔连接有搅动架(3),该搅动架(3)与电机(2)相连接;所述搅动架(3)包括垂直延伸入混料筒(1)内腔中部的搅拌轴(31)、位于混料筒(1)内腔并套接在搅拌轴(31)外表面的搅拌杆(32)、以及位于混料筒(1)内腔并固定连接在搅拌轴(31)轴底端的拨料架(33),该拨料架(33)用于搅动粘胶原液并刮去附着于混料筒(1)内腔筒侧壁的粘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31)的顶端延伸出混料筒(1)上方位置固定套接有联轴器(22),该联轴器(22)的顶端与电机(2)的输出轴(21)传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32)包括固定套接在搅拌轴(31)外表面的连柱(321)、以及镜像连接于连柱(321)外侧壁的横杆(3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生产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架(33)包括固定连接于搅拌轴(31)轴底端的定块(331)、以及固连于定块(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凯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银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