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及干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88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及干手器。电气元件安装结构设于干手器的外壳内,包括基座、电气元件以及限位机构,所述基座为柔性材料,所述电气元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外壳内侧,且限位机构为刚性构件,所述限位机构可抵住基座并调整基座的柔性位移。干手器包括外壳、出风管以及上述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所述出风管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出风管的一端露出外壳以形成出风口,所述固定盖压住所述基座,并安装于所述出风管上,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用于外壳拆装时调整基座的柔性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及干手器,结构简单,能保证电气元件与外壳的限位孔始终对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及干手器
本技术涉及干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及干手器。
技术介绍
干手器是一种卫浴间用于烘干双手或者吹干双手的洁具电器,是先进、理想的卫生清洁器具和设备。它主要运用于宾馆、餐馆、科研机构、医院、公共娱乐场所和每个家庭的卫生间。当洗手后,将双手伸在自动干手器的出风口下,干手器会自动送出舒适的风,迅速使双手去湿变干。无需使用毛巾擦干手上水分,可防止疾病交叉感染;且可避免使用纸巾擦干双手,绿色环保,节约自然资源。现有的干手器包括外壳与内部构件,外壳用于盖住内部构件并起保护装饰作用,且现有干手器结构趋向于避免在外壳上安装任何电气元件,以提高外壳拆装的便利性。当干手器在装配、安装、维护过程中,外壳需要拆卸和安装,在每次拆装外壳过程中,由于卡位精度的原因,外壳与内部构件的相对位置都会发生细微变化,而部分电气元件需要穿过外壳上开设的孔以露出供使用者观察或使用,但是现有的电气元件通常采用刚性固定,外壳装回后会造成电气元件与外壳的孔不对位,严重的会由于电气元件的阻隔而导致无法正常装回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及干手器,结构简单,能保证电气元件与外壳的限位孔始终对位。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气元件安装结构,设于干手器的外壳内,包括基座、电气元件以及限位机构,所述基座为柔性材料,所述电气元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外壳内侧,且限位机构为刚性构件,所述限位机构可抵住基座并调整基座的柔性位移。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材料为橡胶。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气元件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基座的靠近所述限位机构的一侧,所述固定架与所述限位机构抵接,所述限位机构带动所述固定架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基座发生柔性位移。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的材质为刚性材质;所述基座、电气元件和固定架通过螺栓配合固定连接。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侧面还设有若干调节窗口。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气元件为灯光元件,包括光源和电路板,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为透明材料,且限位机构设有若干凸台,所述凸台可穿过外壳上开设的限位孔,且凸台与限位孔的尺寸和数量相同,以投射所述灯光元件发出的光。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气元件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盖,所述固定盖压住所述基座,用于将所述基座安装于干手器的内部构件上。本技术提供一种干手器,包括外壳、出风管以及上述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所述出风管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出风管的一端露出外壳以形成出风口,所述固定盖压住所述基座,并安装于所述出风管上,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用于外壳拆装时调整基座的柔性位移。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的外壁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出风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固定盖设有内凹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相配合形成限位部,用于所述固定盖在出风管周向的限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及干手器,电气元件安装于柔性材质的基座上,限位机构安装于干手器的外壳内壁上,当再次安装外壳时,限位机构能够推动基座做一定幅度的柔性位移,从而保证电气元件始终对准与外壳上的限位孔,避免拆装外壳过程中造成的电气元件与外壳的孔不对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干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壳和限位机构的装配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干手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干手器在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区域的局部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的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外壳;2、基座;3、电气元件;4、限位机构;5、固定架;6、连接孔;7、出风管;8、固定盖;9、限位部;10、固定部;11、限位孔;12、出风口;21、调节窗口;22、通孔;41、凸台;71、滑块;8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请参考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气元件3安装结构,设于干手器的外壳1内,包括基座2、电气元件3以及限位机构4,基座2为柔性材料,电气元件3安装于基座2上,限位机构4固定于外壳1内侧,且限位机构4为刚性构件,限位机构4可抵住基座2并调整基座2的柔性位移。基座2采用具备一定柔软度或柔韧性的材料制成,能够对安装于基座2上的电气元件3的位置移动进行柔性调节。当再次安装外壳1时,限位机构4能够推动基座2做一定幅度的柔性位移,从而保证电气元件3始终对准与外壳1上的限位孔11,避免拆装外壳1过程中造成的电气元件3与外壳1的孔不对位的问题。限位机构4设有与基座2的形状相匹配的凹槽,基座2能卡在限位机构4的凹槽内,柔性材质的基座2能与限位机构4紧密贴合。电气元件3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架5,固定架5设于基座2的靠近限位机构4的一侧,固定架5与限位机构4抵接,限位机构4带动固定架5移动,进而带动基座2发生柔性位移。基座2和固定架5上均开设有与电气元件3对位的通孔22,使得电气元件3能对准外壳1上的限位孔11。优选地,固定架5的材质为刚性材质,便于将电气元件3安装在基座2上,还可以使得基座2、电气元件3和固定架5连接形成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能够保护电气元件3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容易发生损坏;与限位机构4直接作用于柔性基座2上带动基座2移位的方式相比,通过限位机构4作用于刚性固定架5上时,限位机构4能更好地对固定架5施力,固定架5能够对准限位机构4,进而使得基座2的柔性位移幅度也更为准确。基座2、电气元件3和固定架5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孔6,且基座2、电气元件3和固定架5上的连接孔6相对应地设置,将螺栓插入基座2、电气元件3和固定架5上的连接孔6中,将基座2、电气元件3和固定架5固定连接在一起。基座2的侧面还设有若干调节窗口21,为基座2的柔性位移提供更大的调节空间,相较于完全封闭式的结构,在基座2上设置调节窗口21,可使柔性材料在应力方向上的弹性力减小,从而提高基座2的可形变量,保证外壳1装配过程轻松省力。同时,提供多个调节窗口21能够为电气元件3提供散热空间,防止电气元件过热损坏。电气元件3为灯光元件,包括光源和电路板,光源安装于电路板上。限位机构4的材质为透明材质,便于灯光元件透光。不限定光源的数量、颜色和形状,且外壳1上限位孔11的数量和形状应与光源相同,使得灯光元件发出的光均能够透过限位孔11,以便起到指示作用。但不限于此,电气元件3可以是任何需要穿过干手器外壳1的元件,如开关、感应器等均可使用本申请的电气元件3安装结构。限位机构4设有若干凸台41,限位机构4与外壳1通过凸台41卡入限位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元件安装结构,设于干手器的外壳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电气元件以及限位机构,所述基座为柔性材料,所述电气元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外壳内侧,且限位机构为刚性构件,所述限位机构可抵住基座并调整基座的柔性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元件安装结构,设于干手器的外壳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电气元件以及限位机构,所述基座为柔性材料,所述电气元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外壳内侧,且限位机构为刚性构件,所述限位机构可抵住基座并调整基座的柔性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材料为橡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基座的靠近所述限位机构的一侧,所述固定架与所述限位机构抵接,所述限位机构带动所述固定架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基座发生柔性位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材质为刚性材质;所述基座、电气元件和固定架通过螺栓配合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侧面还设有若干调节窗口。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气元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元件为灯光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燕王均祥吴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艾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