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13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包括呼吸罩壳,呼吸罩壳的凸面中间粘贴固定有与呼吸罩壳内腔连通的长圆形壳,长圆形壳的中间套接有长圆形块,长圆形块的顶面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的卡接板,长圆形块通过两个卡接板卡接在长圆形壳的内部,长圆形块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呼吸管、第二呼吸管和连通孔,连通孔的中间套接有人工呼吸管,人工呼吸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橡胶口罩,人工呼吸管的底端套接有第二橡胶口罩,解决了现有的呼吸导管与面罩之间的固定连接,不方便将呼吸导管和面罩进行脱离清洗,同时在面罩上缺少在病人开始自主呼吸初期的呼吸管,影响病人不进行输氧后初期的呼吸作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
本技术属于医用呼吸器
,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在手术过程中或者手术后期通常需要对病人进行输氧,输氧过程中病人通常需要人工呼吸器进行吸氧操作。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152857U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面罩的顶端一侧设有氧气输送导管,氧气输送导管上设有第二单向进气阀,面罩的顶端正上方设有定位管套,人工呼吸导管套接在定位管套内部,定位管套内设有卡合凹槽,人工呼吸导管的底端外缘上固定设有密封橡胶环,密封橡胶环可卡接在卡合凹槽内;人工呼吸导管的顶端端设有可插拔的一次性橡胶口罩,底端设有可插拔的输气端口,人工呼吸导管的中上部还设有第一单向进气阀,人工呼吸导管的中上部外缘上设有密封卡和盖,密封卡和盖可套在定位管套的外侧;面罩的顶端设有防漏气的橡胶挡片。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呼吸导管与面罩之间的固定连接,不方便将呼吸导管和面罩进行脱离清洗,同时在面罩上缺少在病人开始自主呼吸初期的呼吸管,影响病人不进行输氧后初期的呼吸作用,且人工呼吸导管与面罩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利于不同脸型的病人的人工呼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呼吸导管与面罩之间的固定连接,不方便将呼吸导管和面罩进行脱离清洗,同时在面罩上缺少在病人开始自主呼吸初期的呼吸管,影响病人不进行输氧后初期的呼吸作用,且人工呼吸导管与面罩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利于不同脸型的病人的人工呼吸使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包括呼吸罩壳,所述呼吸罩壳的凸面中间粘贴固定有与呼吸罩壳内腔连通的长圆形壳,所述长圆形壳的中间套接有长圆形块,所述长圆形块的顶面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的卡接板,所述长圆形块通过两个卡接板卡接在所述长圆形壳的内部,所述长圆形块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呼吸管、第二呼吸管和连通孔,所述第一呼吸管、第二呼吸管和连通孔分别与所述呼吸罩壳的内腔连通,所述连通孔的中间套接有人工呼吸管,所述人工呼吸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橡胶口罩,所述人工呼吸管的底端延伸至呼吸罩壳的内腔且在其延伸端套接有第二橡胶口罩。优选的,所述第一呼吸管、第二呼吸管和人工呼吸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门。优选的,所述第二呼吸管的外侧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具体为用于与氧气管连通的L型管。优选的,所述连通孔的内部粘贴固定有三个相互平行的密封圈,且密封圈为中空橡胶圈,所述人工呼吸管在密封圈的作用下稳定套接在连通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呼吸罩壳的开口端粘贴固定有硅胶垫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呼吸罩壳上面安装有长圆形壳,将长圆形块通过卡接板卡接在长圆形壳的内部,且在长圆形块的中间开设有用于呼吸器使用的两个呼吸管和一个连通孔,从而使得呼吸罩壳在使用结束能能将长圆形块从罩壳内部拿下拆开进行清洗,从而避免了清洗盲区的出现,提高了呼吸罩壳的清洗质量,避免出现因为清洗不彻底而引起感染的现象。