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外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2987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胫骨外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以及将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捆绑在小腿上的捆绑带(3),所述第一部分(1)包括第一上护板(1.1)、第一下护板(1.2)、第一上固定板(1.3)和第一下固定板(1.4),所述第一上护板(1.1)通过第一上万向球接头(1.5)与所述第一上固定板(1.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下护板(1.2)通过第一下万向球接头(1.6)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1.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上固定板(1.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带(1.7)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1.4)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部分(2)与所述第一部分(1)结构相同。其能实现胫骨的固定,且调节方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胫骨外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涉及一种骨科用的医疗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胫骨外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骨折是骨科中最常见的疾病,而胫骨骨折又是骨折疾病中常见的疾病。在胫骨骨折后,需要使用固定装置对胫骨骨折部分进行固定,以便于骨折部位的恢复。目前治疗胫骨骨折的固定钢件应用广泛,包括加压钢件、重建钢件、解剖钢件、锁定钢件及加压锁定钢件等。但是,现有的这些固定钢件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不便于固定,使用不方便等。为此,专利号为201611159886.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胫骨外固定装置,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一些问题。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缺点:1、其调节不方便,要么不能调节,要么需要依靠拉动调节。2、其只能实现竖直方向的调节,无法根据病人的不同实现其它角度的调节,调节范围受限。3、其必须使用螺钉进行连接盒固定,操作比较费时费力。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胫骨外固定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胫骨外固定装置,其能实现胫骨骨折部位的固定且固定效果好,同时,其调节方便,适用范围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胫骨外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捆绑在小腿上的捆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上护板、第一下护板、第一上固定板和第一下固定板,所述第一上护板通过第一上万向球接头与所述第一上固定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下护板通过第一下万向球接头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上固定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上护板、第二下护板、第二上固定板和第二下固定板,所述第二上护板通过第二上万向球接头与所述第二上固定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下护板通过第二下万向球接头与所述第二下固定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上固定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带与所述第二下固定板的另一端相连。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上护板、第一下护板、第一上固定板和第一下固定板的截面呈弧形以便于贴合小腿。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上护板、第一下护板、第一上固定板和第一下固定板上都设有供所述捆绑带穿过的第一捆绑带穿孔。再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上固定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下固定板的另一端都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带穿过的第一连接带穿孔。另一方面,其中,所述第二上护板、第二下护板、第二上固定板和第二下固定板的截面也呈弧形以便于贴合小腿。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二上护板、第二下护板、第二上固定板和第二下固定板上都设有供所述捆绑带穿过的第二捆绑带穿孔。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二上固定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下固定板的另一端都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带穿过的第二连接带穿孔。再另一方面,其中,所述第一上护板、第一下护板、第一上固定板、第一下固定板、所述第二上护板、第二下护板、第二上固定板和第二下固定板都由钢板制成。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上护板、第一下护板、第一上固定板、第一下固定板、所述第二上护板、第二下护板、第二上固定板和第二下固定板的内侧都内衬有棉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胫骨外固定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其由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通过捆绑带固定到小腿上,从而使得其固定和使用非常方便。2、其护板和固定板之间通过万向球接头连接,使得护板和固定板之间的角度能够进行微调,以满足病人舒适性和个性化需求。3、其每部分设有两个固定板,且固定板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连接带调节,从而适合不同腿长、不同骨折部位的病人使用,进一步扩大了其使用范围。4、其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胫骨外固定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胫骨外固定装置的第一部分的正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胫骨外固定装置的第二部分的正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二步说明,实施例的内容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胫骨外固定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胫骨外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结构类似,对称设置。