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用皮下隧道器
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具体说是一种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用皮下隧道器。
技术介绍
动静脉内瘘的隧道器在操作时,会预先设计隧道线路,从一端皮肤切口在皮下以一定弧度移行到另一端切口,之后将人工血管从穿出的一端切口牵引回到穿入的切口,再实施人工血管两端的血管吻合及后续操作。但是,现有技术中,1.部分隧道器未设置扩张罩或套筒,血管固定后直接拖拽,受力较大容易脱落。2.人工血管须绑扎于隧道器上后操作,操作相对复杂,效率降低。3.部分带套筒隧道器为适用于不同弧度隧道,需要预先配备不同弧度的主杆及套筒(尤其是套筒),配件众多,携带及收纳麻烦。4.主杆须配合套筒使用,两者长度相近,固定人工血管预留空间较小,操作相对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用皮下隧道器,能够克服上述问题,使带回的人工血管不会脱落且连接和取下方便快速,隧道器主杆仅一根可以使用不同弯曲度要求,且各部件可反复消毒使用,可独立更换。所述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用皮下隧道器,由依次连接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用皮下隧道器,由依次连接的手柄(1)、隧道器主杆(2)、螺杆(17)和扩张器(3)组成,其特征在于:/n所述螺杆(17)设于所述隧道器主杆(2)的前端部,所述扩张器(3)设有扩张罩(4),螺杆(17)设有环形的凹槽(5)将螺纹分为至少两段;/n所述扩张罩(4)的后部为圆柱形筒状,向前端直径连续平滑缩小,扩张罩(4)的前端设有带内螺纹贯通的扩张罩螺孔(7),扩张罩螺孔(7)轴线与扩张罩(4)的轴线重合,扩张罩(4)通过扩张罩螺孔与螺杆(17)螺纹连接,所述凹槽(5)两侧的螺纹相对于跨设凹槽两侧的扩张罩螺孔(7)均设置有配套的直径和螺距;/n所述隧道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用皮下隧道器,由依次连接的手柄(1)、隧道器主杆(2)、螺杆(17)和扩张器(3)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17)设于所述隧道器主杆(2)的前端部,所述扩张器(3)设有扩张罩(4),螺杆(17)设有环形的凹槽(5)将螺纹分为至少两段;
所述扩张罩(4)的后部为圆柱形筒状,向前端直径连续平滑缩小,扩张罩(4)的前端设有带内螺纹贯通的扩张罩螺孔(7),扩张罩螺孔(7)轴线与扩张罩(4)的轴线重合,扩张罩(4)通过扩张罩螺孔与螺杆(17)螺纹连接,所述凹槽(5)两侧的螺纹相对于跨设凹槽两侧的扩张罩螺孔(7)均设置有配套的直径和螺距;
所述隧道器主杆(2)的直径比螺杆(17)的螺纹牙底直径小0~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隧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器(3)还设有限位器(8),限位器(8)前部为轴心带内螺纹的圆柱形筒状,用于与所述螺杆(17)螺纹连接,在扩张罩的内部稳定扩张罩,限位器(8)的后部设有多个向后伸出的夹持片(9),用于将限位器(8)后方的人工血管(11)固定于隧道器主杆(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下隧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9)的尾端设有向内凸出的夹持头(12);在限位器(8)螺纹连接于螺杆(17)时,所述夹持头(12)与所述螺杆(17)侧面之间的径向间距为0.2~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下隧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设有两圈,凹槽两侧的螺纹均设有相同的旋向,后部的一圈为后凹槽(5b),当扩张罩(4)的前端向前对着螺杆(17)的柱面前端、且限位器(8)前端抵靠在扩张罩(4)的扩张罩螺孔(7)尾端时,所述夹持头(12)对齐并嵌于后凹槽(5b)内;前部的一圈为前凹槽(5a),当扩张罩(4)的前端向后对着螺杆(17)的螺纹后端、且限位器(8)前端抵靠在扩张罩(4)的扩张罩螺孔(7)尾端时,所述夹持头(12)对齐并嵌于前凹槽(5a)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下隧道器,其特征在于:当夹持头(12)对齐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