2、本技术通过在长圆形块的中间安装有两个呼吸管,其中一个呼吸管用于与输氧机之间连接使用,另一个用于病人在自主呼吸初期与外界连通使用,从而使得病人开始自主呼吸时有缓冲作用,出现呼吸问题能及时通过呼吸管的切换使用重新进行外部供氧操作,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3、本技术通过在长圆形块中间的连通孔内粘贴有三个密封圈,且且密封圈为中空橡胶圈,将人工呼吸管通过密封圈的作用卡在连通孔内部,三个密封圈协同作用既能避免连通孔与人工呼吸管之间发生漏气发现,又能通过橡胶的密封圈完成人工呼吸管的位置的限定,便于不同脸型的病人人工呼吸过程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长圆形块连接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连通孔内部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呼吸罩壳;11-硅胶垫圈;2-长圆形壳;3-长圆形块;31-卡接板;32-第一呼吸管;33-第二呼吸管;34-连通孔;35-密封圈;4-人工呼吸管;41-第一橡胶口罩;42-第二橡胶口罩;5-连接管;6-控制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包括呼吸罩壳1,所述呼吸罩壳1的凸面中间粘贴固定有与呼吸罩壳1内腔连通的长圆形壳2,所述长圆形壳2的中间套接有长圆形块3,所述长圆形块3的顶面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的卡接板31,所述长圆形块3通过两个卡接板31卡接在所述长圆形壳2的内部,呼吸罩壳1使用结束后通过卡接板31的作用将长圆形块3从长圆形壳2的内部拿下,然后将其拆开进行清洗,能避免清洗盲区的出现,提高了清洗质量。所述长圆形块3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呼吸管32、第二呼吸管33和连通孔34,所述第一呼吸管32、第二呼吸管33和连通孔34分别与所述呼吸罩壳1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呼吸管32、第二呼吸管33和人工呼吸管4上均安装有控制阀门6,所述第一呼吸管32用于病人自主呼吸初期与外界呼吸连通使用,所述第二呼吸管33的外侧套接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具体为用于与氧气管连通的L型管。所述连通孔34的中间套接有人工呼吸管4,所述人工呼吸管4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橡胶口罩41,所述人工呼吸管4的底端延伸至呼吸罩壳1的内腔且在其延伸端套接有第二橡胶口罩42,用于在病人紧急情况下人工呼吸使用,在拆卸清洗时将第二橡胶口罩42拿下即可将人工呼吸管4从连通孔34内部拿出,然后进行清洗。所述连通孔34的内部粘贴固定有三个相互平行的密封圈35,且密封圈35为中空橡胶圈,所述人工呼吸管4在密封圈35的作用下稳定套接在连通孔34的内部,在密封圈35的作用下能避免连通孔34与人工呼吸管4之间发生漏气发现,又能通过橡胶的密封圈35完成人工呼吸管4的位置的限定,便于不同脸型的病人人工呼吸过程中使用。为了便于呼吸罩壳1在面部贴合使用,所述呼吸罩壳1的开口端粘贴固定有硅胶垫圈11。综上,使用时,将呼吸罩壳1通过医院现有的连接带与病人面部件贴合,需要外界供氧时,将连接管5与氧气管之间连接,同时将第一呼吸管32与人工呼吸管4上的控制阀门6关闭,将第二呼吸管33上面的控制阀门打开,即可进行外界供氧;需要人工呼吸时,将下压人工呼吸管4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包括呼吸罩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罩壳(1)的凸面中间粘贴固定有与呼吸罩壳(1)内腔连通的长圆形壳(2),所述长圆形壳(2)的中间套接有长圆形块(3),所述长圆形块(3)的顶面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的卡接板(31),所述长圆形块(3)通过两个卡接板(31)卡接在所述长圆形壳(2)的内部,所述长圆形块(3)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呼吸管(32)、第二呼吸管(33)和连通孔(34),所述第一呼吸管(32)、第二呼吸管(33)和连通孔(34)分别与所述呼吸罩壳(1)的内腔连通,所述连通孔(34)的中间套接有人工呼吸管(4),所述人工呼吸管(4)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橡胶口罩(41),所述人工呼吸管(4)的底端延伸至呼吸罩壳(1)的内腔且在其延伸端套接有第二橡胶口罩(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包括呼吸罩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罩壳(1)的凸面中间粘贴固定有与呼吸罩壳(1)内腔连通的长圆形壳(2),所述长圆形壳(2)的中间套接有长圆形块(3),所述长圆形块(3)的顶面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的卡接板(31),所述长圆形块(3)通过两个卡接板(31)卡接在所述长圆形壳(2)的内部,所述长圆形块(3)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呼吸管(32)、第二呼吸管(33)和连通孔(34),所述第一呼吸管(32)、第二呼吸管(33)和连通孔(34)分别与所述呼吸罩壳(1)的内腔连通,所述连通孔(34)的中间套接有人工呼吸管(4),所述人工呼吸管(4)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橡胶口罩(41),所述人工呼吸管(4)的底端延伸至呼吸罩壳(1)的内腔且在其延伸端套接有第二橡胶口罩(42)。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凯杨英张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