当使用时,通过捆绑带3将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捆绑在小腿上以便于对胫骨进行外固定。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胫骨外固定装置的第一部分的正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部分1包括第一上护板1.1、第一下护板1.2、第一上固定板1.3和第一下固定板1.4。其中,所述第一上护板1.1通过第一上万向球接头1.5与所述第一上固定板1.3的一端相连。例如,所述第一上护板1.1中设有第一上球窝,所述第一上固定板1.3的一端外侧设有第一上连接球,所述第一上连接球设置在所述第一上球窝中形成所述第一上万向球接头1.5。由于所述第一上护板1.1通过第一上万向球接头1.5与所述第一上固定板1.3的一端相连,使得所述第一上护板1.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上固定板1.3调节角度,从而能够根据病人的病情以及个性化需求而合理地设定所述第一上护板1.1的位置。类似地,所述第一下护板1.2通过第一下万向球接头1.6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1.4的一端相连。例如,所述第一下护板1.2中设有第一下球窝,所述第一下固定板1.4的一端外侧设有第一下连接球,所述第一下连接球设置在所述第一下球窝中形成所述第一下万向球接头1.6。由于所述第一下护板1.2通过第一下万向球接头1.6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1.4的一端相连,使得所述第一下护板1.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1.4调节角度,从而能够根据病人的病情以及个性化需求而合理地设定所述第一下护板1.2的位置。所述第一上固定板1.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带1.7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1.4的另一端相连。这样,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连接带1.7,能够调节所述第一上固定板1.3和所述第一下固定板1.4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根据病人腿长的不同、胫骨骨折部位的不同而合理地设置所述第一上固定板1.3和所述第一下固定板1.4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上护板1.1、第一下护板1.2、第一上固定板1.3和第一下固定板1.4的截面呈弧形以便于贴合小腿。更优选地,所述第一上护板1.1、第一下护板1.2、第一上固定板1.3和第一下固定板1.4的截面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逐渐减小,与人的小腿的从上到下逐渐变细类似,从而便于更好地贴合小腿。另一优选方式中,所述第一上护板1.1、第一下护板1.2、第一上固定板1.3和第一下固定板1.4上都设有供所述捆绑带3穿过的第一捆绑带穿孔。这样,便于使用所述捆绑带3将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捆绑在小腿上。而且,由于所述第一上护板1.1、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胫骨外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以及将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捆绑在小腿上的捆绑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包括第一上护板(1.1)、第一下护板(1.2)、第一上固定板(1.3)和第一下固定板(1.4),所述第一上护板(1.1)通过第一上万向球接头(1.5)与所述第一上固定板(1.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下护板(1.2)通过第一下万向球接头(1.6)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1.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上固定板(1.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带(1.7)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1.4)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部分(2)包括第二上护板(2.1)、第二下护板(2.2)、第二上固定板(2.3)和第二下固定板(2.4),所述第二上护板(2.1)通过第二上万向球接头(2.5)与所述第二上固定板(2.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下护板(2.2)通过第二下万向球接头(2.6)与所述第二下固定板(2.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上固定板(2.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带(2.7)与所述第二下固定板(2.4)的另一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骨外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以及将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捆绑在小腿上的捆绑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包括第一上护板(1.1)、第一下护板(1.2)、第一上固定板(1.3)和第一下固定板(1.4),所述第一上护板(1.1)通过第一上万向球接头(1.5)与所述第一上固定板(1.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下护板(1.2)通过第一下万向球接头(1.6)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1.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上固定板(1.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带(1.7)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1.4)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部分(2)包括第二上护板(2.1)、第二下护板(2.2)、第二上固定板(2.3)和第二下固定板(2.4),所述第二上护板(2.1)通过第二上万向球接头(2.5)与所述第二上固定板(2.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下护板(2.2)通过第二下万向球接头(2.6)与所述第二下固定板(2.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上固定板(2.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带(2.7)与所述第二下固定板(2.4)的另一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护板(1.1)、第一下护板(1.2)、第一上固定板(1.3)和第一下固定板(1.4)的截面呈弧形以便于贴合小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胫骨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护板(1.1)、第一下护板(1.2)、第一上固定板(1.3)和第一下固定板(1.4)上都设有供所述捆绑带(3)穿过的第一捆绑带穿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轩刘京升冯海军陈彦强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