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手术后患者手限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2990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后患者手限制装置,包括手套、第一系绳、第二系绳、第三系绳、第四系绳和第五系绳,所述手套上的大拇指处、食指处、中指处、无名指处和小拇指处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绳道、第二绳道、第三绳道、第四绳道和第五绳道,所述第一绳道、第二绳道、第三绳道、第四绳道和第五绳道均从所述手套上相对应指的指肚延伸至所述手套的掌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后患者手限制装置,下压按钮,转轴旋转缠绕第三系绳,患者手指并拢呈握拳姿势,避免拔管操作,可维持适当舒适的握拳姿势,患者不会产生不适感,再次按压按钮,可松开手套,当患者夜里需要上厕所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医护人员又不在患者身边,患者可自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手术后患者手限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术后保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后患者手限制装置。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后,多数患者会被放置多种管子,包括引流管、胃管、营养管、造瘘管、气管插管等。但有些患者术后尚未清醒,手会乱动;有些患者睡眠中也会手乱动;还有些患者心情烦躁。这些患者均会拔除身上的各种管子,而产生非计划拔管。患者身上的各种管子都是对患者有重要治疗用途的。一旦拔除很难重置,可能会产生严重危害。因此,患者手术应做适当限制。传统的方法是将患者手绑在床沿或固定的物体上。但这样,患者很难受,心理和生理上均难以接受,医学伦理上也并不支持,实际上患者拔管主要是手部运动。拔管的过程主要是手指抓住管子而拉出的过程。因此,只要限制住手指,不让手指抓住管子就能防止拔管事件,因此我们设计一种外科手术后患者手限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科手术后患者手限制装置,具备患者手指无法抓管、手部呈握拳姿势、降低患者不适感、自己可操作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手术后患者手限制装置,包括手套(1)、第一系绳(7)、第二系绳(8)、第三系绳(9)、第四系绳(10)和第五系绳(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1)上的大拇指处、食指处、中指处、无名指处和小拇指处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绳道(2)、第二绳道(3)、第三绳道(4)、第四绳道(5)和第五绳道(6),所述第一绳道(2)、第二绳道(3)、第三绳道(4)、第四绳道(5)和第五绳道(6)均从所述手套(1)上相对应指的指肚延伸至所述手套(1)的掌部,所述第一系绳(7),第二系绳(8)、第三系绳(9)、第四系绳(10)和第五系绳(11)分别对应位于第一绳道(2)、第二绳道(3)、第三绳道(4)、第四绳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手术后患者手限制装置,包括手套(1)、第一系绳(7)、第二系绳(8)、第三系绳(9)、第四系绳(10)和第五系绳(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1)上的大拇指处、食指处、中指处、无名指处和小拇指处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绳道(2)、第二绳道(3)、第三绳道(4)、第四绳道(5)和第五绳道(6),所述第一绳道(2)、第二绳道(3)、第三绳道(4)、第四绳道(5)和第五绳道(6)均从所述手套(1)上相对应指的指肚延伸至所述手套(1)的掌部,所述第一系绳(7),第二系绳(8)、第三系绳(9)、第四系绳(10)和第五系绳(11)分别对应位于第一绳道(2)、第二绳道(3)、第三绳道(4)、第四绳道(5)和第五绳道(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后患者手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系绳(9)一端固定在第三绳道(4)中的顶部、另一端穿出第三绳道(4)并超过所述手套(1)的腕部,所述第一系绳(7)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绳道(2)中的顶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三系绳(9)上,所述第二系绳(8)的一端固定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光王黎芳赵唯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