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用包装材料、其制造方法和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用包装材料、其制造方法和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开发了各种类型的电池,而在所有的电池中,为了封装电极和电解质等电池元件,包装材料成为必不可少的部件。在现有技术中,作为电池用包装,大多使用金属制包装材料。另一方面,近年来伴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脑、相机、手机等的高性能化,需要各式各样的形状的电池,并且还需求薄型化和轻量化。然而,目前大量使用的金属制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存在难以应对形状的多样化、而且轻量化也有限的缺点。于是,近年来,作为容易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并且能够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电池用包装材料,提出了依次叠层有基材层/阻隔层/热熔接性树脂层的膜状的叠层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电池用包装材料中,通常通过冷成型形成凹部,在由该凹部形成的空间内配置电极和电解液等电池元件,并使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热熔接,从而得到在电池用包装材料的内部收纳有电池元件的电池。然而,这种膜状的包装材料比金属制包装材料薄,存在成型时容易出现针孔或裂纹的缺点。在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n由至少依次具有基材层、阻隔层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叠层体构成,/n所述叠层体的厚度在195μm以下,/n通过依照JIS Z1707:1997中规定的方法测得的从所述叠层体的所述基材层侧穿刺时的抗穿刺强度在30N以上,/n所述阻隔层的厚度在75~85μm的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8 JP 2017-241950;20181024 JP 2018-2004421.一种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由至少依次具有基材层、阻隔层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叠层体构成,
所述叠层体的厚度在195μm以下,
通过依照JISZ1707:1997中规定的方法测得的从所述叠层体的所述基材层侧穿刺时的抗穿刺强度在30N以上,
所述阻隔层的厚度在75~85μm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层的厚度在30~45μm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厚度在55~65μm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层是聚酯膜与聚酰胺膜的叠层体。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由下述测定条件测得的极限成型深度在10mm以上,
极限成型深度的测定条件:
将长度150mm、宽度100mm的长方形的所述电池用包装材料作为试验样品,将该样品利用具有长度55mm、宽度32mm的矩形口径的阴模、和与其对应的阳模,以按压面压0.23MPa从0.5mm的成型深度开始以0.5mm为单位改变成型深度,分别对10个样品进行冷成型,此时,将所述试验样品以热熔接性树脂层侧位于阳模侧的方式载置在阴模上进行成型,阳模和阴模的间距设为0.3mm,对于冷成型后的样品,将10个样品中在铝合金箔层上均不出现针孔或裂纹的最深的成型深度作为A(mm),将在铝合金箔层上出现针孔或裂纹的最浅的成型深度时出现了针孔或裂纹的样品数作为B(个),将由以下式算出的值作为电池用包装材料的极限成型深度。
极限成型深度=Amm+(0.5mm/10)×(10-B)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由下述测定条件测得的成型卷曲在0mm以上10mm以下,
成型卷曲的测定条件:
将长度200mm、宽度100mm的长方形的所述电池用包装材料作为试验样品,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田大佑,山下孝典,山下力也,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